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策 婁啟洋
摘要:隨著互利網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科技力量的進入對于生產力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推動作用。智能自動化技術主要將互聯網科技融入到各種工業設計、使用、控制之中,有效地推動了我國工業化進程。本文針對工業設計中的機械設計部分,探討智能自動化技術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意義、應用現狀和基本路徑。
關鍵詞:智能;自動化;機械;設計
智能自動化技術是指運用互聯網技術,提前預定好運行程序,使機械、產品等在無人控制和引導的情況下按照設定的程序進行自動運行、自行控制的技術。應用智能自動化技術進行機械設計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提高機械生產作業的效率。然而我國的智能自動化技術起步較晚,較西方國家來說仍有較大的差距,智能自動化技術在機械設計中的運用范圍較窄且研究水平不高。加強智能自動化技術的鉆研和運用,實現生產生活智能化的目標任重而道遠。
一、智能自動化技術在機械設計中應用的意義
(一)改善生產條件,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自動化技術在機械設計中的運用能夠在極大程度上降低人力的控制強度和工作強度,大大解放了勞動力;計算機技術的加入,摒除了人腦的局限性,在設計作業中更加精細和高速運轉,能夠使機械設計的效率更高;在面對一些復雜的或帶有危險性的設計作業時,如果使用人力進行勞動,則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甚至會帶來一定的生命危險,使用智能自動化技術運用到機械設計中則會有效地規避此類問題,設備進行自身的控制和操作,保護工人的生命安全。
(二)適用性強,生產成本低
應用智能自動化技術能夠對于機械設計設備的能耗進行有效控制。該智能設備維修成本較低,回收利用率高。相較于傳統的機械設計產業來說,降低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在極大極高設計、生產效率的同時,實現了對生產資源的有效利用,并降低了能源消耗。其設備的超強適用性有利于企業進一步擴大生產,并取得規模效益。
二、機械設計自動化過程中的問題
(一)機械制造業總體發展落后
我國的現代機械制造工業發展起步于新中國成立之后,基礎較為薄弱;機械制造業發展至今,雖然在規模上超過西方發達國家,但總體質量不高,與西方國家仍有一定的差距;機械制造業仍是資源密集型和人力密集型的傳統行業,某些制造業的生產流程仍以人力為主,對新技術、新設備運用不足,工作效率的提高仍有很大的空間;機械制造業整體技術水平偏低,關鍵部件只能依靠進口購買滿足,制造成本高,持續消耗資源的問題嚴重。
(二)智能自動化技術水平滯后
我國的智能自動化技術研究與應用正處于發展上升階段,與西方國家仍有一定的差距;在自動化技術的掌握上,缺乏對于核心技術的研究和認知;理論研究眾多,但是應用到實際工業機械的設計規程上較少;未能更好的將智能自動化技術與機械自動化技術進行有機融合。
(三)管理制度不配套
我國大部分機械制造企業的生產管理仍借鑒之前的生產經驗,并簡單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對于生產的監督、管理,而對自動化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高。某些機械制造業車間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員素質低下、管理經驗不足。而發達國家則注重信息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將計算機管理融入到企業管理之中,將其作為管理的側重點。由于我國管理機制的不完善和管理信息系統的不健全,這就導致了我國必須向外國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和信息系統。
三、智能自動化技術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路徑
(一)由單一自動化向集成自動化方向轉變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進步,我國的機械制造業認識到了時代的要求和與國外企業發展的巨大差距,開始運用智能化自動化技術。但是,某些機械制造廠只針對單一的機械制造程序進行智能自動化的運用,而隨著智能自動化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其他相關的高新技術比如信息管理技術、加工數控技術等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所以機械制造廠單一自動化的機械設計路徑已經不能滿足復合式的設計需求。機械制造業要靈活運用這些新興技術,設計一套復合型的機械設計系統,通過對自動化各種科技理論的習得,立足于整個機械設計流程,并進一步將機械制造的所有的生產和經營流程共同看作自動化技術的運用對象,然后設計出多層級的自動化系統,實行集成自動化策略,重新拆分腫脹機構或生產設計流程不合理的部分,最后優化整合強勢生產資源,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各部分分工協調的能力,實現企業的高效運轉。
(二)由剛性自動化向柔性自動化方向轉變
由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接受市場的調節,其自身生產產品的數量和類型存在著一定的柔性變化。企業要認識到這種柔性變化,在變化之中合理的安排生產活動:首先在生產過程中,企業要建立柔性的智能化自動系統,運用互聯網技術將計算機變成生產監測的控制中心,并適時設計出生產技術模型監測機械設計作業的整個過程,監測出廠產品的數量來預測市場的喜好需求類型,并針對管理者所做出的生產決策進行建議和警告。其次在物料的供應過程中,智能化自動系統對于物料需求數量和類別進行分析,并進一步對于物料進行各生產環節的科學分配,減少人為分配的錯誤,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
(三)由人為檢測向自動檢測化方向轉變
首先,運用互聯網技術與設備對每一個關鍵部位進行檢測,如果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則可以在第一時間中得知故障部位,有效地降低了故障排查的時間,提高工廠的生產運行效率。其次,可以針對出廠產品的質量進行檢查,就出現的問題以及隱患進行警示,這可以幫助工人發現產品問題,進行及時的整改。
四、小結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對于人們的生產生活影響巨大。智能自動化技術作為高新技術,其發展關乎到每一個行業未來的生產改革。加強智能自動化技術在機械設計上的應用,降低了機械設計過程中的人力成本,提高了機械設計的運行效率。企業在應用中要注意采用復合性、柔性的將智能自動化技術運用到機械設計的生產之中。
參考文獻:
[1]周潤龍.自動化技術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J].科學家,2017,5(10):75-76.
[2]陳格兵.機械設計中現代設計技術的應用策略[J].科學與信息化,2017(29):129-130.
[3]黃云剛,趙立丹.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方向[J].南方農機,2017,48(24):10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