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麗
摘要:勞動和社會保障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關系廣大公民的切身利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全國統一、開放的勞動力市場的形成,利益主體的多元化,使勞動關系雙方之間、社會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矛盾呈多樣化,勞動爭議的案件的數量和增長幅度,勞動爭議的復雜程度,呈上揚趨勢;隨著勞動者法律意識和維權的不斷增長、媒體等信息飛速發達的時代,勞動爭議是社會發展進程中表現出來的突出矛盾之一在處理勞動爭議的過程中,我們覺得應該注重預防,把爭議消滅在萌芽中;在爭議發生之后,應以調解為主。
關鍵詞:勞動爭議;調解;勞動關系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發生勞動爭議,首先要確定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并判斷其是否符合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適用范圍。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勞動關系日趨復雜多樣。我國致力于維護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初步形成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為主體的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法規體系,解決勞動爭議的途徑主要有調解、仲裁、訴訟,也可協商解決。作為企業勞資人員,在工作中也遇到了關于解除勞動合同、薪酬待遇、工傷待遇、養老保險等勞動爭議。作為企業層面,我們覺得應該注重預防,盡量減少勞動爭議的發生,把爭議消滅在萌芽中;在爭議發生之后,應以調解為主。以預防和調解為主,可以及時、簡便、經濟地化解矛盾,也可以緩和勞資矛盾,營造和諧的勞動關系。
一、更好地執行勞動合同制度,減少爭議的源頭
勞動合同的簽訂和履行中易發生勞動爭議,勞動合同制度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試點,鐵路企業在九十年代推行,鐵路企業在與勞動者書面訂立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或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對勞動者辦理外出勞務、退養、因病、因工傷休長假的過程中要與其訂立勞動合同,企業在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中也易發生爭議。在解除中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四項條款,在解除中要履行勞動法所規定的程序,不要在程序上違法。對適用解除條款的,符合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規定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企業在辦理解除勞動合同中,手續履行不全,或相關資料未歸檔。一旦發生爭議,需用人單位承擔舉證時,就會面臨被動局面。目前,我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可見我們國家己將預防和減少勞動爭議推向法制化進程。企業與勞動者在簽訂、履行合同中有法可依、也要有法必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章第三十三條至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三條是規定集體合同的簽訂及法律效力的,勞動法律、法規的效力高于集體合同,集體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勞動合同,普通勞動者相對于用人單位來說就是弱勢群體,對于勞動者個體來說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的過程中,維權的意識和知識面有其局限性,發揮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的職能,完善職工民主參與制度。在集體合同中規定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和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保障婦女就業權利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并保障婦女在經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受到特殊保護。形成企業勞動關系自我協調機制,通過平等協會協商建立集體合同制度的平臺,從而有效地避免或減少勞動爭議。
二、建立良好的二次分配和獎勵制度,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
企業中關于薪酬待遇,休息休假也是勞動爭議的焦點。我國現行的分配體制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鐵路企業也在探索工資改革的新思路,發揮市場機制對工資收入的調節作用,使勞動者的工資收入水平隨著經濟發展和企業效益的增長相應提高?!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企業最低工資規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對規范工資分配行為作出了明確規定。我國政府依法制訂和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規范工資支付辦法,定期向社會發布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和人工成本信息,鼓勵企業試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引導企業采用靈活多樣的工資制度和分配形式,維護企業的工資分配自主權和勞動者依法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企業在公布工資政策的文件前,要經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代表聯席會議討論,在工資待遇和獎金分配上,向一線的苦、累、臟、險傾斜,避免由于分配產生爭議,從分配制度上化解矛盾,營造和諧的勞動關系。
三、執行各種社會保障制度,保障職工的權益
在工作中遇到的另一個勞動爭議的熱點是“五險一低?!保答B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制度、生育保險、醫療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中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由單位繳納,日常遇到問題較多的是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的問題。
2003年,國家出臺了《工傷保險條例>,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是:工傷醫療期發生的醫療費用;工傷醫療期結束后根據勞動能力喪失程度確定的傷殘補助金、撫恤金、傷殘護理費等。個別工傷職工對政策不理解,要求報銷闌尾炎甚至感冒、發燒等病所發生的醫藥費,這都不屬于工傷保險基金承擔的項目。有一個工傷職工家屬因為對政策的不理解甚至砸碎了我們辦公室的煙灰缸、茶杯,我們耐心細致地解釋、最后化解了矛盾。使工傷職工了解政策,理解了我們的工作。
目前,鐵路企業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還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家屬互助醫療保險等。解除了職工的后顧之憂,為社會減輕了負擔和壓力,同時也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
鐵路企業對在法定工作時間和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勞動者支付最低工資。對自愿辦理外出勞務的人員實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1999年頒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按時調整,以哈爾濱市為例,最低工資己由2019年增加到1680元,經濟的發展給企業提出了新的課題,我們也要不斷地研究,解決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都是與職工工作、福利息息相關的法律,是保護勞動者權益的基本準則。在處理勞動糾紛的過程中,我們提前預防也好,發生糾紛后調解也好,都要依法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