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的經濟體制目前正進行積極的變革,各個事業單位的也都開始關注自身的工作內容和方向,是否與目前的變革相違背,因此,事業單位也在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來對自身進行一個變革來適應國家的宏觀調控,在這個背景下,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改革是一個必然的趨勢,而且,進行財務管理改革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對該事業單位資金的利用效率的提升也是非常有益的。而事業單位在進行財務管理改革的過程中,已逐漸認識到財務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調整相關的工作方式,創新工作模式來降低風險,也可以提升事業單位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從而確保該事業單位的資金安全及高效利用。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精細化
一、引言
在進行事業單位財務精細化管理分析之前,首先應當明確事業單位在我國的定位,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著國家為社會提供服務的,因此,事業單位不僅僅在可以促進社會發展,也在我國的經濟體制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財務精細化管理作為財務管理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管理手段之一,已經在我國大部分事業單位的日常運行中進行應用。但是,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促使事業單位進行財務管理改革的效用不甚明顯,在財務制度的設定上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因此,事業單位結合自身的業務等特點,進一步完善財務精細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可以促使事業單位工作效率的提高,還可以在整體上促使經濟體制的進一步改革和發展。
二、財務精細化管理的特點和意義
財務精細化管理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經提出來了,而我國的財政部在2008年首次提出,而主要的運用領域是在預算管理方面。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使得其對事業單位的要求逐步提高,而事業單位在爭前恐后進行改革的過程中,財務管理隱藏的風險逐步凸顯出來,傳統的機關型財務管理方式對于目前的社會需求而言已經不適用了,服務型的財務管理逐漸受到事業單位的認可和運用。而服務型財務管理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財務精細化管理,其科學化和精細化的智能管理模式受到事業單位的追捧,傳統的記賬核算型開始逐漸轉變為理財型,而隨之應當制定出明確賞罰措施的管理制度,不得將賞罰措施流于形式。除此之外,進一步關注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新的領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科學合理的制定出一套與財務精細化管理相關的制度是實現科學化和精細化的財務管理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要知道,合理、規范的制度以及科學的管理手段不僅對事業單位競爭力的提升有所助益,還可以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資金的融資成本。
目前,很多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人員,甚至是領導,都由于該單位的資金使用效果等與自身關系不大,沒有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意識,甚至出現了一方面抱怨無錢開展工作,一方面項目資金結轉多年無法有效使用的情況,造成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在這種背景下,進行財務管理精細化的進一步改進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可以對日常經營活動進行控制和管理,合理進行資金預算,充分重視資金管理,避免出現資金利用效率低下現象,促使和保證事業單位的平穩健康發展。要知道,事業單位的性質決定了其關注點應當是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因此,進一步構建財務精細化管理建設對于事業單位的改革和發展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事業單位財務精細化管理建設的建議
(一)事業單位應當將財務制度進行精細化完善
要知道,制度是一切經營管理活動的起點和根本,因此,事業單位在進行財務精細化管理建設之前,應當首先開展財務制度的完善工作,才可以滿足后續財務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和目標。而目前,大多數的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方面的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大部分的事業單位設置的財務管理制度都相對簡單,特別是在對管理內容和管理目標方面,很多的監督職能和流程都流于形式,沒有深入分析,未發現問題的實質。這樣單調的財務管理形式對于以前的經濟體制來說是足夠的,但是隨著新經濟形式的出現,簡單粗線條財務管理制度的弊端逐漸凸顯出來,領導層開始注意到,對經費支出預算這部分審批程序的側重需要有所改變,而對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以及必要的財務分析職能應當加以重視,只有這樣,才可以滿足愈加嚴峻的經濟形勢,對于財務精細化管理建設的進一步推進提供助力。除此之外,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要注意實踐中出現的情況,站在全社會高速發展的全局觀上,遵守相關的財務管理制度,做到信息收集分析、會計核算以及實踐操作的進一步融合,完善和修改現行的財務制度,保證其科學性、全面性和合理性,確保每一筆業務處理都貫徹了財務制度的相關要求,做到有制度可以參照,有規矩可以遵循,確保事業單位在整體上可以適應財務精細化建設的進度和要求。綜上所述,將財務制度進行精細化完善對于事業單位整體上推動財務精細化管理是具有深刻意義的。
(二)事業單位應當將財務預算進行精細化管理
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在整個財務管理過程占據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一旦財務預算是有效編制的,實施精細化管理,那么該事業單位的資金利用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也可以進一步減少資源的浪費。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預算編制、審批、執行、決算與評價等預算內部管理制度,合理設置崗位,明確各個環節的職責權限,確保預算管理制度全面落實。預算管理部門在進行財務精細化建設的過程中,應當與單位內部各部門進行充分溝通協調,細化預算編制,強化審核責任,定期開展預算執行分析,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要明確規定各業務部門的職責并加以落實,做好基礎數據的準備和相關人員的培訓,按規定進行項目評審,保證預算的合理性、合規性。在預算管理執行過程中,要對事業單位的預算執行進行跟蹤分析,通過定期召開預算執行分析會議的形式,研究解決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從而提高預算執行的有效性。判斷預算執行是否有效,要對其預算執行的結果進行重點關注并實施績效評價。出現的偏差原因是什么要進行深入分析,為后續的預算執行奠定基礎。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充分調動預算管理以及預算執行等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使其經預算的精細化管理放在工作重心之一。
(三)事業單位應當將財務會計體系進行精細化建設和完善
財務會計體系的精細化建設幾乎囊括了核算的方方面面,財務會計體系的精細化建設應當至少包含收入管理、資產管理和成本管理幾個大的板塊。就收入方面的精細化管理建設來說,不僅要求事業單位將收入納入考核以及相關制度之中,對其進行嚴格規范化處理,還要求事業單位將收和支這兩部分進行分離,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避免事業單位違規發放津貼現象的產生,也從根本上杜絕事業單位的小金庫。財務部門與執收部門應加強溝通,確保各項收入應收盡收,及時入賬并足額上繳國庫。建立收支分析制度,情況判斷有無異常情況,編制收支執行情況報告。就資產方面的精細化管理建設而言,應當將資產的出入庫工作予以重點關注,應當設置好資產管理制度,對其核算方式方法要進行規范化,定期進行盤點,不定期進行核查。明確各種資產的歸口管理部門,明確資產使用和保管責任人,指定專人保管、專人使用,建立資產臺賬,充分利用資產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資產的動態管理。特別是固定資產,由于固定資產存在折舊的問題,加之,折舊的年限以及殘值率的認定在會計制度上存在較強的選擇性,可以說隨意性較大,因此,在實物操作中應當參照現行的規章制度,在滿足符合規章制度的基礎上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而不應當盲目的參照會計制度。而成本的精細化管理的關注重心應當是用途是否合理以及數字是否準確兩個方面,如果用途合理,數字不合理就應當關注是否存在工作人員浪費等不合規的現象,從而事業單位達到節約資源、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等財務精細化管理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建英.淺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J]財經界(學術版),2018,471(05):96
[2]陳晨.試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建設[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11):48-49.
[3]周琴.加強科學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幾點建議[J]中國農業會計,2018(3):12-14
作者簡介:周莉萍(1972.3.28-),女,漢族,四川成都人。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成都市錦江區衛生健康局財務科負責人。畢業于四川省教育學院英語專業,大學文化。研究方向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及內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