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摘 要: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微機保護與常規保護相比,改善了保護性能,提高了保護的可靠性。本文總結了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現場調試的一些經驗、注意事項、檢驗項目和方法,供繼電保護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電力系統;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現場調試
引言
隨著電力系統的高速發展和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的進步,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供電企業面臨著系統保護裝置的調試問題越發集中,這就要求對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的回路、性能及參數進行詳細了解。通過對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回路和系統的現場調試,提出現場調試的注意事項及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
1 回路調試環節的分析
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的有效應用,需要做好回路調試工作。回路調試系統包括一次系統、二次系統的接線、保護等的校驗及其調試功能。通過對這些系統環節的接線檢查程序的優化,實現其控制回路的有效調試。該環節的開展,需要應用到一系列的設備,比如合閘電源設備等。通過對合閘電源保險環節的優化,從而保證其相關環節開關裝置的有效使用,以找到發生事故的原因,實現其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保障其分合閘的正常性。開關狀態在后臺機上的反應。手動逐一分合一次側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刀等,查看后臺機上的顯示名稱、時間是否正確對應,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刀狀態顯示是否正確。若與實際相反,檢查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刀輔助觸電常開常閉點是否接反,或檢查后臺機遙信量組態改正。變壓器等設備信號的檢查。變壓器本體瓦斯、穩定、壓力等信號在后臺機上的顯示名稱、時間要正確;重瓦斯、壓力信號應跳主變各側斷路器,輕瓦斯、溫度高信號應報警。
通過對二次交流部分的積極檢查,可以避免日常電力系統運作過程中的相關弊端。通過對升流器的利用,可以實現其各個步驟的單相電流的應用。上述環節的穩定開展,需要保證其二次電流回路的有效檢查,要避免出現其相關開路狀況。在日常應用過程中,要針對其保護裝置面板的相關情況,展開檢查,比如回路電路的相別環節、數值環節等的檢測。必要時需要利用到鉗流表,來測量其計度電流,通過對電流顯示環節的優化,保障日常工作的開展。升壓器的應用頻率在該程序環節中是比較高的,利用它測試電壓回路的應有電壓、后臺機電壓顯示值等。裝置保護功能的調試一般根據線路、變壓器、電動機等繼電保護裝置類型,依據設計定值,用專用繼電保護測試儀在保護裝置上加電流或電壓,檢查裝置動作精度并傳動斷路器,在后臺機上應正確顯示保護動作信息,開關變位信息和動作時間數據。裝置遙控功能的檢查:后臺應能可靠準確地遙控斷路器分合閘。如遙控失敗,查找原因。測控裝置或控制回路是否上電;直流屏合閘電源或一次開關處保險是否投入。
在日常工作環節中,要做好其后臺監控環節的應用,實現其相關設備的系統圖的有效分析,保障其斷路器、隔離開關編號的有效應用,針對其脈沖量的系數設置環節展開分析,保障其實時報表環節、歷史報表環節等的有效設計,實現其完整準確性的提升。在此過程中,需要實現其打印機設置的優化,保障其整體環節的優化。能夠實現自動打印和手動打印。對斷路器、隔離開關等開關量加聲響報警功能,對保護動作信息加聲響報警功能。與智能直流屏、智能電度表、五防等裝置的通訊應正確。在最后階段還應對整個綜自系統完善,確保綜自系統防雷抗干擾,檢查各屏上標簽框上應做好正確標識。
2 系統調試環節及其優化方案分析
通過對系統調試環節的優化,實現對系統運行狀態的有效檢測,以解決運作過程中的相關隱患。實現其差動保護極性的有效檢驗。針對其主變壓器的相關負荷問題,解決主變壓器差動極性的相關問題。通過對監控后臺機的深入應用,保證其主變電流采樣數據的深入分析,促進其程序應用環節的穩定開展,保障日常工作的順利實施。正常狀態下,對于兩圈變壓器在同一時刻,主變壓器高低壓側A-a,B-b,C-c相電流波形應正好相反,即高壓側為正半波數據,低壓側為負半波數據,且最大值相加應為0。對于三圈變壓器,送電側與受電側各側電流波形相反,且最大值相加應為0。如相反,則需等停電以后在TA二次側更改極性接線。
線路在充分負荷后,需要利用監控后臺機進行相關環節的優化,促進其相關時刻的電流電壓數據的深入分析,從而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在此環節中,線路輸送功率、變電站的線路送電環節都是比較重要的環節。通過對其電流相關環節的優化,滿足下序環節的開展,需要實現其同半波數據的有效應用。A相電壓正半波最大值應超前A相電流正半波最大值一定角度,最大不超過180度,即同半波數據內電流最大值落后電壓最大值幾個采樣點;否則,線路保護方向錯誤。根據裝置采樣頻率可以算出兩點之間的角度,如12點采樣,則兩點之間為360度/12=30度。同理,可校驗B,C兩項。
通過對后臺機的有效應用,可以實現對電壓、電流的有效監控。如果此環節中,電壓、電流和預計的不符合,就需要實現其后臺機的相關設置的檢查,比如二次接線環節、TA變比設置環節等。一般來說,影響后臺機正常顯示的因素是比較多的,要針對其主變各側的功率問題展開優化,促進其功率方向的深入分析,從而滿足現實工作的解決。針對其現場功率測量裝置的深化應用,保障其二次電流、電壓的有效測量,從而促進其功率的有效計算。如果不具備現場功率測量裝置,就要實現相關三表法、兩表法的有效應用。則用相序表測量裝置電壓相序;電流相序電流極性是否正確,可以在開關柜端子排依次短接A、B、C三相電流,并拆掉端子排至主控室或柜上裝置電流線,在后臺機上觀察三相電流數據顯示是否正確變化,由此可排查電流相序的正確性;若電流相序正確,應查電流極性是否正確,各電壓電流等級母線上進出有功功率應平衡,各母線上所有受電間隔有功功率之和與送電間隔有功功率之和應相等。如不相等,可根據變電所實際運行狀態判斷哪個功率方向不正確,功率反的功率點將TA極性對調即可。
3 現場試驗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只有斷開直流電源后才允許插、拔插件,不可在帶電狀態下拔出和插入插件;在插拔插件時,先應對手放電;在插拔芯片的同時要注意手盡量不要接觸印刷板電路及芯片的管腳。
(2)發現裝置工作不正常時,應仔細分析,判斷故障原因及部位,不可輕易更換芯片;如確需更換芯片,應注意芯片插入的方向,且應保證芯片的所有引腳與插座接觸良好。
(3)如需對插件板上某些焊點進行焊接,應將電烙鐵脫離交流電源后再進行焊接,或用帶有接地線的內熱式電烙鐵焊接。
(4)存放程序的EPROM芯片的窗口要用防紫外線的不干膠封死,以防止日光照射芯片而使程序發生變化。
(5)試驗接線應保證在模擬短路時電壓和電流變化的同時性;在檢驗屏內配件及線路時,電壓、電流應從屏上端子排上加入;所有繼電保護定值試驗必須在現場進行,而且試驗時的保護狀態應符合正式運行條件(如:加上蓋子、關好柜門等)。
(6)若在交流電壓(或電流)回路對地之間接有抗干擾電容,且試驗時所加電壓、電流為不對稱量時,則應將抗干擾電容的接地點斷開,以防止由于抗干擾電容在非故障相產生電壓,從而造成保護裝置的誤動作。
參考文獻
[1]權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問題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0(04).
[2]盧孟杰.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的研究和探討[J].科技風,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