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霞
心情好時,我對兒子態度也好,即便他做錯了或開小差,我都是慈祥的母親。一旦我心情不好,兒子也會跟著遭殃。
輔導剛上學的兒子做作業,著實讓人惱火。兒子反應不慢,就是對學習不感興趣,一做作業,腦子就像被九頭牛拽住一樣,走不動也轉不了,任憑如何跟他講解,他也不明白。我稍微離開一會兒,他便多動起來,玩筆、折紙,動個不停。氣得我總是吼他,有時控制不住自己,還要動手教訓。
一天,我因為工作上的事搞得心情有點郁悶,回到家一看兒子的試卷,居然連最簡單的計算題也錯了,真是火上澆油。一時間,我心里所有的怨氣都直奔兒子去了。婆婆見狀,趕緊過來勸我:“剛進門就看到你臉上布滿烏云。我孫子雖然做錯了兩道題,但這個成績在班里還是前五名呢。”聽婆婆這樣一說,我怒氣漸消,這可是兒子在班里排名最好的一次,然而我卻沒有看到他的進步,只看到兩個紅叉便怒火沖天。
當晚,我跟兒子認錯,問他為何不早跟我解釋,兒子答:“因為我今天一天都非常開心,心情好了,忍耐性便提高了,說幾句就說幾句吧,反正我那兩道題是粗心算錯了,否則就得滿分了,我也很后悔。”那天,我在給兒子道歉的同時也跟他解釋,發火不全因為他的成績。兒子和我商量,以后能否在批評他前,先告知一下我的心情指數。
我接受了兒子的這個提議,后來,我們一起做了一張親子心情指數表,一邊是我,一邊是兒子,每天回到家,各自先將當天的心情指數填寫上,臨睡覺前再填一次。五顆星代表心情極好,四顆星代表心情一般,三顆星代表有點郁悶,兩顆星代表非常煩,一顆星代表極度煩悶。兒子說,每天做作業前的心情指數代表當天我在單位、他在學校的心情,臨睡前的心情指數則代表寫完作業后我倆的心情。
幾天下來我發現,我的心情嚴重影響到輔導兒子做作業時的態度。心情好時,對兒子態度也好,即便他做錯了或開小差,我都是慈祥的母親。一旦我心情不好,兒子也會跟著遭殃。
后來,兒子學乖了。每天回家先看我的心情指數,我哪天指數低,他便獻殷勤,又是給我倒水,又是給我捶背,他做作業思想開小差時,我吼他,他也不反駁。我也跟著他學,他放學時,心情指數不高,輔導作業時我盡量以鼓勵為主。這樣,臨睡覺前,我倆的心情指數都恢復到了正常。
親子關系不完全靠親情維系,還是要經過溝通與培養,只有這樣,家長與孩子才能成為朋友。
(責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