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
摘要:“營改增”的不斷發展與深入,對企業財務管理造成了巨大影響,導致傳統管理辦法不再適用。結合“營改增環境”對企業財務管理進行全面調整與優化,是企業快速、有效適應“營改增”政策的重要途徑,是保障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的關鍵。本文簡單介紹“營改增”政策,分析其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并就相應的對策展開探討。
關鍵詞:“營改增”;財務管理;增值稅;影“向
一直以來,財務管理都是企業運行管理的重要部分,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穩定運行和長遠發展。隨著“營改增”政策不斷深入,企業財務管理受到了全方位的影響,發生了較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企業沒有及時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調整和優化,必然難以充分適應“營改增”帶來的變化,進而導致財務管理出現問題,對企業經營與發展造成難以預估的破壞。
一、“營改增”概述
營改增實際上就是營業稅改增值稅的簡稱。自 2011年批準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方案以來,營改增取得了良好成效,并在2016年5月1起全面開放營改增試點后,營業稅退出歷史舞臺,增值稅制度也變得更加規范。營改增的主要目標是減少重復征稅,幫助企業降低稅負,同時構建起更加科學、合理、規范的賦稅體系。而且,營改增的意義不單單在于調整稅率,幫助企業增加經濟效益,更對產業結構的全面轉型和升級有著積極的助推作用。在之前的營業稅制度下,部分行業會面臨重復征稅的窘境,不得不面臨較大稅負壓力,很難投入足夠資源用于創新發展。而在“營改增”的助力下,重復征稅問題將得到有效改善,進而能夠充分激發經濟發展活力,為行業轉型升級創造良好條件。與此同時,“營改增”也有利于出口或勞務企業的成本降低,對促進我國商業與國際接軌有著積極意義。
二、“營改增”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受到的影響
(一)計稅方式發生變化
雖然“營改增”的特點在于減少重復征稅,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一定能夠在“營改增”背景下減少稅負。實際上,“營改增”的實施意味著計稅基礎及適用稅率發生變化,增值稅率實際上比營業稅還要高一個百分點。只不過在抵扣進項稅額的情況下,“營改增”確實能夠有效降低稅負。對人力成本較高的企業而言,銷項稅額會有所提高,進項稅額卻并沒有發生巨大變化,從而會導致企業稅負壓力變大。
(二)成本核算更加復雜
在“營改增”實施之后,企業會計管理部門需要針對增值稅增設相應科目,從而導致成本核算更加復雜與困難。其中,與發票相關的收入確認方法有所變化,不能再像之前一樣直接以發票金額為依據來進行核算,核算程序變得更為復雜。另外,進項稅抵扣的相關問題也從另一個層面導致成本核算過程更加復雜。
(三)資產負債減少
營業稅改增值稅之后,固定資產的期末余額將會有所減少。而企業可以通過抵扣進項稅的方式,使得固定資產的原值賬面金額降低程度受到一定抑制,即企業可以通過更少的成本來保持固定資產的穩定,從而有效減少資產負債。
(四)企業利潤增加
“營改增”對企業利潤的影響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營改增”使得企業能夠通過抵扣進項稅額的方式,有效提高營業收入總額。其次,“營改增”會導致固定資產折舊下降,同時改革后的存貨入賬價值中,同樣會包含一些改革前的營業稅,從而會使得固定資產入賬價值降低。如此一來,企業營業成本能夠得到顯著降低。最后,增值稅數額本身就是與銷項稅及進項稅所掛鉤的,這樣在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后,企業稅額會隨著進項稅抵扣等而有所降低,從而使得企業成本下降。
(五)發票管理更加困難
在營業稅改增值稅之后,企業財務管理會涉及到更多種類的發票,這就使得發票管理難度有所提升。進項稅發票的抵扣需要嚴格依照相應管理規范執行,相應的管理流程更加復雜、嚴格。一旦出現購貨方丟失發票聯及抵扣聯的情況,那么就需要經過多方文件證明才能實施進項稅抵扣,大幅增加了管理難度。
三、“營改增”環境下企業做好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完善財務管理體系
在“營改增”背景下,企業需要根據稅務改革要求與自身實際情況,對財務管理體系進行全面改革和完善,尤其要注重財務核算相關制度的健全與完善。對此,企業財務部門應當充分理解增值稅內涵,并對增值稅相關內容進行全面、真實、細致的記錄,同時對記賬方式等進行創新改革。實際上,“營改增”不單單只對企業財務管理造成影響,也會使企業營銷、服務等產生相應變化,因此企業在完善財務管理體系時,一定要與其它部分、環節進行聯系,確保新的財務管理體系能夠充分適應增值稅制。
(二)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養
“營改增”實施之后,企業財務人員必須要充分掌握增值稅相關內容與實踐技能,才能確保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高效展開。然而就目前來看,大部分財務人員對增值稅的理解與掌握都還達不到相應標準和要求。對此,企業需要落實“營改增”宣傳工作,通過講座、培訓等方式,幫助財務人員充分理解增值稅內涵,提高其增值稅管理能力。其中,對增值稅制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突破,強化進項稅抵扣等專業知識,培養增值稅制報表管理能力,熟悉稅務管理流程等,均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可以幫助財務人員快速適應增值稅制。除此之外,企業還需要從信息技術基礎,職業道德等方面對財務人員進行培養,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高質高效展開打下堅實基礎。
(三)強化稅務籌劃
在增值稅制下,稅務籌劃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已經成為影響企業生產成本及利潤的重要因素,因此全面強化稅務籌劃很有必要。首先,企業應當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稅務籌劃意識,促使其能夠在合法前提下盡可能將企業稅務降至最低。其次,企業財務部門需要積極關注增值稅制的相關優惠政策,充分利用這些優惠政策來落實自身稅務籌劃工作,降低企業稅負。另外,企業必須要對進項稅抵扣加以高度重視,盡量通過該方式來有效抵扣稅額,減小自身稅負壓力,促使稅務籌劃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四)優化增值稅發票管理
“營改增”后,企業必須對增值稅發票管理加以高度重視,采取各種方式來對其進行優化。由于增值稅發票的管理較為復雜與困難,而且一旦出現差錯往往需要耗費大量力氣才能實現進銷項抵扣。因此對有條件的企業而言,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實際上很有必要,安排專人對增值稅發票進行管理,能夠更加有效地掌握增值稅發票相關流程與環節,從而規避因增值稅發票而導致的問題。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應當積極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即盡可能與可以開出專用發票的供應商進行合作,利用發票來進行進項稅抵扣,減小自身稅務壓力。
(五)加強內部監督控制
在增值稅制度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必須要達到足夠高的水平,才能為企業良好運營及長遠發展提供穩定保障。因此,企業必須要通過內部監督控制的方式,對財務管理進行有效監控,從而減少相應問題的發生。其中,依照財務管理體系對各財務人員的權職進行合理劃分,確保財務管理職責落實到具體人頭上,能夠為內部監督控制的有效展開打牢根基。企業需要營造良好的財務管理環境,同時落實監管工作,確保每位財務人員都能盡職盡責地完成自身任務。所以對企業來說,嚴格踐行內部審計工作,依照相應規范制度進行管理十分有必要。一旦出現財務管理人員失誤、蓄意出錯而影響實際工作的情況,應當及時進行懲處與糾正。另外,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對財務人員進行合理獎勵,可以促使其更加認真地完成工作,提高財務管理質量。故而企業還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激勵制度,對工作表現優異的財務管理人員進行激勵,為財務管理的高效展開扎實基礎。
四、結束語
“營改增”的實施對企業財務管理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巨大影響,使得企業財務管理環境、內容、方式等均發生了重大變化,如果企業不能及時根據這些影響與變化進行調整,必然會導致財務管理出現嚴重問題。對此,企業可以通過完善財務管理體系,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養,強化稅務籌劃,優化增值稅發票管理及加強內部監督控制等方法,全面改善自身財務管理工作,為自身在增值稅制度背景下的長遠發展打下穩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尹旭.淺談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以及加強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3(13).
[2]李榮鑫,王淑梅.“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商業會計,2016(19).
[3]馬靖.試論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