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洋
摘要:人們的生活質量還有生活水平在社會經濟的影響帶動下得到了很大的高,同時人們對于生活環境的質量要求也隨之增加,在設計園林景觀的時候,要融入生態理念,實現園林景觀的生態設計才能有效提升生活環境,滿足人們對于生活環境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設計生態景觀園林的重要性及其內容,探究了生態園林景觀與可持續發展的設計重點和方法,以提升環境質量。
關鍵詞: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可持續
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著生態環境,再加上人們對于生活環境的質量要求,必須要設計具備生態性的園林景觀,才能與社會發展形勢相適應,也能滿足人們對于生活環境的要求,同時還能實現園林景觀的可持續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增加生態效益。所以,下文針對園林景觀的生態設計和可持續發展展開分析和探究。
一、設計生態園林景觀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生態園林景觀有較高的藝術性各觀賞性,不僅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還能提升生活環境的建設質量,使人們可以享受到美好的生活,還方便于人們的娛樂和休息。生態園林景觀還能有效的改善環境,綠化植物可以將空氣中的有害氣體進行吸收,可以起到凈化空氣、涵養水源的作用,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節當地的空氣,使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另外,還可以通過科學的配置,形成具有科學性的時間和空間還有營養結構的人工植物群落,從而進一步改善和優化生態環境,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l]。
二、生態景觀園林相關內容
通過設計生態園林景觀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主要是大量園林植物的通過物質循環活動還有能量的流動來實現保護環境的目的,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生態效益。在設計生態園林景觀的時候要增加綠化量,還能使生態效益得到增加,合理搭配草本植物還有喬木和灌木,以合理的配置城市綠地植物景觀和空間結構,使綠地面積得到增加,提高綠化量,從而使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得到增加[2]。
三、生態園林景觀與可持續發展的設計重點及方法
(一)生態園林景觀與可持續的設計重點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不能將設計重點局限在花園的設計和圖紙的設計中,要注重園林景觀本身的設計,要確保所設計的園林景觀具有實用性和可持續性。在實際進行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還要充分認識到生態的發展形勢和方向,確保物質能源可以循環利用,將物質能源的利用率切實提高,才能使物質能力實現可持續,也能實現園林景觀的可持續[3]。在園林景觀中,針對不同的設計環節還有不同的要求,要合理加入可持續吃力技術,才能使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具有可靠性和科學性。在設計過程中,要包括園林景觀生態的設計、功能的設計還有形式的設計,在確保園林景觀可以充分發揮出其相關的功能和良好的園林形式的基礎上,設計人員還有注重園林景觀的生態性,還能使園林景觀具有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4]。
此外,在設計生態園林景觀的時候,還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要求,不僅要實現生態園林景觀的可持續發展,還要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要確保生態園林設計要和自然相適應和統一。
(二)生態園林景觀與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方法
1.科學的選擇綠色植物
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還包括了社會因素、經濟因素還有自然因素等多種因素,不同城市對于植被種類的要求和需求都不一樣。因此,在進行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設計人員要提前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切實根據城市的氣候條件、環境條件還有城市園林景觀建設對于植被種類的要求等情況,來確定出植被生長和環境的關系,只有全面的確定好相關的要求和需求,才能引進綠化植物品種,并且使其可以與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相關要求和需求符合,以實現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有效性,推進生態園林景觀的可持續發展[5]。
2.合理配置植物種類和類型
城市的園林景觀建設中,植物的種類具有多樣性,而且建設類型也多元化,不僅可以種植花、草、樹、果還有藥材等,還有效利用江、河、源、海等來養魚和養鴨。所以,在實際設計城市生態園林景觀的時候,可以設計規劃樹林,以將鳥類適當的引進,還可以飼養部分天敵,確保人、動植物還有鳥、魚以及微生物都可以和諧的相處,使自然生態環境實現良性的循環。設計人員要長遠的意識,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從全局出發,縱綜合考慮城市的未來發展,設計好城市基礎設施,才能合理的規劃利用好建設成本,使城市的生態系統具備穩定性。此外,植物的種類和類型在配置的過程中,也要合理的選擇和搭配,不能過于單一化,要有合理科學的多樣性和多元化,才能使園林景觀設計的水平得到提高。
3.遵循自然原則和多樣性原則
在我國盛行的“城市美化”運動中,出現了“草坪熱”和“移植大樹”,以起到迅速建設完成園林景觀的目的,雖然建設速度較快,但是會使被移植的大樹受到損傷破壞,不能使其發揮出實際的生態效應。所以,當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在實際進行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是設計與自然規律相適應,將植物學、景觀生態學、人居學、社會學、美學作為設計基礎,比武要遵守和遵循生態原則,正確了解和認識自然景觀的相關要素,地形、水體還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人和自然界的動植物還有微生物以及環境因子所組成的有機整體,在最大程度上將原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經常保留,根據當地的實際生態條件來引入與之相適應的植物,才能使植物可以健康發展,從而使生物多樣性得到體現,確保園林景觀具有生態活力和社會活力,使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和優化,增加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四、結束語
通過上文對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分析探究,我們知道要想優化和改善環境,提升生活環境的質量,滿足人們對于環境的質量要求,實現園林景觀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就要設計出具備生態性的園林景觀。在實際進行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要切實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條件,還有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要求和需求來設計科學有效的園林景觀,并且要遵循自然生態原則,才能實現生育園林景觀的可持續發展,增加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高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汪智宇論園林景觀生態設計與可持續發展[J]南方農機,2017(10).
[2]侯盼.園林景觀生態規劃設計與可持續發展探究[J].山西農經,2019,244(04):103.
[3]袁連光園林景觀生態規劃設計及其可持續發展[J].現代園藝,2016,No.306(06):115.
[4]紀文椅園林景觀生態規劃設計與可持續發展探析[J].神州,2017(10):197-198.
[5]侯娜,曲婷婷.談園林景觀生態規劃設計與可持續發展[J].《魅力中國》,2014(11):32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