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硯甫
摘要:我國礦山地質災害問題較多。從當前礦山地質災害情況來說較為嚴峻。因為無論是社會經濟發展,還是生態環境,都和礦山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礦產開采會改變地質環境,進而引發各類災害。基于此,要做好礦山災害防治工作。
關鍵詞: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環境;環境保護
一、礦山地質中主要的一些災害
(一)崩塌、滑坡災害
在礦山進行礦產資源開采的工作環境有兩種,一種是露天開采,一種是地下開采;這兩種開采環境中都有較大可能發生礦山的崩塌和滑坡,事實上,崩塌和滑坡地質災害是較為常見的地質災害。這兩種災害同樣會對礦山地質環境造成較大的破壞和影響,同時也會給企業還有社會帶來經濟上的損失和人身安全上的危害。這兩種開采環境雖然都會發生崩塌和滑坡災害,但是也有一定的區別。比如在災害發生區域方面,開采環境為露天開采的礦山區域發生崩塌和滑坡通常是在礦邊坡,而地下開采通常會發生崩塌。表皮剝離易發生泥石流,地下水位下降易發生氣降。
(二)礦體內在原因引發的災害
礦體內在原因引發的災害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開采礦山所造成的地層缺失無法恢復至原來的地質環境,而踩空區域沒有有效的充填物充填。隨著地殼的運動、地層的風化,如果發生一些較為突然的因素,如暴雨等,都會突發嚴重的危害。如地面塌陷、地表沉降等,最終帶來災難性的結果,對經濟損失和人的生命安全都有較大影響。
(三)礦山地下水位變化所引發的災害在礦山地質災害之中,有著多種類型的地質災害,其中發生率最高的還是由于礦山地下水位變化導致的災害。除礦山地下水位變化所引發的災害具有較高的發生率之外,其的危害性相對而言還非常高。礦井在采掘工作前,往往不會馬上進入采掘平面進行采掘工作,在此之前會對礦井內的涌水量和突水量進行一個測量。然而即使做了測量,仍然可能對采掘工作的進行造成影響,因為在礦山地下,其的水位受多種方面影響,如大氣降水、裂隙水等,由此,礦井的涌水量以及突水量擁有突發性的特點,當礦山的地下水位發生變化時,會影響到對涌水量的測量和判斷。
礦山井內發生潰沙涌泥的災害有多種因素影響,而礦山地下水位變化也能引發這種災害。在采掘工作進行中可能會采掘到蓄水溶洞。那么較多的泥沙和石屑會隨著一起進入,還會一同涌進一些沉積物,這些沉積物是由礦井存在的透水斷層和地裂縫造成的,這些沉積物最終會對礦井造成堵塞,除了進行開采的相關設備和機器會被淹沒,工作人員也會有生命危險,如此嚴重地危害到了采礦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而且對礦山開采難度也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是較為嚴重的情況,甚至可能會對礦山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在很大程度上會對礦山的地質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二、對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
(一)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原則
1.堅持預防為主的防治原則
如果可以對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進行預測,那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經濟的損失和人員生命安全受到打擊。因此,堅持預防為主的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原則,可以有效地預測預報地質災害,做好預防和避免災害的發生。要以地質災害的危險程度作為依據,來及時快速地對人員進行疏散,來減少災害的損失。事實上,減少災害損失的最好辦法就是做好一些預防地質災害的措施。
2.將重點防治和全面規劃結合起來
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在前文稍有提及,是較為復雜,由此其也具有防治周期長的特點,而且具有一定的廣泛性,在多個方面都要有所注意。在這種防治原則中,要以不同區域地質災害的情況和不同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作為依據,來提出一個科學的礦山地質災害防治的目標方向以及措施和策略,最終起到一個指導防治礦山地質災害的效果。
(二)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
1.成立專業的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小組或機構
在礦山地質災害防治過程中,政府也會作出努力,政府部門需要成立專業的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小組或機構,來加強對礦山地質災害防治的管理,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真正地落實下去。來專項地做好礦產資源開采之后的復墾土地的任務,并且組織好多個與此相關的部門以現有法律為基礎提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方法,將各個相關部門的職能發揮出來。
2.重點地質災害防治區的防治措施
對于重點防治區域進行采掘工作時,工作人員要落實和做好相關的一切防治措施和工作,這也是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一個關鍵之處。采掘工作人員不能直接對礦產資源進行開采,在此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比如計算礦山邊坡的參數值以及先期開采方案等,由專業人員和礦山設計單位出具礦山開采設計,除此之外,還要做出實際措施來明確礦山邊坡、危巖等的實際情況,如實地踏勘、掃面和監測等,保證礦山邊坡、危巖的穩定性。如危險系數較大,需要做好邊坡的支檔工程,危巖的清理工程等。
3.礦山開采管理工作的合理化
要做好防治工作,在開采之前就應該對邊坡的參數進行合理的設計。同時為了穩固礦區邊坡,應該通過掃描和嚴格的監測來了解邊坡。開采前的準備工作是不能少的,合理地設計邊坡坡度和渣場棄渣的方量也有助于防治。
三、地質環境的保護
礦山地質環境的保護要以礦山地質環境的實際情況作為依據來進行評估,這些評估的方面有重要的場地、危險性區域、設施等,如公路、河流等的一些壓覆工作的確定,工業廣場的選址。然后作出相應的保護措施來落實好對地質環境的保護以及對公共設施的保護。除此之外,還要對可能引發礦山地質環境出現狀況的因素進行預測防治。如往年降水量的統計及礦山排水量的設計,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災害的監測預防等。
在地質環境的保護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達到良好的保護效果,這些措施包括有加強巡查,設置相應的監測點,還有就是廣泛發動群眾,將地質災害的危險傳達至群眾心中,做到群治群防。
四、結束語
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在落實時,一些工作如勘察和設計的控制可能都會發生變化,因為這些工作的進行需要以現實情況作為依據,現實情況常常是多變的。最近一些年來,我國認識到了環境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環境友好型,這對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想要取得防治成效,那么在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中,要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要堅持以人為本的防治理念,也要落實好一些防治的措施,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來做好防治工作。
參考文獻:
[1]田正偉,燕永鋒,陳正學.尖鋒山石灰巖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J].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16,27(02):100-104.
[2]范堯,王俊杰,曹存先。某露天礦山地質環境特征及評價[J].工程勘察,2015,43(02):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