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摘要: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社會各界人士對景觀生態學的關注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道路設計師開始將景觀生態學的相關理論知識運用到城市道路設計中,旨在滿足城市道路交通功能的基礎上提高城市道路的美觀性和生態環保性。因此,關于城市道路設計中的景觀藝術探討和研究有著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關鍵詞:城市道路;設計;景觀藝術
在城市道路建設的過程中,不恰當的城市道路規劃方式或不合理的施工方式,往往會引起道路周邊區域內水土的流失、植被的破壞、環境的污染和景觀視覺審美下降等重要問題,給城市道路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帶來一定的阻礙。因此,如何利用景觀生態學的相關知識將城市道路建設得更加科學合理成為政府有關部門工作人員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在此背景下,本文從道路設計中景觀藝術的重要性出發,在探究城市道路景觀構成的基礎上深入討論了基于景觀生態學的城市道路設計原則,旨在為提升我國城市道路設計中的景觀藝術水平帶來更多的思考和啟迪。
一、景觀藝術的重要性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富足和精神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城市生活道路景觀設計的要求越來越多樣化,審美情趣也越來越高雅,基于景觀藝術的道路設計應運而生。城市道路作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基礎設施,切實關系到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對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促進作用。而良好生活水平下的城市居民,在注重城市建筑景觀的同時,逐步加強了對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關注,開始對城市道路的線型和城市道路附屬結構物等提出了多樣化的要求"。因此,在深入了解城市生態環境、人文環境和社會環境等的基礎上,對城市道路進行交叉口設計、綠化設計、斷面設計等成為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重要內容。
二、景觀的構成
(一)道路
道路是形成城市道路交通網絡的第一要素,也是城市形象營造的重要內容,更是形成道路空間、城市道路景觀的本體性元素。城市道路自身特征及周圍環境特征、方向性、連續性、線型選擇、道路斷面形式甚至是城市道路依據地形地貌修建所呈現出的韻律和節奏都是構成道路景觀的關鍵要素,而不同的道路類型、道路等級和道路功能等又在極大程度上直接和道路景觀布置相關,鬧市區道路和景點周邊道路景觀布設在路緣石鋪裝樣式的選擇、防撞柱雕刻花紋的選擇等有著截然不同的明顯差別。
(二)綠化
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綠化能借助其獨特的形狀、明艷的色彩和各不相同的姿態給人們帶來較強的可觀賞性,從而豐富城市道路周圍景觀,在視覺上給城市行人帶來柔和、安靜、舒心的感覺。同時,它可將大自然的生機帶入喧鬧嘈雜的城市生活,為創造出優美舒心的視覺環境和提供開朗舒適的行車駕駛條件做出貢獻2。
三、設計原則
(一)生態性
通常情況下,城市道路建設所經過的大部分區域都是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的地區,大規模開展城市道路施工很容易對道路周邊環境產生較為嚴重的植被破壞,因此,設計人員在規劃設計城市道路時必須嚴格遵守生態性原則,充分尊重城市道路所經區域內的周邊環境,最大程度上降低城市道路施工對周邊環境的不良影響。在此過程中,設計人員應本著摩重自然和保護自然的原則,充分應用景觀生態學的相應理論知識,在深入了解道路途經區域內植物種類組成特點和構成比例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提高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和當地環境的協調統一性,為最大程度上發揮當地生態環境作用做鋪墊。
(二)整體性
整體性原則是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重要原則之一,道路設計師在對城市景觀道路進行設計時應充分考慮道路途經區域周圍的整體環境,盡可能地使城市道路能夠充分融入到途經區域的整體環境中,加強道路景觀設計和大自然環境的融合度。眾所周知,城市道路的建設不僅僅是交通道路的修建,更是涉及道路綠化、植被選擇、景觀設計等眾多重要內容的城市道路建設系統。因此,在城市景觀道路的修建過程中,設計師應加大對城市道路建設整體性的把控,科學融合每一個環節,為城市道路建設有機統一體的打造奠定重要基礎。在此過程中,設計師應在實地考察和查閱資料的基礎上充分了解道路途經地區的地形地貌、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等,并將其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進行統一的規劃和設計,針對城市道路不同地段的不同環境選擇更加適宜科學的植被種類、植被顏色和植被設計方式等,盡可能地將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各種影響因素進行統一分析,充分利用景觀生態學的知識為道路和周圍環境的和諧統一與協調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美觀性
美觀性原則是現代社會城市道路規劃建設和景觀設計過程中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內容,設計人員在對城市道路進行景觀設計規劃時必須將美觀性作為重要原則,最大程度上利用城市道路兩側原有的地形地貌、植物景觀狀態等客觀因素為城市道路景觀規劃設計線條美和色彩美的營造做出應有的貢獻。在此過程中,設計人員可充分利用道路兩側的景觀空間潛力,借助景觀綠色設計等方式將藝術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等充分融合,在結合該城市獨特的地域特色和周圍環境的基礎上,靈活應用景觀色彩和景觀風格營造出奪目絢爛的城市景觀,為城市景觀綠色植物和空間環境的有效融合做鋪墊,更為城市道路空間綠化形成連續性、統一性、協調性打下一定的基礎。
(四)以人為本
就當前我國城市景觀道路設計的實際情況而言,不少城市在其景觀道路設計過程中并沒有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例如,設計人員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過程中盲目追求形式美,從而使城市道路更加復雜多樣,失去了城市道路本來交通便捷的功能。而不恰當的隔離帶的設置又給周圍居民的出行帶來了諸多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不少城市道路在其規劃設計過程中不注意與周圍居民區的距離,使得道路上的噪聲污染給周圍居民造成了不良影響。
四、結束語
總之,隨著現代社會精神文明的快速發展和物質文明的不斷進步,城市居民對城市道路設計中景觀藝術的重視度越來越高,而道路景觀作為城市景觀設計的重要內容,利用景觀生態學理論知識對城市道路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是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佚名。淺析忻州市道路景觀設計的藝術特點[J]南方農業,2018(2):55-57.
[2]程楠婷.“跨界”潮流中的新媒體藝術與城市景觀設計[J].建材與裝飾,2018,No.533(2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