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德
摘 要:了解橋式起重機檢驗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探究合理的安全檢驗方式與對策,合理預防各種問題與不足,可在根本上保障橋式起重機檢驗質量與效果。基于此文章主要對橋式起重機檢驗中存在問題與方式手段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橋式起重機;檢驗;方法
1 橋式起重機檢驗問題
1.1 編制代碼信息
不同單位根據需求選擇起重機,但是不同的起重機廠家的參照生產標準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一些廠家制造的起重機對應的標牌信息無法滿足規范要求,標牌中沒有標志代碼的詳細信息內容。
1.2 司機室欄高
根據安全規范對橋式起重機的司機室欄高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要保障其高于105厘米。但是,部分企業在生產中高度僅為90厘米,高度不符合規范要求。
1.3 級別參數標注
設計規范要求對于不同質量標準對起重機級別給出具體的要求,但是在現階段多數的起重機制造商通過傳統的分類模式,但是整體上來說不頭痛級別信息標識相對較為模糊,影響了常規的判斷工作。
1.4 連鎖保護裝置
在運行中為了規避橋式起重機的剪切事故問題,要根據規范要求在運動部位設置起重機司機室中,有效保護司機室安全性,要合理的設置連鎖保護裝置,合理的規避人員事故等問題。
1.5 橋式起重機安全質量檢驗
1.5.1 掃規板距離內部間隙管控問題
安全規范面板與軌面之間的距離要不超過0.1厘米,而其對應的支撐架軌面要控制在0.2厘米中,如果橋式起重機因為自身板距軌面以及支撐架距軌面融為一體則就要對其合理控制處理。在檢驗中,要測量起重機軌面間隙,分析其是否符合要求。同時,安裝人員在安裝過程中要將小車掃軌板設置成為反向模式。
1.5.2 司機室與主體接地設置
在聯接中,要接地線要選擇高于0.125*0.2的銅線,保障接地點高于兩處位置。通過此種方式可以有效的預防螺栓聯接造成的電氣事故問題。在檢查過程中質檢人員要觀察接地線,確定兩端位置選擇同等類型的接地線。
1.5.3 限制器裝置檢驗
在進行橋式起重機的檢驗過程中,因為運行活動具有一定承載限制,對于承載位置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對此,要重視極限位置的裝備限制器檢驗分析。在實踐中通過限制其的作用在起重機達到極限位置之后,切斷運行電源,保障其穩步運行。極限限制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有效的預防起重機脫軌等問題。對此,在實踐中,檢驗人員要嚴格檢查,保障其整體質量。
2 橋式起重機安全檢驗對策
2.1 橋式起重機檢驗安全檢驗方法
因為橋式起重機結構精密,繁瑣,集合了電子機械以及信息技術等不同的技術手段。在進行檢驗過程中要根據橋式起重機的具體狀況,探究合理的檢驗對策與方法。
2.1.1 水準儀
水準儀簡單便捷,在主梁上設置水準儀設備,順應起重機共同運動,進行信息數據記錄,通過小車等懸掛的剛尺板,將水準儀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完成了測量工作。
2.1.2 拉鋼絲法
通過特種鋼絲進行檢驗,將鋼絲一端固定在起重機主梁上,另一側懸掛在重錘上,把等高測量儀器防在兩端以及鋼絲中,記錄對應的差距信息以及有效記錄高度值等信息內容,記錄主梁上拱度,根據對應的公式進行測算分析。
2.1.3 全站儀檢測
全站儀主要融合了光、機、電等技術手段,其具有良好的高差測量以及垂直角測量的作用,通過電子讀取技術手段可以進行自動記錄以及顯示讀數,有效的改善了傳統的操作狀況,提升了數據信息的精準性。在進行橋式起重機監測過程中,通過一次固定就可以實現其中參數信息的完整性檢測分析,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顯著提升。
2.1.4 經緯儀檢驗
對主梁下擾度數據信息進行檢測過程中,通過經緯儀進行測量分析。做好準備工作,保障小車空載,將經緯儀調節到具體的水平位置之上,在進行小車加載,在向下壓力作用之下則就會導致主梁出現變形,記錄中心點下降的實際距離,根據夾角計算公式則可以獲得主梁的下擾度。經緯儀監測方式簡單便捷,但是只適用于固定參數監測分析。
2.2 安全檢驗對策
在橋式起重機選擇過程中要根據需求以及功能等因素合理選擇,要重視起重機的管理以及審查分析,重視安裝以及維修隊伍的培訓管理,提升技術能力與水平,保障起重機的穩定運行。在進行橋式起重機的檢驗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國家的各項規范要求,根據起重機運行狀況進行常規的檢驗分析。而對于新安裝的起重機,在竣工之后要對其進行嚴格監督,系統檢驗,對于發現存在的問題,要根據規范要求有效整改。在實踐中,要根據具體狀況有效自檢,在檢查過程中要根據規范進行防護裝置、螺栓接觸以及控制器等相關設備的檢驗,合理的控制各種安全事故問題,進而保障起重機的問題運行。
3 結束語
橋式起重機的安全檢驗以及防護工作在起重機的管理與應用中具有重要的價值與作用,重視起重機的安全檢查與維護管理,了解檢驗問題,分析檢驗方式,合理處置各種問題與不足,可以在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問題,進而在根本上保障人身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薛艷.探究橋式起重機檢驗中的問題[J].中國標準化,2017 (6).
[2]陳力.探究橋式起重機檢驗中的問題[J].中國設備工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