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遵循先例原則是英美法系國家一項重要的司法原則。在英美法系中,“先例”一詞具有三種含義,即審判程序的慣例、財產轉讓慣例和司法先例。本文認為,遵循先例原則中的“先例”是指司法先例。在此基礎上簡單介紹了遵循先例原則的作用,并詳細論述了遵循先例原則的適用條件。
關鍵詞:遵循先例原則;先例;推理
一、遵循先例原則的含義和作用
“先例”的原義是迄今己發生的事情,在英美法系中其有三種含義:(1)審判程序的慣例,即令狀和其他訴訟的格式,這些慣例在以前一直被證明是正確的、有效的和有用的,可以再次被使用和模仿;(2)財產轉讓慣例,它們是財產轉讓、清算和在財產轉讓活動中的其他行為及其條款的格式,可以有效地為人們仿效和采用;(3)司法先例,它們是高等法院先前的判決,這些判決被認為包含了一個原則,即在后來的有著相同或非常相關的法律問題的案件中,這些原則可以被看作是規定性或限制性的原則,它們至少可以影響法院對該案的判決,甚至就是在遵循先例原則指導下決定案件。先例即在后來的案件中作為法律淵源的先前的司法判決。顯然,遵循先例原則中的“先例”應該是指司法先例。
《牛津法律大辭典》將遵循先例原則解釋為:法官對他審理的案件做出判決時,不僅要考慮到先例,即其他法官在己決案件中對以此相同或密切相關的問題所作出的判決中所運用的原則,而且在一定條件下,他要受到己有判決的約束,接受并遵循特定先例所確立的原則,不管他個人是否贊同該原則。簡而言之,遵循先例的基本含義,就是“贊成已經決定了的事務”,亦即先例必須遵守,傳統不得中斷,具體是指某一判決中的法律規則不僅適用于該案,而且往往作為一種先例,適用于以后與此相同或相似的案件。[1]
遵循先例原則至今仍被英美法系的國家和地區所堅持,不僅僅因為它是一項傳統的制度,還在于這項原則在今天依舊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些作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遵循先例原則堅持對同樣情況適用同樣判決,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2)遵循先例原則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有利于防止權力的濫用,通過這一原則權力得到制約,凸顯了權力制約精神;(3)遵循先例原則增強了法律的可預見性,節約了司法資源,面對同一法律問題行為人在采取行動之前就可以預知法律效果,法院也可以根據先例進行判決,提高司法效率。
二、遵循先例原則的適用條件
(一)法律職業專門化
法律職業專門化也就是法律職業者的專業化。法律職業者的專業化意味著法官、律師以及檢察官都是“以法律為業”的。以法律為業意味著法律職業者的從業基礎是法律規定。盡管法律本身的表現形態可能是法典或者是判例等不同的淵源,但是,法律職業者必須尊重與信守法律,是法律職業者的基本要求。[2]這一點對采用遵循先例的國家或地區的法官顯得尤為重要。依據遵循先例原則,先例的約束力是強制的,其后的法官必須遵循,而且是無條件的遵循。如此以來,如果先例中有錯誤,這種錯誤可能長久的持續下去,從而影響法律的發展。遵循先例在某種程度上即是法官造法,所以遵循先例要求法官具有高度專業的法律思維和法律水平。唯有這樣才能避免法官造出惡法。培根說:“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決其惡果甚至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只是弄臟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決卻是弄臟了水源。”為了正本清源,法律職業尤其是法官這一職業必須高度專門化。法律職業專門化是適用遵循先例原則的前提條件,沒有法律職業的專門化,法官造出的判例的水平勢必會良莠不齊,判例的適用情況也不會令人滿意。
(二)嚴密的推理技術
遵循先例原則不僅是一個法律問題,也是一個推理技術的運用問題。遵循先例原則的適用離不開嚴密的推理技術。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創造先例的過程和適用先例的過程。不論是創造先例的過程還是適用先例的過程,都是法官運用法律思維進行嚴密推理的過程。采用遵循先例原則的英美法系國家一個完整的判決包括本案事實、判決理由和附帶說明三個部分。“本案事實”即案件的基本情況,是構成判例的前提。“附帶說明”是法官裁判時發表的一些附帶意見,不會影響案件最后判決,其價值僅僅是說明性的,其說服力的大小取決于發表意見的法官本人的威望、分析的正確性等,它只具有說服力,無約束力,不構成先例。[3]“判決理由”則是案件的核心部分,對今后的案件具有約束力,是先例約束力的來源。“判決理由”集中體現了法官的推理水平和推理智慧,構成了先例的基礎。事實上,“遵循先例原則”是“遵循推理判斷原則”的通常稱謂。法院們所要遵循的并不是一個判決中具體的判決結果,而是在這個判決中的推理過程、推理原則。“推理才是是司法先例中具有約束力的重要因素。”[4]實踐通過推理而發展,推理通過實踐來檢驗和發展。這是基于這一法律理念,嚴密的推理技術對于遵循先例原則才是不可缺失的。
(三)嚴格的區別技術
遵循先例原則可以保障法律的平等適用,對同樣的情況適用同樣的判決,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在適用遵循先例原則時,案件的事實是關鍵性問題。因為先例是對一定事實的判決,并適用于以后案件中相同或相似的事實。可問題在于現實中沒有哪兩個案件的事實是完全相同的,即便是極為相似的案件也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同。法律推理不只是一個把此案與彼案進行比較的過程,也不只是一個進行類推的問題。兩個案件即使沒有其他不同點,其案件事實也總會有所不同,而先例來自于案件比較。這就引出了一個基本問題:需要具備哪些差異才能不受先例的約束?兩個案件的事實明顯相似,并不意味著必然對它們做出同樣的判決。[5]換而言之,后案與前案相似到何種程度才可以適用先例。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嚴格的區別技術。面對前案和后案的事實,法官需要用嚴格的區別技術區分出兩個案件的差異所在,并判斷這些差異是否重要,是否足以影響先例的適用,進而決定是否適用先例和適用哪一個先例。事實上,法官可以在所有的案子之間找出區別,只是得到的區別大小不同,而且,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法官如何看待這些區別。法官在判案的時候,要考慮許多問題,而不是簡簡單單地看看作為法律的判例和手上的案件。法律適用不僅要平等,而且也要公正。沒有嚴格的區別技術,先例很可能被不恰當的使用,甚至是錯用。
三、結語
遵循先例原則在英美法系國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適用遵循先例原則離不開法律職業專門化、嚴密的推理技術和嚴格的區別技術三個條件。從宏觀方面看,適用遵循先例原則是一個高度專業的法律問題,因而需要法律職業專門化。從微觀方面看,適用遵循先例原則又是一個技術問題,所以嚴密的推理技術和嚴格的區別技術也是不可缺失的。
參考文獻:
[1]宣炳昭.香港刑法導論[M].陜西人民出版社,2008.
[2]嚴存生.法理學[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
[3]白勝軍.淺談遵循先例原則[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9,34:5.
[4]自麻帥,莊小茜,林真.論英美法系中的遵循先例原則[J].商業文化(學術版),2010,5.
[5]于秀艷.英國的司法先例原則[J].法律適用,2004,5.
作者簡介:容國棟:北京大成(石家莊)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在職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