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兆光
摘要: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發展,加速了國家生產總值的增加,但是對于地勢存在缺陷的偏遠山區仍舊在經濟增收上與城市經濟體系存在較大差別,因此為進一步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需要在原有的財政金融模型上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和優化。基于家庭收入增長與福利改善的視角出發,本文主要就財政金融雙支柱精準扶貧協調機制與策略的組合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有效的推動國內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并為扶貧攻堅的發展體系提供有用的理論支持。
關鍵詞:財政金融模式;雙支柱精準扶貧機制;精準扶貧策略
隨著黨的十九大的召開和結束,對于國內經濟增長模式進行了全面的定義和改變。為進一步降低我國農村貧困人口的數量,實現由農村向城市化的轉變進程,需要國家從精準扶貧的協調機制和策略等多個方面進行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市場經濟制度,并以不同的財政和資本方式投入到農村經濟建設體系中。但是,隨著脫貧攻堅指導方針的不斷深入,即使全國各地的政府財政部門都根據實際生產、經濟增長情況進行了扶貧措施的施展,但是在機制和策略上仍舊缺乏有效的協調,影響最終的效果。
一、財政金融雙支柱精準扶貧協調機制與策略組合的相關概述
(一)扶貧攻堅機制的時代意義
由于地域資源和生產力發展資源等相關客觀性差異的存在,促使在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仍舊會存在一小部分處于貧困狀態,僅僅依靠市場經濟調節機制很難實現收入與支出的平均分配,因此國內市場中出現不同水平的社會生產力,為進一步減小貧富差距,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需要在原有的財政金融機制上作出一系列的調整和優化,來實現精準扶貧協調機制與策略的組合。根據相關財政金融學理論可知,當國家政府對經濟市場進行調配和控制時,能夠很大程度上彌補生產收入分配與資源的平衡,促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構達到最優化。
(二)什么是財政金融雙支柱精準扶貧策略組合
在對國內經濟市場的財政收入和支出進行綜合性的考慮后,才能進行精準扶貧策略的制定和選取。事實上,不論是財政收入的可行性和導向性,亦或是支出的經濟效益、均衡性發生變動都會影響最終的決策。因此,國家金融財政部門在制定財政金融雙支柱精準扶貧的有效策略時,要對作用對象的實際情況作出系統的分析和研究,防止可行性金融體系的介入。當進一步實現精準扶貧協調機制和策略組合時,需要在其機制和功能上進行有效的協調,才能有對扶貧對象產生有針對性的作用。實際上,對于精準扶貧組合策略來說,其涵蓋的內容較多且范圍較廣,為清晰的將其進行描述,下面本文把精準扶貧方式按照財政扶貧和金融扶貧兩個不同經濟方式進行作用的細化。其中,財政扶貧方式又可分為直接財政和間接財政方式,例如我們常見的醫療保險、教育扶貧等均屬于直接財政支出,而政府發放的引導基金或擔保基金便屬于間接財政支出。
二、財政金融雙支柱精準扶貧協調機制與策略組合的效果分析
在對財政金融的運作下對國內貧困地區實行精準化扶貧政策,并進行實際樣本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是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因為該扶貧樣本不僅具有極大的分散性且不存在標準化變化特征。因此,為進一步實現對于精準扶貧經驗數據的準確化處理,需要在理想的作用環境下進行標準模型的構建,并對其進行參數化的模擬和設計。
(一)構建精準扶貧機制模型
從結構類型上來看,國家財政金融雙支柱精準扶貧協調機制與策越在進行科學化組合后,對于貧困人口主要是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幫助。第一,從金融扶貧層面出發,進行功能化生產的資源開發;第二,由財政部門直接在生產需求和風險上進行有效的補償,無論是直接財政支出還是間接財政支出都將作為社會保障資源進行后續的處理;第三,以字母Y表示資本收入、用字母S表示實際生產技術水平、K表示自有資本、H表示經濟市場利率、T表示經濟周期。依據國際生產函數,從而構建出財政金融雙支柱精準扶貧協調機制與策略組合下的精準扶貧模型。
(二)實現精準扶貧的效果分析
在對模型進行參數化的設計和調整后,可以客觀的進行成果的展示和分析。在全面實行精準扶貧組合策略后,農村貧困家庭在實際的財政收入。上實現了等級的轉變,由原來的極度貧困逐漸向稍微貧困轉變,并在政策施行的第四個年頭徹底告別貧困,并朝著小康水平的方向不斷邁進:從社會和商品消費福利層面來看,農村貧困家庭在保障生活的同時,還逐漸改善了生活的物質水平家里購買了一些現代化的電子設備,如電冰箱、液晶電視、熱水器等等;從精準扶貧的整體效果出發,可以看出農村平貧困家庭的財政金融扶貧有效指數處于不斷增大的狀態,由此可見在原有的金融體系基礎上,實現精準扶貧協調機制與策略的全面組合,能夠有效的改善國內貧富差距懸殊的困頓局面。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財政和經濟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生活的雙支柱,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生產力和資源配置的均衡發展,需要在精準扶貧建設體系中將兩者進行有效的組合,才能徹底打贏扶貧攻堅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周孟亮.普惠金融與精準扶貧協調的路徑創新研究[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8(02):149-156+162.
[2]王超,蔣彬。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精準扶貧創新生態系統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5(03):5-15.
[3]徐云松.金融精準扶貧問題研究——基于貴州省修文縣的思考與探索[J].區域金融研究,2016(02):15-24.
[4]伏曉利.固原市金融支持農村精準扶貧的困境及對策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