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危機的發生使得全球各國不得不將對金融的監管放在重要的位置,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主體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對其的監管是一個非常復雜和動態的過程,它與國家的經濟發展密切相關。我國當前的金融市場比較活躍,商業銀行的業務以及手段都在不斷的創新,傳統的商業銀行運營模式也一再被打破,盡管政府呼吁金融創新,并且在不斷深化金融創新改革,要求金融市場的創新與新的市場機遇相結合,然而在兼顧創新的同時,也應該為金融創新下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法律監管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本文就這些問題以及完善的對策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金融創新;商業銀行;法律建設;監管;措施
一、引言
上世紀50年代,中國人民銀行的成立意味著我國金融體系的逐步建立,其發展歷程體現了我國金融法律體系走向成熟的過程。我國商業銀行的特點主要是盈利性、金融服務性以及中介性,以實現利益的最大化為主要的目標。在金融市場日益變化的環境下商業銀行為了追逐較高的利潤,已經無可避免地參與到了金融創新之中。作為公共性的金融服務機構,商業銀行可以為普通人提供存款貸款的服務,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可以為廣大人民的利益提供支持和幫助。商業銀行作為中介服務者對貨幣進行融通,必須兼顧存款客戶與貸款客戶之間的平衡關系,這就使得商業銀行必須有著更完善的法律監管體系,來確保其操作必須是完全安全和正當的。
二、金融創新對我國商業銀行法律監管的影響
首先,金融創新對銀行監管運作的條件有一定的影響。不斷出現的金融創新使得商業銀行與金融行業以及非金融行業的界限變得非常模糊,因此也改變了銀行監管或者金融監管的運作條件,使得金融監管機構必須隨時做出一定的調整。這就要求金融監管機構要對其監管的方式內容和范圍進行補充完善,保持與金融創新之間的同步。
其次,金融創新增加了銀行監管的難度。金融創新意味著存在更多的風險,而這種風險使得傳統的金融行業服務內容變得更加復雜和難以控制,一旦有風險發生,則極有可能會導致金融體系的整體危機。因此,雖然快速發展的金融創新給市場帶來了高額的利潤,但是經常會有一些不法分子趁機濫用金融機構牟利,增加了金融機構監管的難度。
最后,金融創新促使銀行的監管制度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金融創新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銀行以及其他金融行業的監管制度,使商業銀行不得不做出相應的調整,對傳統的監管制度進行改革。一是監管的方式上從傳統的對機構監管變成了對職能的監管上;二是在監管的標準要求上,從傳統的資本監管轉變到了全面性的對風險的監管方面,比如,全面性的監管不僅僅會針對信貸的風險,而且對信用市場利率流動性等各種風險進行全面的把控,這也是當前國際金融監管的一個發展趨勢;三是監管制度進一步得到了加強,金融創新得到了世界各國的重視,而對其的監管制度也在相應的完善,尤其監管制度的有效性、合理性、健全性,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視。
三、國外金融創新對我國商業銀行法律監管的啟示
當前我國金融創新中商業銀行的法律體系還存在很多的不足與缺陷。主要表現在:首先,我國商業銀行的立法層次沒有形成。目前我國沒有針對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法律,我國所采用的法律依然是采用《商業銀行法》以及《銀行業務監督管理條例>等相關的法律,整體來看這些規范性的法律文件還不能完全解決金融創新以及金融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其次,我國商業銀行監管的方式不適應金融創新發展的要求。金融創新的到來使得金融監管的手段由合規性向風險性轉變,防止風險才是金融創新監管的主要內容,但是在法律體系中沒有得到專門的體現。所以,我國的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環境下所面臨的法律監管問題,由于法制結構的不穩定以及法律覆蓋的不全面,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美國作為資本市場發展比較早和比較成熟的國家,它的資本監管制度是值得學習借鑒的,它對我國金融創新環境下商業銀行法制監管的啟示有:要建立一個能夠監管所有信息,并且能夠有效預防監管系統風險的機構;應該采用相同的監管機構和統一的監管規則,同時采用相同的監管理念,盡可能避免一些金融機構出現套利的現象、避免運用多層次的監管機構與監管操作程序,它不僅會增加監管的成本,而且會出現工作的重疊。
金融創新是推動整個市場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然而在金融創新這一場追逐利益的過程中,金融行業各個領域容易出現失控的局面,并且對這些現象沒有相應的監管,使得某些人的最終利益受到了影響。雖然我國與美國有著不同的國情,但是在法律制度的建立方面應該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和理念,無論我國商業銀行的法律監管制度如何改革,“安全第一”的原則不能改變。
四、金融創新環境下我國商業銀行的法律監管要求
第一,金融創新的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監管制度應該體現現代化的發展特點。商業銀行法律制度的建立以及金融監管的主要目標則是規避風險,然而不能由于擔心風險而不敢創新。為此,安全的金融環境尤為重要,它可以為金融創新提供健康的發展平臺。所以,商業銀行的法律監管既要安全又要科學,還要體現我國商業銀行現代化發展的特點。
第二,我國商業銀行需要建立有效的監管制度。為了避免和防止管理者濫用權力,我國商業銀行監管制度的建立機構主要是銀行監管委員會,立法者必須體現監督管理的獨立性,體現管理者的神圣的職責與使命,必須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之上。在對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監管的同時,也應該對管理者進行監督,有效防止濫用權力。
第三,我國商業銀行法律監管制度應該與時俱進,并且與國際接軌。這是由于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我國國內的金融監管制度也應該適應國際形勢,為我國金融機構與國際接軌、國際化發展提供一個安全有效的法律環境。為此,我國商業銀行的相關監管部門應該與其他各國簽訂相應的協議和法律文件,進一步加強國與國法律之間的連接。五、金融創新環境下我國商業銀行法律監管制度的構建措施
一是我國當前商業銀行的監管主體制度需要完善。比如,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用有效的手段來強化或者構建金融監管機構的職能。金融創新的環境下商業銀行作為國家金融監管的主要對象,法律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監管手段。同時加強銀監會等機構對商業銀行的監管,利用全國人大以及司法的監督,外加社會公眾的共同監督,為我國商業銀行的法律監管提供有力的幫助。
二是對我國現有的商業銀行法人制度進行完善。比如,商業銀行的董事會以及高級管理層應該重視并參與到風險管理之中,必要的時候商業銀行可以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完善內部的管理結構,并且建立一套風險管控的構架。商業銀行的法律監管不僅僅需要外部的幫助,還需要商業銀行自身內部法人的高度重視和參與。
除此之外,建立完善的銀行信息披露制度和破產法律制度、加強國際之間銀行監管法律制度的結合,從而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安全的法律環境,都是金融創新環境下商業銀行法制監管的主要內容。
總而言之,金融創新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然而創新與法律監管之間并非矛盾,二者同樣追求公平、高效、安全的價值取向。所以,為了防止金融風暴的發生,我國有必要提前做好金融創新下商業銀行法律監管體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李晗.金融風險防范的法律制度構建[J]改革與戰略,2010(02)
[2]蔣大平國外金融監管制度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借鑒[J]法學雜志,2010(02)
[3]成麗敏全球化背景下金融監管理念及模式發展[J].財經界(學術版),2010(01)
[4]葉俊.美國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及對中國的啟示[J]世界經濟情況,2010(01)
作者簡介:茍亞強,單位: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