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海霞
摘要:本文詳細闡述了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所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應對措施,以此提高施工人員對施工現場的安全意識,營造一個安全的施工環境。
關鍵詞: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建筑行業
一、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安全管理意識
管理者在工作中起到了主導性作用,一些人員忽視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過分注重眼前的經濟利益,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不規范,造成了較多的安全事故。當前,很多管理人員往往追求施工進度,只想著在短期內獲取較多的利潤,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意識,沒有樹立危機防范意識,施工中存在較多的漏洞。管理者態度的不重視會使施工人員消極怠慢,不利于施工程序的完善,出現了很多細節性問題,大大影響了建筑工程現場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增加了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難度,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的財產損失。
(二)從業人員素質偏低
建筑施工從業人員素質,直接決定了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在城市化進程下,建筑業日益鼎盛,需要越來越多的施工人員,由于經濟利益的驅使,很多農民工進入施工行業。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沒有接受過專門的教育,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較差,一些基礎性操作不達標。
(三)安全施工方案和現場管理脫節
施工方案是引導建筑施工正常工作的重要指導文件,但很多情況下會與現場管理相互脫離。在信息化時代下,建筑施工中越來越多的應用到計算機,電子化辦公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不可避免的使施工專項方案出現許多問題。由于缺乏實地考察,直接復制粘貼的現象屢見不鮮,存在地區差異,甚至南轅北轍,施工方案不適用于施工現場。另外,由于忽視了施工現場環境的復雜性,不能全面考慮到各項危險性因素的影響,沒有分析可能遇到的其他緊急狀況,加重了施工現場的風險性。最后,方案編制時工作人員難以對施工作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有效區分,錯誤認定施工方案的側重點,延誤施工進度。
(四)安全管理機制貫徹執行不到位
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僅決定著工程的質量,還會影響到后續的經濟效益。因此,在思想重視的基礎上,還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為支撐。而目前來看,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機制存在的問題和漏洞較多,一些企業雖然制定了相關制度,但并未得到有效的貫徹和執行,安全管理工作處于無章可循的狀態,出現問題也難以有效問責,加上管理人員的不重視,導致各項工作流于形式,現場施工安全管理得不到切實有效的保障。
二、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具體對策
(一)建立健全安全組織機構和責任制
在建筑施工中,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組織機構和責任制,對人員、材料、技術等進行全方位的規劃。施工單位應結合工程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項目管理人員,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之后具體落實相應的施工方案。為增強制度的規范化與合理化,應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不斷細化安全管理制度,明確每個人員的職責,實現專崗專人。質檢人員負責檢查施工環境及安全質量的好壞,對施工人員進行日常監督管理,保證人員端正態度,按質按量完成既定的施工工作,實現良好的督促作用。另外應規范現場安全管理流程,將復雜問題簡便化,找出各個環節之間的關系,建立清晰的安全管理流程體系,構建安全預案,做好材料、人員、技術等之間的協調工作,增強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的細致化與規范化。
(二)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
在建筑業中,施工人員安全教育工作是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重點,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具有很強的流動性,理論素養與專業技能較差,不注重自我安全防護,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因此,施工單位必須要加強對施工現場人員的安全教育。首先施工單位應開展關于建筑施工現場專門的培訓,尤其是大型設備、機電操作等,投入相應的成本,加強崗位人員的教育,使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操作,確保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技術能力有明顯的提高,增強施工人員對于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能力,減少實際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另外,加強安全管理的宣傳,通過必要的手段,借助各個宣傳平臺,營造互幫互助、積極學習、安全施工的氛圍,使施工人員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對安全管理的意識,將安全施工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與準確性,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加強施工現場設備安全管理,定期保養機械設備
施工機械設備是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在實際施工中,往往需要用到多種類的機械設備,因此必須有效管理施工設備,在詳細分類的基礎上,增強其安全性。一是選擇符合質量標準的機械設備,一般是頻率高、性能良好,保證能夠滿足技術需求,為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打下技術保障。二是要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設備擺放標準,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在正確的順序和規范下合理擺放,為后期使用提供便利。同時采取抽查的方式,嚴格檢查設備的質量,將安全隱患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增強施工的安全性。三是及時清理施工現場的垃圾,安排專業人員嚴格管理運輸車輛,采取措施對車輛進行必要防護,保證車輛順利運行,避免集料出現漏撒現象。四是應合理調度機械設備,在全面安全檢查的基礎上,嚴格按照相關條例進行維修保養,保證設備能夠滿足施工需求,避免出現帶病作業的現象,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施工作業。
(四)加強危險源控制,建立安全預警機制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存在較多的危險源,會對施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利于施工的安全順利進行,因此,施工安全管理人員必須要做好危險源的控制工作。首先,安全管理人員應對施工現場的各種情況進行詳細分析,找出施工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細致化分析,做出相應的安全預案。可以在全面分析危險因素的基礎上,與施工進程、人員、技術等相互融合,建立健全各項危險管理的規章制度,增強其針對性。其次,建筑施工單位樹立動態監管理念,把握施工現場的各項因素,經過有效整合之后,將監管機制動態化,實時連續的進行監管,不放過一絲一毫,找出市場現場細小的安全隱患。最后,應對近些年來高發的事故類型進行分析,進一步檢查設備以及施工現場的各項安全性能,保證數據的達標與規范,將安全隱患及時消除。
三、結束語
總之,安全是建筑工程項目的生命線,是保障其他各項施工進展的前提和基礎,在時代的發展下,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愈發重要。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把握現場的實際情況,挑選合適的材料,加強對設備的管理,結合員工的特點,構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嚴把安全關,降低各種風險發生的概率。同時,重視施工和管理人員的素質培養,借助科學有效的措施,為現場安全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為國民經濟的進步提供進一步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周越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0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