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艷
【摘? ? 要】隨著教學改革深入開展,為了確保家長學校教育工作有效開展,要積極提高教學管理認識,要不斷通過完善的教育策略實施,幫助家長提高教育水平,從而進一步提高家長學校工作質量。
【關鍵詞】家長學校? 家長能力? 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107
家長科學教子是新時期教育改革過程應該重視的問題,為了構建良好的教育環境,在家長學校各項工作開展過程,應該提高對于家長的教育培養能力,通過有效指導與傳授給家長更多的教育方法,促使其家庭教育能力不斷提高。
一、加強線上平臺學校與家長溝通能力
對學生而言,僅僅進行學校內部的學習是不夠的,應當搭配好教育內容,進行一定的家庭教育,用以延伸和拓展學校教育內容。而家長學校最為重要的作用,即為幫助家長群體,學習與了解正確的教育方法,配合學校的教育拓展。
目前,我國的家長學校深度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家長設立不同的培訓內容,形成有梯度式的教學內容。當前課程內容主要圍繞如何銜接學生的教育內容,切實把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協同家長落實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為主,通常情況下會聘用具備多年經驗的教師,為廣大的家長群體落實專門的講座活動。針對有訴求、家庭教育特別困難的家長,學校還會和專門的家長組成一對一的教學,驅動其出走教學困境,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助力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在我國互聯網信息科技力量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學校方面為了更好助力家長與學校、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效的結合了互聯網技術,推動“家校互動”的專欄,搭建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平臺。互聯網這一渠道,能夠更好幫助廣大家長與教師展開更好的互動,廣泛受到家長的認可與推崇。
二、培訓方式的有效運用
對培訓工作而言,最為重要的環節即為提升實效性,家長學校也不例外。筆者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提出了幾點有效的培訓方式:首先,專家講授。應當找尋專項的專家,確保其教育內容更契合廣大的家長群體,包括理論知識的分析、政策上的解讀,從而幫助家長能夠切實意識到教育的價值,并且內容更為有效。其次,教師講課。正如前文中所強調的,家長教育的最大目的是幫助進行學校課程的延伸與拓展,因此通過引入在學校的教師,能夠保證家長教育的內容更具備針對性與實效性。再次,互動交流。傳統的培訓模式大多是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內容,即教師展開理論知識的分析,而家長被動地聽取與理解。而對于家長教學工作的不同,為了更好契合其自身的需求,學校方面應當加強問卷互動的方式,了解到家長在實際中的困難與所思所想,從而更好推動家長學校的教學效果。最后,經驗分享。家長學校不僅僅是搭建了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教育平臺,更推動了不同家長之間能夠切實展開互動與分析,幫助家長之間增強交流互動,獲得了更好的經驗,用以更好解決現實生活對待學生群體的方法,達到最佳的培訓效果。
三、有效開發家長學校教育課程
(一)開發體系化的家長學校課程
1.計劃—家長學校課程。家長學校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廣大家長群體做出總體規劃,包括規劃內容應當涵蓋,課程的總體目標、課程的分布、教師安排以及其他向的內容。具體來看,課程目標應當確保每一位家長所能夠接受到的教育內容,家長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學習,并將高效教學的方法引導給學生。課程不能夠只進行單一化的教育內容傳授,而是要保證不同的思想、素質、學生情況等教育給家長,從而獲得更好地教育效果。針對家長時間的不固定性,應當合理統籌教育時間,確保對待課程能夠起到正向推動作用。
2.科學制定。在課程的設置上,學校要做到因材施教,制定更為合理的教育內容。既要保證課程內容的深度與廣度,確保每一位家長都能受到合理的引導,又要確保課程的針對性,幫助每一位家長做到更有目的性、更為合理地幫助自己的學生,并且保證其參與課程的熱情,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3.重視執行。學校方面應當主動與家長展開聯絡與互動,實時了解到家長最為需求的內容,一旦家長出現了問題與不足,也能做到及時的溝通與紓解。
4.效果追蹤。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的培訓工作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針對家長學校的培訓工作而言。首先,需要根據當前學校教育的內容做出及時的調整與優化,保證對家長的教育內容能夠高度契合學生的自我發展需求。其次,要保證學校做到積極主動地采納家長的相關訊息和意見,推動學校能夠更好適應家長的調性展開相關作業。只有這樣的家長學校生態模式,才能推動學校可持續化的發展與要求。
(二)開發多樣化的家長學習課程
為提高家長對課程學習的熱情,吸引他們的專注力。可以設置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的內容可以分為:指導家長明確教育目的,教會家長正確運用教育方法,鼓勵家長虛心接受教育反饋。選修課的內容可以按照不同家長和學生的特點,分出若干主題,比如:對優秀學生家長的“抗挫教育”,對貧困學生家長的“自信教育”等。
(三)引入“按需教育”,開發層次性的家長學習課程
教育的內容不能張口就來,而是要切實根據廣大家長的需求,做到有目的性地定向搭配,從而提升教育的價值和作用,獲得最佳教育效果。
四、結束語
總之,隨著新時期發展,在家長學校開展過程,要以學生學習為基礎,要不斷衡量有效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家長教育能力,為科學教子提供有效保證。通過本文的進一步分析,希望能夠推動家長學校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鄭福偉.農村家校一體化辦學新途徑[J].教書育人,2018(35):58-59.
[2]陳曦.注重家庭教育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32):110-111.
[3]韓郁虎.農村隔代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8(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