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園
摘要:近年來,財務會計課程與企業中實際的財務崗位工作之間存在很大的問題,工作所需和教學內容無法完全匹配,從而導致畢業生課堂所學與上崗操作存在較大差距,零距離上崗非常困難。近年來有若干學者基于業務流程或工作過程對財務會計教學過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更科學的教學評價方式卻一直無人提及。企業中的財務崗位工作的核心是業務流程,伴隨著完成工作流程完成的同時也標志著財務工作的完成。而在教學過程中,不應只針對書上的課程進行死板的教學,而是需要圍繞實際工作開展教學任務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本文通過分析近年關于財務會計課程的設計和教學,探討如何改革財務會計課程學習成果的評價方式。
關鍵詞:業務流程;財務會計課程;評價方式
隨著全國開始展開教學過程的改革,在會計課程的教學改革過程中,研究發現培養出的學生和企業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有太大差距,無法順利完成工作。因此而認為,基于業務流程的教學改革,在設計教學內容時不能只針對課本進行單一的教學,而是需要結合實際及崗位需求培養專業性人才。從而財務會計課程改革勢在必行,作為其中最主要步驟之一的課程成果評價也需要進行改革。
一、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設計的現狀
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設計和內容改革因圍繞企業實際需求展開,首先經過調研確定企業工作崗位實際需求,按照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素養確定教學內容,從而達到改革的最終目的。實際崗位中工作人員以原始憑證為載體完成業務流程。然而在教學這種的設計上,不能按照這種方式進行,由于教學過程涉及到的知識比實際工作中的知識涉及的更加深入,是憑證無法準確的表達。除此之外,由于業務的不同導致使用的原始憑證也不同,若根據他們來設計教學內容則會非常麻煩。由于教師長期在學校進行教學工作,對實際的工作沒有經驗,無法還原業務流程。因此以往所設計的教學內容并沒有將真實的企業業務流程展現出來。
在調研確定崗位實際工作需求過程中,發現現階段的教學內容的很多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是與企業無法對接的。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學任務注重會計的核算和監督職能,要求會計在處理業務的同時進行監督,從而杜絕發生不真實不合法的業務。然而在企業中更注重的是財務人員配合工作進度,迅速準確的完成業務。如在企業的費用報銷流程中,會計人員只需要根據業務流程來辦理手續,是否給予和不給予報銷則是有權限的業務主管的問題而不是財務人員,財務人員只需要基于業務本身真實性和合法性加快辦理速度。即配合業務完成,而不是持有懷疑態度。其次,課程要求會計人員不做假賬,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及。然而實際上,在一個一直平穩運行并盈利的公司中,會計人員只需根據。目標在初始時進行排全盤籌劃,在過程中加以控制,在最后總結時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數據。但如果在最后去變動其中一筆賬目,是很容易被發現的,會計人員和其所在企業均需承擔風險。因此做假賬是不高明的會計人員才會有的動作。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還有一點是學生通過教師的要求去收集信息并找到完成業務的方法,最終掌握相關的會計知識。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可以使學生很快的掌握相關知識。但也會是學生的思維存在固定模式,收到任務時只會想到迅速處理,這樣工作才會快速完成。然而在企業中,由于業務的重復性而使賬務處理變得簡單,然而這并不是業務流程中的重難點。在拿到業務后,財務人員需要根據業務就課程考慮整個業務的風險,并且研究風險如何控制從而給出合理建議。而不是一味機械地重復完成業務的流程。
二、財務會計課程評價方式及改革
隨著課程的改革的不斷進行,傳統的授課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當下的要求,從而導致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評價也不再適用。傳統模式的教學評價是以教師為核心,而學生是被動的接收老師灌輸知識的對象,因此傳統的教學評價主要是評價教師,這種評價體系主要圍繞教師展開并研究討論教師的教學成果。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從而反映教師的教課情況。而新式的教學評價則是以學生為核心,強調學生的重要性,整個學習成果評價的標準也從檢測掌握教師傳授知識的多少轉變為學生的運用水平和能力。在如今的時代里,學習能力才是社會所需和立足的根本。雖然新式的教學評價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學習成果的評價,但實際上仍然需要評價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方式,只是評價的標準由教師的教學能力轉化為了教師能否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潛能并培養學生興趣。因此為了加強教學的效果,需要進行課程評價方式的改革。教學評價不應只局限于學生的學業成績,還需要考慮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發展,善于發現并挖掘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認清自己變得有自信心。課程評價需要不斷進行改革,從而達到并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達到在關注學生學業成績外發現并發掘學生潛能的目的,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教學評價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評價過程中重視階段考核和綜合能力考核。在基于業務流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更加強調教學內容應該更加貼合企業的工作流程,而評價的標準則應該由學生“學會了什么”向“會做什么”轉變。所以相對傳統教學內容,基于業務流程的教學評價應該與企業考核員工更類似,更看重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動手能力,注重業務處理能力的培養。
過去學生學習成績好壞完全取決于期終考試,這種方式存在明顯不足之處。現在將學生學習過程與評價過程結合,最終成績是由學生平時成績和期終考試成績按一定比例相加而來。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取分組形式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進行小組學習,將平時成績分為自我評價、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三個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斷進行自我評價,使之準確全方位的認識自己,小組互評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和幫助,而最后的教師評價可以增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通過學生給自己和其他小組成員打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這三種評價按照不同比例相加,最后成為學生的平時成績,再加上最后的卷面考核,就是學生這一門課所得的成績。這種教學評價不僅改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也使得學生得到了發展,并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交往意識。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引入合作企業,讓企業員工對學習過程及結果進行評價。
三、結束語
隨著教學課程和教學評價體系的不斷改革,教師也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一些改變。從而真正的建立一套有效符合學生情況的教學評價標準,以達到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基金項目:湖南省十三五規劃課題Xjk18CZY038基于業財融合視角的高職會計類專業財務會計課程情境教學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