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方
【摘? ? 要】幼兒教育以幼兒發展為本,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生活經驗,在豐富幼兒經歷與感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提高了幼兒對家鄉歷史古跡、風景名勝、家鄉特產、自然資源等的認識,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積極情感。
【關鍵詞】園本課程? 幼兒教育? 地域資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202
一、園本課程研發的背景
(一)幼兒園所處地域特點分析
我園地處嵩山腳下,是城鄉結合部,有城市的現代文明設施和環境,離鄉鎮的距離也不算遠,幼兒家庭現大都在市區居住,但也還有在鄉鎮的住所,能時常接觸農村的自然景致,了解農作物的生長規律也成為可以實現的目標。重要的是我們的整體家庭環境和幼兒園環境,都處在“天地之中”8處11項優秀歷史建筑群和“三教合一”之地,中國漢文化和嵩山文化的獨特魅力在這里體現的淋漓盡致,為我們園本課程的研發提供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物質基礎。
基于以上分析,結合《綱要》《指南》精神,為了更好地把幼兒園周圍的地域文化融入到幼兒園課程之中,形成課程的多元化和本土化,我們嘗試著通過有效整合登封旅游文化資源,積極構建我們的園本課程“我愛我家”。
(二)師資隊伍分析
我園成立于1984年,是河南省示范幼兒園。現有21個教學班,現有教師名師、骨干教師40名,其中河南省名師3人、鄭州市名師1人,省級骨干教師14人、鄭州市級骨干教師17人,登封市名師、教壇標兵、教壇能手16人,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強的教研能力。先后榮獲“鄭州市優秀教科研先進單位”、“鄭州市教師發展學校”等多項獎勵和諸多榮譽稱號。
近年來,我園積極參加省市級教科研課題研究工作,省級課題獲獎的有6個,市級課題獲獎的有21個,登封市及課題獲獎的有7個,研究課題的選擇是從教育教學、幼兒生活、本地優勢資源中選題,研究結果已經推廣使用;通過“鄭州市教師發展學校”的平臺,河南大學學前教育系多位專家,不斷來我園親臨指導園本課程構建(課例指導、園本教研、專家講座等),為我園的課程開發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由此可見,我園教職工均具有參加課題研究和課程開發的能力。
(三)家長資源分析
《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家長資源現如今已經是幼兒園有效教育資源的來源之一。我園家長絕大多數為土生土長的登封周邊群眾,對本地域的特點了如指掌。因此我們在園本課程的實施中會通過家長助教的形式對孩子進行園本教育。比如我園XX班XXX的媽媽在旅游局工作,我們邀請她做“愛家鄉”的執教者。登封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為登封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家長的參與讓孩子們更有興趣的了解家鄉的景點。XX班XXX的爸爸會做燒餅,在登封特產活動中邀請他來給孩子們學做燒餅,當一個個“燒餅”出爐時,孩子們的口水都流下來了,品嘗著自己制作的燒餅,心里別提多高興了。XX班XXX的爸爸是武校的教練,我們邀請教練們來和我們一起練武術。瞧,雖然我們動作的力度跟不上,但我們也是有模有樣的武術小達人呢!
二、整體規劃,達到效果
(一)大計劃的制定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隨著課程的不斷發展,教師們逐漸樹立了“一日生活皆課程”的課程理念。根據《綱要》和《指南》精神,結合地域特色,我園確立了“知禮養正、啟智愛家、尚武健體、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依據這一培養目標,歷經了多年來的園本課程研發,構建了一幼的園本課程《我愛我家》。
課程建構以幼兒為本,從孩子自身出發,分析孩子“愛”的歷程:“愛”要從身邊的親人開始,從家庭出發,再到孩子最初走入的小社會——幼兒園,接觸到老師、小朋友,逐漸和周圍的人、事、物發生關系,產生情感。由此思考,課程中的“愛”,應以孩子為中心,由近及遠,有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此開展我們的課程頂層設計:愛家庭——愛幼兒園——愛家鄉,然后擬定主題和主要課程內容的分類,建立課程網絡圖,按照主題規劃,進行教育活動設計(游戲設計)——案例(游戲)研討、實施——反思調整——完善案例——經驗推廣。
為了保證園本課程開發的有效性,幼兒園制定了一系列的課程管理細則:
1.確定園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成員,明確各自職責。領導小組成員由園級領導、中層干部、教師代表三個層面組成,根據各自負責的研究小組產生。
2.教研組長每月末向業務園長匯報園本課程實施動態和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
3.園長針對各年級組的園本課程實踐研究過程進行隨機督導。
4.資料收集制:對實踐研究過程中所產生的資料要及時收集,在每月交流時上交各類資料。
(二)環創布置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規定:“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環境對日常教育活動起著重要作用。我園的環境以主題而創設的,而主題必須依靠環境才能更深入,更具體地開展。為了給孩子們創設一個更加溫馨舒適、充滿童趣、寓教于樂的生活、學習環境,充分發揮環境“隱性教育”的作用。我們利用大廳、走廊和各個班級的主題墻進行富有特色的主題布置。每月一主題,大主題下有相關的小主題。主題墻的布置工作讓孩子們也參與進來,大大激發了幼兒學習的欲望。
(三)老師的提高,幼兒凸顯成果
經過多年來的研究,我們取得了如下成效:
1.以幼兒發展為本,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生活經驗,在豐富幼兒經歷與感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提高了幼兒對家鄉歷史古跡、風景名勝、家鄉特產、自然資源等的認識,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積極情感。
2. 提升了幼兒園教師的課程意識,注重學習—實踐—反思—實踐—總結的過程性研究,全面提升教師挖掘園本課程資源、并將其滲透于課程實施過程的能力,形成具有本園特色的課程內容體系。國家級課題《幼兒園園本課程建構》榮獲“一等獎”。
3.豐富了課程資源,形成教師、幼兒、家長三位一體的課程建設模式,家園密切合作,實現教師、幼兒、家長與課程共同發展、共同成長。
從《我愛我家》的課程開發中,大家發現相似的一個題目,可以設計不同領域的教育活動。比如登封美食,課題設計出語言、社會、科學等不同領域的教育活動。同一個內容可以贏教育對象年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目標,設計出不同年齡班的活動方案等等。有的主題設計出的方案多,有的相對少一些,這也是我們課程研發時,主題內容還不均衡,數量懸殊較大,還有繼續研發的空間,也對今后課程的發展提出問題和努力的方向。另外,教師團隊對本地資源的深刻認識、理解和課程研發能力也需進一步的提升。
三、未來發展空間
今后的設想為匯編《我愛我家》園本課程集,完善幼兒園課程體系;引領本地域幼兒園課程建設,讓《我愛我家》的課程內容更加豐富,更有效的彰顯本地地域特征,凸顯“愛”的主題;讓課程的研發、建構有效促進幼兒的健康和諧發展,促進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提升和幼兒園內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