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松柏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對于生活環境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城市建設者為滿足城市居民對生活環境的需求,加大了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作開展的力度,實現了對城市環境的改善,促進了民眾生活質量的提升。海綿城市技術在城市綠化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這種技術可以使城市建設者在進行城市建設時,可以對城市中的水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避免水資源的浪費,確保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
關鍵詞:園林綠化;海綿城市;技術;應用
引言
城市建設者在進行城市建設時,應正確的認識海綿城市技術對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作用,進而加大對海綿城市技術的使用,加快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進度。海綿城市技術可以幫助相關工作人員對城市中的水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確保水資源可以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發揮其重要作用。本文對海綿城市技術的定義、海綿城市在進行建設中的問題、園林綠化中海綿城市技術的應用策略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以期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1 海綿城市技術的定義
海綿城市技術是指使用特定的方法對城市中的水資源進行搜集,并對這些水資源進行合理的調配,確保水資源在城市中可以被充分的利用。運用這種技術可以解決城市環境中的生態問題,并且這種技術的使用還可以對洪澇災害進行控制,降低資源短缺問題出現的幾率。這種技術可以使城市建設者對水資源進行循環利用,但是海綿城市技術在海綿城市系統構建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難度,城市建設相關人員應根據城市的結構及建設情況對海綿城市系統進行建設。在海綿城市系統構建中會和城市的園林綠化工程進行相輔相成的建設,進而促進雙方的共同進步[1]。
2 海綿城市在進行建設中的問題
2.1 如何對雨水加強利用
海綿城市系統與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中,不能只對工程的美觀性進行建設,還要注意工程的實用性建設,進而使工程可以為城市的發展做出貢獻。城市建設者在進行海綿城市系統建設時,應加強對雨水的收集與利用,在一些出現生態問題的位置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該地區雨水滲透能力,進而在保護城市環境的同時,加強對雨水資源的搜集,實現城市水資源的高效利用[2]。
2.2 如何能夠做到循環用水
加強城市的循環用水,也是海綿城市建設所面臨的問題之一,這項工作可以和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相結合,使用一些園林綠化工程中的屋檐及綠化用地來提高城市廢水的滲透率,使城市建設者可以運用海綿城市技術加強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這樣不僅使城市中的廢水得以利用,還可以使園林綠化中的植物得以澆灌,使城市建設中的兩項工程都從中受益。
2.3 如何利用自然水體
城市建設者在進行海綿城市及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時,要對城市中的既有水體進行充分的利用,但是在對水體進行利用時,不能破壞水體的生態平衡,進而加強對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3]。另外,城市建設者在進行海綿城市建設時,要對城市已經破壞的具有生態問題的相關水體進行凈化,對城市建設時,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
2.4 如何對老舊管網進行利用
城市在建設初期時會對地下管道進行鋪設,這些管道多數都較為老舊,存在漏水的風險,如果出現漏水的情況就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因此,城市建設者應對相關的老舊管網進行改造和重新利用,使得城市給排水管網可以滿足海綿城市建設的要求,進而使其在城市水資源利用的過程中做出一定的貢獻。
3 園林綠化中海綿城市技術的應用策略
3.1 規劃一定面積的不透水鋪裝
城市建設者在使用海綿城市技術進行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時,應規劃出一定面積的不透水裝鋪,使得城市建設者在進行城市建設時,可以合理的使用水資源。城市建設者在進行不透水鋪裝工程建設時,要對其面積進行科學的設置,并且在建設中,要選擇與城市建設相符的防水材料進行建設,使得不透水鋪裝面積內的地表水資源的流量提高,使城市的排水系統建設的較為合理。如果透水面積內出現水污染的情況,城市建設人員應對相關的城市公共設施進行配制,避免對水資源造成污染。
3.2 對下沉地形的設計要合理
下沉地形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利用自身的特點對城市的水資源進行搜集,并且可以利用下沉地形中的植被及微生物加速城市水資源的凈化與循環,進而加強對水資源的利用。而這種地形十分滿足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要求,城市建設人員就可以利用既有的綠地進行下沉地形的改造,使低洼地成為園林中的風景之一,并且這種下沉地形還可以在對園林進行建設時,作為水文景觀出現,進而對園林綠化工程進行點綴。
3.3 對已有的綠地邊坡、邊溝做到合理利用
城市建設者在進行海綿城市及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時,應對既有的綠地邊坡、邊溝等地勢進行合理的利用。在城市園林工程中,對這些地勢使用綠化植被進行裝飾,不僅會對園林的美觀性進行提高,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相關的生態環境進行改善,進而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另外,對這些地形的利用,可以使海綿城市在進行建設中,增加對地表水的搜集程度,并且在進行搜集前,這些植被及微生物還可以對水資源進行凈化,進而確保水資源不會受到污染。
3.4 建設城市綠化景觀組成模塊
城市建設者在進行海綿城市建設時,應對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景觀進行模塊組成,進而加強城市的滲水率。城市建設者在進行城市建設時,應設計滲水人行道,使地表水可以在人行道的位置進行滲水,進而加強城市地表水的搜集能力,降低城市出現洪澇災害的幾率。另外,城市建設者在進行城市綠化建設時,可以增加樹池,這種設計不僅可以使道路美化,還可以加強城市的滲水、凈化水資源的能力及排水能力,使城市在發展中,不僅具有一定的美觀性,還可以保護城市的生態環境,加強水資源的利用,進而實現海綿城市系統與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的相互促進。
結論
海綿城市技術的使用可以提高城市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進而實現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質量的大幅提升。但是工作人員在使用海綿城市技術對園林綠化工程進行建設時,還存在著如何對雨水的利用、如何能夠做到循環用水、如何利用自然水體、如何對老舊管網進行利用等問題,工作人員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時,應正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適當的措施對這些問題進行處理,進而避免水資源的浪費,實現城市園林建設質量的大幅提升。
參考文獻
[1]蘭粉香.試析園林綠化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的創新應用[J].現代園藝,2019(13):163-164.
[2]邰燕,楊俊.基于現代林業職業發展與職業院校園林綠化專業設置研究[J].智庫時代,2019(28):262+280.
[3]李芳霞,盧風蓮.耐蔭地被植物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推廣應用分析[J].農家參謀,2019(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