曾永亮
事故現場查勘是車險賠付證據收集的重要手段,更是準確立案、查明原因、認定責任和確定損失的重要依據。現場查勘是車險理賠的關鍵所在,是保險公司理賠風險管控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掌握現場查勘工作要點是理賠人員的必要技能,熟悉其常見風險及防范措施尤為重要。
一、車險現場查勘要點
(一)及時性。車險現場查勘是一項時間性很強的工作,要抓住事故發生不久痕跡比較清晰、證據未遭破壞、當事人記憶猶新等時機,盡可能在最快時間趕赴事故現場取得第一手直接證據,同時協助交警部門積極參與施救和保護現場工作。
(二)細節性。車險現場查勘不僅需要對事故現場的整體情況了解清楚,還要留意事故細節,特別是涉及的人員、車輛及出險經過等關鍵要素。現場查勘人員應結合車輛的損失狀況,對報案人所陳述的出險經過的可能性、合理性進行分析判斷,積極索取證明、收集證據,重點要仔細觀察第一碰撞點與受損部位的痕跡。
二、現場查勘常見風險及防范措施
對車險案件的現場查勘,必須根據不同的事故類型有針對性地排除風險點,才能有效采取防范措施,達到風險管控目的。根據事故發生要素,可將風險按時間、地點、車輛、事故原因、涉及險種等維度進行歸類。有的風險可能只涉及一個維度,有的風險可能涉及多種維度。針對不同的風險點,可采取的防范措施有現場觀察、痕跡比對、詢問筆錄、走訪群眾、固定證據、邏輯推理、調取監控、提請調查等。
(一)出險時間。首先要了解出險時間是否在保險有效期限內,尤其是承保不久或接近終保的情況,同時還應關注夜間出險、出險后超時限報案等情況。
常見風險一:臨近保險起訖期出險。主要風險特征為:起保時間與出險時間間隔近;保單批改時間與承保險種出險時間間隔近;無驗車承保照片或驗車照片不能反映車輛全貌。同時還常伴隨著一些關聯風險特征:受損車輛的車身飯金存在銹跡、灰塵或舊痕;受損零配件明顯為舊零件或以次充好;一般為重大單方事故。
主要防范措施有:堅持第一現場查勘(無第一現場的必須恢復現場后查勘),仔細比對現場痕跡(路面剎車痕跡、碰撞漆痕及碰撞散落物等),核實是否存在碰撞痕跡不吻合、污損銹跡等現象;嚴格做好詢問筆錄,重點詢問投保和承保時間以及事故發生前車輛的行駛路線和途經時間等關鍵信息;調取承保驗車照片;核實保單(或批改)生效時間。
常見風險二:夜間重大事故。主要風險特征為:一般為重大單方事故,安全氣囊爆出,安全帶未系且無人傷,酒駕或毒駕后更換駕駛員嫌疑大;出險地點較偏僻,無監控覆蓋或難以尋找目擊證人,容易掩蓋現場痕跡,故意制造現場嫌疑大;靠近凌晨出險,出險地多為飲食、娛樂等場所,酒駕嫌疑大;雙方事故中,一方車輛多為老舊、貴重車型或多次過戶車輛,三者車牌照多為外地。
主要風險防范措施有:鎖定駕駛員并拍照,如果駕駛員受傷,現場拍照受傷位置,如果駕駛員已經就醫治療的,處理完現場后必須跟蹤到醫院查看傷情并拍照,如果聞到駕駛員或駕駛室內有酒氣,則應要求交警部門對駕駛員做酒精檢測;拍攝輪胎及鋼圈印記、走向及剎車痕跡,測量第一碰撞點高度及碰撞痕跡是否吻合,如有撞擊物,拍攝撞擊物遠近景照片;重點對駕駛室內拍照固定證據(重點是主副駕駛座椅、安全帶、氣囊、儀表臺及其儀表狀態顯示等情況,駕駛室內是否有血跡等);觸摸引擎蓋或用測量儀器探測引擎蓋溫度,判斷車輛熄火時間,進而判斷更換駕駛員的可能性;調取事故發生前后駕駛人、報案人與第三方通話記錄;如有漏油痕跡或需要施救,必須跟蹤到底;對于有疑點的,現場調取附近道路監控錄像。
常見風險三:超時報案。主要風險特征為:報案時有人受傷但查勘時無人受傷,且隔日報案;駕駛人規避第一現場查勘,酒駕或毒駕后更換駕駛員嫌疑大;傷者自動放棄索賠。
主要風險防范措施有:及時全面獲取駕駛員、傷者及報案人等相關人員信息,調查超時報案原因;核實現場無人傷情況是否合理;跟蹤了解傷者具體傷情;檢查駕駛座位是否適合現場駕駛人乘坐。
(二)出險地點。首先要了解出險的確切地理位置,尤其是地處偏僻或地下停車場等情況。同時還應關注在高速公路、交警部門停車場等無第一現場的情況。
常見風險四:出險地點偏僻。主要風險特征為:出險地點為人煙稀少、地處偏僻的道路或山路,沒有監控錄像的地下停車場、隧道或立交橋底,以及一些有拐角、交通標示桿的事故易發點;一般為單方事故,容易掩蓋現場痕跡,故意制造現場或擴大損失嫌疑大。同時還常伴隨著一些關聯風險特征:車輛損失部位與被撞物體的碰撞痕跡不吻合;受損車輛通常存在老舊傷痕跡;碰撞散落物不全。
主要風險防范措施有:仔細拍攝現場,固定證據,重點觀察第一碰撞點和受損部位,測量高度,收集碰撞散落物,分析碰撞痕跡;觀察周圍是否有監控設備,盡可能找到影像證據;嚴格做好詢問筆錄,重點詢問事故發生前車輛的行駛路線和途經時間等關鍵信息;必要時走訪周圍群眾,了解情況,取得證言;疑點較多的,提交反欺詐崗進行調查,或向公安機關報案。
常見風險五:第二現場報案。主要風險特征為:事故車輛不在第一現場,而是在停車場、交警隊、修理廠等第二現場;酒駕、毒駕或無駕駛資格人員換駕故意不保留第一現場嫌疑大;交警部門先到達現場處理,交警處理較隨意,甚至與交警勾結不保留第一現場;涉嫌老舊車型換件故意碰撞。
主要風險防范措施有:必須復勘第一現場,并走訪周圍群眾,了解情況,取得證言;調取交警部門第一現場照片,向經辦交警了解情況;對事故所有相關人員分別隔離制作詢問筆錄;查看是否有人傷,車上是否有血跡、頭發絲等物證,比對物證與實際人員是否吻合(如駕駛員座椅位置與駕駛員是否相符);比對雙方車輛碰撞痕跡是否相符,必要時恢復兩車碰撞位置進行痕跡比對。
常見風險六:無第一現場的高速公路事故。主要風險特征為:無法提供事故照片及相關材料;無法說明事故原因。同時還常伴隨著一些關聯風險特征:車輛損失與被撞物體或三者車輛的碰撞痕跡不吻合;受損車輛的車身飯金存在銹跡、灰塵或舊痕;涉嫌酒駕、毒駕或無駕駛資格人員換駕。
主要風險防范措施有:客戶報案后及時告知并引導其對現場、路政設施損失情況進行拍照;根據事故性質確定是否需要出具交警證明;及時杳勘第二現場,核對碰撞痕跡,排除道德風險;收集高速公路收費票據,核實進出高速路的時間;必要時索取進出口收費站關于事故車輛的照片;獲取高速公路管理部門損失、賠償清單,核實事故及損失具體情況。
(三)出險車輛。首先要了解出險車輛的整體車況,尤其是一些老舊、高端車輛,同時還應關注車輛外表貴重部件是否有更換痕跡,出險車輛(含第三方車輛)的歷史出險及賠付信息等情況。
常見風險七:老舊車輛。主要風險特征為:事故車輛一般為老舊、高端車型,或多次過戶車輛,車況較差;不同人員駕駛,多次出險,被保險人、報案人、駕駛人通常為不同的三個人;通過零件以次充好、倒件等方式騙賠嫌疑大。
主要風險防范措施有:獲取歷史出險及賠付信息情況,查驗同一車輛是否由不同駕駛員多次出險,防止重復索賠;必須及時查勘第一現場,認真比對現場痕跡,無第一現場情況下必須恢復現場后進行查勘;重點查看是否倒件換件、以次充好,對外表貴重部件進行檢查(如大燈、保臉杠等是否有更換痕跡);確認老舊車型的準確年款,對車架號、標牌、行駛證進行拍照;分別對被保險人、報案人、駕駛人等當事人做詢問筆錄,詢問詳細的事故經過,必要時走訪周圍群眾、調取道路監控錄像。
常見風險八:撞停放的三者車。主要風險特征為:三者車多為老舊、高端車型或車身存在損失舊痕跡;三者車車主通常不出現、三者車為套牌;涉嫌故意制造事故、擺放虛假現場或擴大事故損失。
主要風險防范措施有:必須拍攝標的車a個輪胎印記,了解標的車走向,是否采取剎車等措施等;比對碰撞痕跡及散落物,必要時調取監控錄像核查現場痕跡:三者車是否存在被撞擊后移動的拖痕,并對拖痕進行拍照;關注標的車車輛損失程度,三者車是否為老舊高端車型;調查事故雙方之間關系,做好雙方詢問筆錄(應了解三者車是否承保車損險)、如三者車車主未出現,應采取手段與其取得的聯系。
常見風險九:大型客貨車。主要風險特征為:白卸車或大型牽引車超載貨物側翻;車輛改裝后出險;超乘,人員傷亡多;貨車運載有質量較重或體積寬大的貨物,裝載通常不符合規定;客車出險現場,常見傷亡,現場乘客較多。
主要風險防范措施有:第一現場查勘;收集裝載清單、過磅單及相關票根,或者實地測量車輛裝載體積、裝載高度及載重情況;查看行駛證核定裝載質量或核定載客人數;制作詢問筆錄,詢問車輛裝載情況、客車車上人員的座位情況;重點對事故車輛輪胎進行拍攝,觀察客貨車制動拖印是否明顯較寬,車身是否存在下沉,探測輪毅是否發熱,核實轉向系統及制動系統是否出現故障。
(四)出險原因。首先要了解事故的經過,然后分析判斷出險的真正原因,尤其是在現場痕跡不吻合的情況下,重點關注是否存在道德風險。
常見風險十:查勘與報案的事故原因不一致。主要風險特征為:標的車主為攬責、避免除外責任而更改報案記錄;報案人不在現場而不知情;偽造現場,編造與事實不符的保險事故;涉嫌更換駕駛員。
主要風險防范措施有:核查報案登記內容,與現場真實情況進行比對;分別對車主、報案人等相關當事人制作詢問筆錄,弄清報案與實際情況不符的真實原因,確定真實事故原因。
常見風險十一:現場痕跡不符。主要風險特征為:車輛損失部位與被撞物體或三者車輛的碰撞痕跡不吻合;碰撞痕跡部分不吻合;受損車輛通常存在老舊痕跡;碰撞散落物不全;路面輪胎痕跡不符合邏輯。
主要風險防范措施有:仔細拍攝現場,固定證據;觀察周圍是否有監控設備,盡可能找到影像證據;嚴格做好詢問筆錄,重點詢問事故發生前車輛的行駛路線和途經時向等關鍵信息,必要時調取事故發生前后的被保險人、標的駕駛人與三者車駕駛人的通話記錄;走訪周圍群眾,了解情況,取得證言;必要時提交反欺詐崗進行調查,或向公安機關報案。
(五)出險險種。首先應了解保險標的投保的所有險種情況,再根據事故性質分析判斷出險險種,尤其需要關注一些承保特殊風險的險種。
常見風險十二: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險。主要風險特征為:一般為停放被撞、肇事方逃逸事故,被撞車輛地面上散落物不全或沒有、碰撞痕跡不連貫及多處受損;涉嫌在其他事故中獲得第三方賠償,額外得利;涉嫌無駕駛資格、酒后或毒后駕駛保險車輛發生事故。
主要風險防范措施有:必須進行第一現場查勘,并做詢問筆錄,無第一現場時,需恢復現場查勘,嫌疑較大的應開展調查或向公安機關報案;觀察現場周圍環境、車輛碰撞痕跡與現場散落物痕跡,判斷車輛停放時間;觀察周圍是否有監控設備,如有應收集影像證據;觀察停車地點是否收費,如是應收集收費憑證,核實事故責任;必要時走訪周圍群眾,了解情況,取得證言。
常見風險十三:涉水險。主要風險特征為:一般為暴雨水淹車事故,水淹后擴大損失的保險責任難以界定;勾結修理廠偷梁換柱更換零部件(主要為元器件)行為較多。
主要風險防范措施有:接到報案后應迅速到達現場查勘,重點區別靜態出險與動態出險并界定保險責任;如靜態出險,主要核實停放點是否收費,收集收費票據;如動態出險,主要核實是發動機在使用過程中進水造成損失還是在水中啟動后進水;詳細了解水中浸泡時間、確定水淹高度(如座椅、儀表盤等),并拍照水淹痕跡;及時合理、科學施救,并將水淹零部件做好拆解前標記;跟蹤拆解過程,對損失不明顯的零部件(重點是電器元件)做好標記,防止修理廠偷梁換柱,并做好零部件跟蹤檢測工作,防止擴大損失。
常見風險十四:火災、爆炸、自燃險。主要風險特征為:人為焚車騙賠;未在第一時間報案;謊報出險原因。
主要風險防范措施有:核查車輛投保情況,是否存在高額投保老舊車輛、高端二手車輛,分析判斷被保險人是否騙賠動機;必須勘驗起火點,核實外圍環境是否有助燃物,地點是否偏僻或異地出險,案發時氣溫高低情況;是否第一時間報火警,消防證明認定起火點是否存在明顯不合理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