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關鍵詞:體育教學;乒乓球訓練;教學質量;基本訓練
一、前言
乒乓球運動源于英國,卻在我國得到發揚光大,是世界范圍內的體育運動,我國的乒乓球體育事業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地位。乒乓球運動在我國有著較為良好的群眾基礎,是我國的國球。乒乓球運動在體育運動中一直受到較多的關注。然而,當前我國的乒乓球體育教學卻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現階段的教學重視實戰而忽視基礎理論以及基本動作的教學,往往造成了能夠進行乒乓球對戰的人很多,但是能夠較好進行比賽的學員很少的情況。
二、乒乓球教學訓練的目標與意義
乒乓球教學的目標應當以學為主以教為輔。乒乓球運動本身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可以讓人們在運動中體會到樂趣,老少皆宜,其教學的目標針對不同人群應有所不同。基本的乒乓球訓練教學應當將基本技巧的訓練與能力培養相結合,在教學方式的選擇與安排上重視基礎,以教帶學,強調學員的主動性與創造性的發揮。乒乓球教學訓練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從體育運動角度來看,乒乓球運動適應多種年齡階段的人群,在鍛煉身體素質,培養健康運動習慣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從心理素質鍛煉與競爭比賽角度來看,乒乓球運動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提升乒乓球教學質量的路徑探討
傳統的乒乓球教學以實際操作為主,在訓練的過程中以體育老師的動作示范為標準,強調實踐性而忽視理論,由此帶來了種種問題。本文認為針對目前乒乓球訓練中存在的問題,應當由如下幾個方面著手,才可以有效提升乒乓球訓練質量。
(一)加強理論指導,重視基礎教育
傳統的乒乓球教學以實戰為主,并不注重學員的理論教育。乒乓球的理論教學對學員水平的發揮具有重要影響,對學員在臨場的判斷、各類打法技巧的學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乒乓球訓練中應當首先讓學員明確球拍、球以及技巧之間的關系。不同材質的球拍對力度以及手法的要求均不相同,學員應當尋找到適合自己力量與技巧發揮的球拍,并進行訓練。其次,乒乓球的基本手法以及旋轉軸和6種基本旋轉對學員而言也是基礎性的,應當結合理論對其進行講解,讓學生體會到乒乓球的轉與不轉、不同種類的旋轉方法、不同強度的旋轉作用以及乒乓球發球弧線、過網弧線距離、變化等等,讓學員在實際操作中進行理論驗證,真正體會到乒乓球的魅力所在。同時,也可以幫助學員更好理解每一種基本的打法、步法的內在邏輯與實際應用情況,打牢基礎,為實戰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步法訓練與手法訓練并重
步法訓練是乒乓球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傳統的教學訓練以手法教學為主,忽視了步法的重要性,科學的步法訓練可以有效提升學員在乒乓器對戰中的應變能力與機打水平。乒乓球步法訓練是乒乓球運動的基礎,步法的基本功不到位則會在對戰中對手法的發揮起到抑制。乒乓球步法訓練的要素主要有移動的起步、移動的范圍大小、移動的速度與重心調整以及多步法的靈活轉變。乒乓球的步法有許多種,但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在傳統的教學中,體育老師對于每個學員都是統一待之,教授一樣的步法并進行訓練,往往造成一些學員并不能發揮出較好的狀態。乒乓球步法教學中應當根據學員不同的身體素質來制定相應的主要訓練步法,并引導學員在步法的訓練中對自身步法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找出原因并結合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節策略與方法。
(三)著重提升學員心理素質訓練
乒乓球運動是一項實戰對抗性的運動,在實戰比賽的過程中,選手自身水平的發揮則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教學中發現許多學員存在著緊張、不安等情緒,實戰中心理上存在較大的問題,從而影響了真實水平的發揮。乒乓球訓練中應當注重對學員心理素質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努力。首先,可以進行模擬比賽訓練,模擬真實的比賽氛圍,用模擬比賽來代替訓練從而磨礪學員的心理素質,從而避免在實際對抗中出現緊張不安情緒,影響手法與步法的發揮;其次,可以競爭對手打法訓練,對學員進行多維度的交叉訓練,讓學員體驗不同競爭對手的打法和方式,熟悉不同的套路從而緩解心理上的壓力;最后,在乒乓球的訓練教學中應當適當給學員以鼓勵,以積極的教學態度和方式感染學員,緩解學生的悲觀情緒,提升學員的自信,幫助其樹立信心。
四、全文總結
總體看來,乒乓球教學訓練在我國具有重要的意義,乒乓球訓練教學質量的提升是十分關鍵與必要的。提升乒乓器教學質量除了專業的教學與技巧之外,還應當根據教學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制定相應的訓練策略。乒乓球訓練質量提升的關鍵在于把握基礎性的理論與步法的教學,著重基本功訓練,強調基礎訓練的同時應關注學員的臨場心理素質的培養與鍛煉。
參考文獻:
[1]盧靖.淺談少年乒乓球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訓練[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 (01):188.
[2]洪國梁,楊婷,付萍萍,宋鵬威.周口市體校乒乓球運動員心理素質訓練方法的調查與思考[J].體育師友,2018,41(06):24-25.
[3]汪先濤.多球訓練法在乒乓球組合技戰術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4):28+30.
[4]陳宇翔.乒乓球訓練中體能訓練方法淺談[J].時代農機,2018,45(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