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苑
摘要:本文以鄉村扶貧旅游為視角,將鄉村振興戰略的內涵進行了深度地分析,隨后通過闡述和分析了甘肅省鄉村旅游發展的概況及其發展扶貧旅游的幾條重要途徑,最后基于鄉村扶貧旅游提出構建“政府+企業+農民”的鄉村旅游模式、設立鄉村扶貧旅游發展專項基金、提高農民參與鄉村旅游扶貧開發的能力、完善鄉村旅游產品開發與宣傳、完善管理體系,提高服務質量五點鄉村振興對策。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扶貧旅游;甘肅省
隨著精準扶貧的提出,鄉村旅游在中國得到了快速發展,在一些大中城市的郊區鄉村旅游發展速度更快,而且發展趨勢很好。鄉村旅游是發展農村農業、振興鄉村的重要途徑,所以本文將鄉村扶貧旅游作為突破口來分析鄉村振興戰略。
一、鄉村振興戰略概述
(一)鄉村振興戰略的內涵
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大體可以總結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發展農業和建設農村提花現代化。這一戰略指出發展并形成多種形式的適度農業規模經營,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同時戰略支持農民通過創業、發展新型鄉村經濟,拓寬增收渠道。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農村全面發展,滿足城市的需求,提供休閑度假地。
(二)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
從十八大到2016年,已經解決了5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但仍有4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在關鍵時候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是對這一任務的部署。轉變農業農村的發展方式,推動農業走和諧、綠色、均衡、可持續的發展道路被提上日程。面對城鄉結構、區域發展結構等問題,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建立一個均等化的城鄉結構體系是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關鍵。
二、甘肅省鄉村扶貧旅游概況
(一)甘肅省鄉村扶貧旅游基本情況
甘肅省旅游旅游收入從2010年的4291.47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1220.33億元,每年以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速度增長;農民人均收入從2010年的3424.7元,增長到2016年的7456.9萬元,增長了1.02倍多;旅游人數從2010年的4291.47萬人次增長到2016年的19096.15萬人次,增長了3倍多;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從2010年5.7%上升到2016年的17%,上升了11.3個百分點,甘肅省旅游收入和農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旅游收入所占GDP比重稱逐年上升趨勢,表明旅游業已經成為甘肅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源泉之一。
(二)甘肅省鄉村扶貧旅游重要途徑
1.景區一體系服務體驗扶貧
景區服務體系主要圍繞旅游住宿,餐飲,娛樂,交通,購物等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集吃喝玩樂游于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讓人們可以得到更舒適的體驗。甘肅省平涼崆峒山目前進行包括原生態的休閑度假區、民俗文化體驗區和農家樂集中區的鄉村旅游景區項目建設。
2.原生態民俗文化體驗扶貧
原生態民族風俗文化體驗主要是依托景區的民族風情,通過村民開發的一系列比如民族特色歌舞等民俗體驗和活動,引導旅游者從簡單的觀光旅游到深入旅游,增加旅游企業的利潤。天堂鎮天堂村等村落的貧困戶通過這種模式發展休閑農家樂、土特產營銷、民俗文化表演等實現就業創收增收。
3.休閑農業體驗扶貧
休閑農業體驗主要是依附地域位置優勢、地貌景觀優勢,種植一些特色農業,形成大型觀光農業園區、風景觀光區,引導游客觀光,增強農業特色附加值。甘肅省張掖市樂民縣就是通過這種模式形成了鄉村旅游扶貧模范。樂民縣具備發展休閑農業的交通優勢,村民們憑借這種優勢,形成了大型的休閑農業區,這種模式的鄉村旅游可以促進農業快速且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帶動了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
三、基于鄉村扶貧旅游的鄉村振興對策
(一)構建“政府+企業+農民”的鄉村旅游模式
在發展農村農業經濟、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企業要充分展現自身經營管理的能力,服務社會,同時各級政府要高度認同和支持,為鄉村旅游發展進行總體的規劃。在鄉村旅游扶貧模式上要打破一家一戶式的經營模式,積極構建“政府+企業+農民”的模式,政府需要發揮指導扶助作用,共同推動農村農業的發展,擺脫貧困,實現農民增收。
(二)設立鄉村扶貧旅游發展專項基金
為鄉村旅游設立專項基金,基金重點用于建設基礎設施。在發放基金時,要特別對旅游扶貧重點村給予傾斜,幫助其快速發展并形成模范村,為其他扶貧村提供指導建議。應拓寬融資渠道,吸納有資金的企業投資鄉村旅游扶貧項目,完善鄉村扶貧旅游。建議將鄉村旅游列入相關項目投資計劃,優先支持。
(三)完善鄉村旅游產品開發與宣傳
甘肅省鄉村旅游應該抓住特色優勢,充分發揮民族特色,完善鄉村旅游產品,設計回族、藏族風情“旅游+”新產品。充分利用“互聯網+旅游”,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銷售農村土特產。依托農村獨特的資源,借助網上信息服務,實現農家住宿、農家飯預定、農產品購買等鄉村服務,打造信息化、網絡化的、便捷有效的經營服務和組織管理的鄉村旅游模式。
四、結論
結合鄉村扶貧旅游,分析了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戰略主要是為解決當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為適應新需求、新改變而做出的戰略調整與改進。在這一戰略的帶領下,不僅要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建設,還要將農村、農民加入到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去,解決不均衡不充分發展這一問題。
參考文獻:
[1]馬玉榮.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J].中國新時代,2017(11):15-19.
[2]張樂,竇凱.“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背景下甘肅省旅游精準扶貧實施路徑分析[J].中國,時代金融,2017(7):61-63.
[3]趙立韋,楊瑚,張亮晶.精準扶貧背景下甘肅省旅游扶貧模式研究——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為例[J].中國,商業經濟,2016,477(5):72-74.
[4]楊柳.海南省鄉村旅游扶貧績效及實證研究[J].中國,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38(5):217-221.
[5]孫艷,石志恒.甘肅省鄉村旅游發展對策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7):2043-2044.
[6]王恒.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大連鄉村旅游業態升級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7,45(19):80-85
[7]王慧.旅游扶貧背景下鄉村旅游開發模式的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規劃,2017,38(3):198-201.
[8]吳靖南.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實現路徑研究[J].農村經濟,2017(3):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