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明
說到吳小丁的初中同學大杜,認識的人都知道這是個素以肚量聞名的人。大杜本人對此也引以為豪,自從使用QQ和微信后,他便毫不謙虛地給自己取了個網名“大杜能容”。
說起來,大杜和吳小丁關系真是不一般。那年代升學率低,吳小丁的初中同學當中,后來考上了大學的只有他和大杜。大杜師范學院畢業后,起初分配回了老家一所中學教書。后來,他不甘終生扎根農村守望家園,于是繼續發揚挑燈苦讀的精神,一路讀研讀博,終于再次走出農村,成了駐市一所大學的教師,去年還光榮地拿下了教授職稱,令當年這些同學羨慕不已。同在市里上班,作為僅有的資深老同學,吳小丁和大杜來往便比一般的老鄉要密切了。多年來,吳小丁常常感嘆大杜怎么對什么事都這么看得慣想得開,這么能寬容,人和人之間果然大不一樣呵。
大杜確實能容。記得若干年前的一個休息日,吳小丁和大杜在市區的白金廣場漫步。廣場上游人如織,一片祥和。二人正愜意地談人生、憶往昔、話未來,耳邊忽地響起炸雷般的馬達聲,但見幾輛輪胎碩大的摩托車呼嘯著快速駛進廣場。騎手是幾名扎著辮子、打著赤膊的小后生。他們在廣場風馳電掣,旁若無人,飆車發出的響聲極其刺耳,驚得一些游人東躲西閃。
公共場所豈容如此飆車!吳小丁見狀,怒不可遏,指著他們破口大罵。幾個小青年渾不在意,繼續轉了一圈又一圈。吳小丁掏出手機要報警,大杜卻拉著他說:“算了,算了,他們也有自己的自由,你就寬容些吧!”不斷地向吳小丁灌輸動怒傷身、和氣養心之類的大道理,還向幾個小青年揮揮手:“沒事,沒事,你們好好玩,注意別摔著啊!”小青年陰陽怪氣地回復了幾句,直氣得吳小丁半晌說不出話來。“我為什么要生氣?他為什么不生氣?”此后一段時間,吳小丁老被這個問題困擾著。
早些年,QQ群流行的時候,吳小丁和大杜一起加入了市里的一個文化群。群里什么人都有,自然各種聲音并存。文化人的意見總是比別人多些,有些人說話尖刻偏激,引起別人的反感,群里有時便爭吵不斷。這時,大杜總是出來打圓場,叫大家和為貴,求同存異。還有些時候,有些人對某些事提出批評意見,引起不同反響,大杜也積極站出來調和,號召大家換位思考,理解萬歲。有一回,吳小丁發現有個業余作家發表的作品,競然都是抄來的,忍無可忍,專門撰文揭發,批評抄襲行為。一時間,有人支持,認為從文者當有道,不講誠信品格的人沒資格舞文弄墨;也有人反對,認為“天下文章一大抄”,抄與不抄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隨自己的愿便是。這時,大杜出來勸架了,叫大家要有寬容心,要照顧抄襲者的自尊心,要允許多元的生活方式,總之對他人身上存在的問題不必過于計較。一番話氣得吳小丁目瞪口呆。
微信群興起后,QQ群逐漸沒人理會了。吳小丁又和大杜在吳村老鄉群相遇。大杜依然一副特別能容的姿態,群里但凡有什么不同聲音,大杜必定率先跳出來講一番大道理疏導人們的情緒。有一年,吳村老鄉水根參與非法集資,不少老鄉中招,被其騙去數萬十幾萬血汗錢不等。事發那天,群里炸開了鍋,有人說要趕緊去報案,有人說要去老家查封水根的家產,有人則氣急敗壞地罵起水根祖宗十八代。大杜見狀,卻懷著沉重的心情又來勸告諸位鄉親要寬容,要理解,要大氣,大家鄉里鄉親的,出來混都不容易,水根他也不是故意的,水根的祖宗是無辜的,有關部門也夠忙的,就別給他們添麻煩了……總之,洋洋灑灑一番話,競然讓群里的人都沒了脾氣。
經歷了這么多,大家都說,這大杜,真是“宰相肚里能撐船”,前途定然無量,雖然做不成宰相,但當個校長副校長之類應該是沒什么問題的。大家還說,這大杜,心態這么好,心地這么寬厚,如此與世無爭,定然健康長壽,活個一百來歲肯定沒問題。
相識這么久,吳小丁也覺得,不得不佩服大杜這家伙的雅量。一個人怎么能修煉到這個地步呢?吳小丁看到了榜樣的力量,反思自己是該改變改變,向大杜學習了,容天下可容之事,讓世上可讓之人。不料,就在這時,與幾個老鄉小聚,老鄉圈里有名的消息靈通人士小吳發布了一則消息:大杜和教研室的同事打架,把人打成重傷,被學校開除了!
原來,教研室那位同事有一次下課后直言不諱地對學生說,大杜那些心靈雞湯式的說教,對同學們今后走上社會并無益處,大家千萬別把他那些“裝”出來的東西當回事,為人處世應該不亢不卑,有理有節,把握好度。沒想到,大杜剛好路過,聽到有人競敢這樣詆毀自己,火冒三丈,當即沖進教室對同事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