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芳
摘要:共享服務是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在傳統的分散一集中管理模式基礎上,通過信息技術、流程再造、組織管理等多維度科學知識,對管理模式進行探索和創新,創造出以顧客需求為導向,以服務水平協議和市場競爭為基礎,提供標準化、規模化、流程化專業服務,促使企業集中資源優勢專注于服務企業戰略和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優化組織結構、加強管控、控制風險、規范流程、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和創造價值等效益。
關鍵詞:共享服務;財務中心;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共享服務通過把內部不同的業務單位之間相同的、重復設置的流程集中到獨立的共享服務中心處理,借助規模效益推動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節約。隨著共享服務理念和實踐應用的進一步發展,依托信息化手段的提升,以流程處理為核心,以客戶為導向提供專業化生產服務的集中式管理模式,并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職能運營模式。隨著技術進一步發展,未來將是萬物互聯、智能計算和開放共享的時代,共享服務將向全球化、智能化、創新拓展的模式發展。
根據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與中興財務云、通用電氣(GE)聯合發布的《2017年中國共享服務領域調研報告》調查顯示:一是我國54%的企業建立了共享服務中心,其中國有企業占36.2%,外資跨國企業占26.9%,民營企業占23.9%,中外合資企業占9%。二是大型企業絕大部分都己建立了共享服務中心,在年收入超過500億人民幣企業中76.8%建立了共享服務中心;在年收入 100億-500億人民幣的企業中75.0%建立了共享服務中心。三是全球化企業更具有動力建設共享服務中心,58.6%是全球化的企業,高于僅在中國大陸地區開展業務的企業的比例。四是在未建立共享服務中心的受調研企業中,61.8%計劃在3年內建立共享服務中心,77.00/a計劃在5年內建立共享服務中心,并且大部分企業的選擇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一、共享服務中心分類
目前,從國內外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目的出發,可以分為成本節約型、管控型、成本節約與管控型等三種功能定位。成本節約型主要目的是確保企業持續有效運行的情況下,最大限度降低企業成本。管控型主要目的是將其作為企業集團管理控制的一項重要手段,實現對下屬企業或部門的實時監測,提高集團的綜合管控能力。成本節約與管控型是在綜合成本節約型和管控型兩種模式的優點,在依托企業戰略發展定位,不斷釋放規模效益、節約成本的同時,發揮整體管控作用,對戰略實現建立從基礎業務工作到分析決策全方位支持系統,為企業發展和持續管理優化提供全面支持。
按照共享服務運作模式,國內外共享服務中心可以分為基本模式、市場模式、獨立經營模式等三種運作模式。基本模式的共享服務中心定位為企業內部職能中心,主要為企業內部業務單位提供跨組織、跨地區的專業支持服務,主要強調標準化的流程、靈活化的組織、專業化的分工和核心化的能力。市場模式共享服務中心作為虛擬的經營單位,擺脫內部職能部門的定位,強調獨立運營主體的地位,需要不斷提升自身服務質量、優化流程、加強溝通,根據確定的服務流程和標準提供服務,并根據基礎信息提供更為專業的顧問和決策咨詢服務。其中市場模式成熟后,可以通過引入外部競爭,供內部單位選擇的高級市場模式。獨立經營模式是共享服務中心最高發展階段,共享服務中心作為獨立的經營實體運作,不僅為內部提供專業化服務,并憑借自身專業技能、技術及知識與第三方外部服務機構、外部咨詢機構等開展完全競爭,作為外部企業的服務提供商,服務收費市場化,共享服務中心完成由成本中心向價值創造中心轉型。
二、共享服務中心的意義
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搭建了企業提升管控水平和防控風險等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工具,調查顯示共享服務中心主要實現了以下效果:
一是助推實現企業戰略的實現,通過共享服務中心高效、標準的管理服務,有利于企業內部業務及時調整和新業務全球發展整合,支持企業集團戰略快速實現,另一方面,職能部門從繁雜的重復業務中解脫出來,更多的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戰略決策提供更高質量的決策支持,促進核心業務的發展,不斷提升企業核心能力。
二是強化了總部管控力度,實現了各地業務處理標準統一、方便總部管理和監控,讓企業集團總部的相關政策能得到比較徹底的執行,并有效防范了風險。
三是通過該流程改造,促進了業務處理流程標準化,顯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實現共享服務內部市場化,服務客戶的滿意度也不斷提升。
四是提供了多維度的數據支持,有助于形成企業數據中心或者云服務中心,為經營決策分析提供多維度數據支持,提升總部職能部門和業務單位職能部門價值創造能力。
五是部分共享服務中心實現商業化輸出管理,并呈現了增長趨勢,如國外的簡柏特和國內的中興通訊、四川長虹等企業實施共享財務后,實現了從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的轉變。
六是發揮了規模效益,降低了成本。根據德勤對50家500強企業的調查顯示,開展財務共享后,企業財務人員可以減少26%,能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
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意義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均將大量的重復、易于標準化、流程化、基礎性、操作性業務實現了共享服務,可以及時準確的提供多維度數據信息,有利于集團公司及時準確的了解各成員單位的情況,有利于加強管控和控制風險。
一是應實現管理職能和操作職能的分離,集團總部職能部門和各單位相應職能部門從繁瑣、低附加值的業務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精力深入研究集團公司戰略和分析生產經營存在的問題等。
二是業務單位職能部門和共享服務中心提供的生產經營信息轉化為對公司經營決策有價值的信息分析研究報告和決策意見建議,更好地支撐集團公司戰略的落地。
三是各業務單位職能部門將深入業務一線,充分分析本單位業務發展所需要的支持,將職能管理更多精力融入到業務價值鏈各環節,全面滲透經營過程,提升本單位經營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集團公司戰略在業務單位落地,并成為“業務中的管理專家,管理中的業務專家”。
四、結束語
共享服務中心所有業務都是靠流程驅動,組織和人員都是靠流程協同運作,流程的標準化和統一是共享服務中心的核心,是共享服務中心高效運作的基礎,也是實現信息化的前提,流程的設計的合理性,將是共享中心建設后能否成功運營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