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懷清
通過專業化的閱讀和學習,能讓家長們找到一條構建和諧親子關系的通道,用知識裝備他們的心智,幫助他們在父母這個永不退休的崗位上做到稱職。
隨著國家對家庭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我校在家庭教育、家長學校建設方面,通過邀請專家講座、改變傳統家長會模式、開展親子活動、走進家庭、評選文明家庭(書香家庭、三好家庭)等手段,做到探索與實踐并舉,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工作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要想長期有效地促進家長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樹立科學家教理念,還需要組織家長以開展讀書會的方式,進行長期學習。
閱讀,職業化家長的加油站
家長是一個終身職業,每個父母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提高。在開展家長讀書會中,我們選擇精讀《正面管教》《睿智的父母之愛》《非暴力溝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相信改變會發生》等可讀性強、操作性強的書籍,要求大家共讀分享、深度解讀,這可比聽幾場家庭教育講座更深入人心。通過閱讀這些書籍,家長可以找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誤區,尋找更適合的應對方法。通過閱讀,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的行為表現,理解家庭強大的塑造力,樹立正確家教理念,增強與孩子的溝通技能。
蘇霍姆林斯基說,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但小雞不會出現叛逆、厭學、離家出走等問題,小雞也不需要被理解,只需要母雞溫暖的翅膀。可是,人是有思想、自我意識、獨立個性、心理需求的,做父母的能看到孩子外在長高長大的變化,卻難看到孩子內心的變化和需要。如果家長單單以愛的名義來愛他們,是不能和他們建立更好聯結的。為此,很多父母陷入焦慮和不解,面對孩子的問題束手無策,造成親子關系緊張。通過專業化的閱讀和學習,能讓家長們找到一條構建和諧親子關系的通道,用知識裝備他們的心智,幫助他們在父母這個永不退休的崗位上做到稱職。
讀書會,家教意識提升的家園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經常能感受到不同家長的不同焦慮,在自己的育兒過程中,也有過很多反思,這讓我萌發了組織家長讀書會的念頭。希望能幫助家長認識到問題出在哪里、該如何解決,就像薩提亞女士所說的:問題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讓家長帶著自己的問題在一起閱讀、分享,看到自己,隨之成長,就算是把讀書會當做一個情緒宣泄站,也是對他們有幫助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校家長讀書會帶動一批家長轉變了家教意識。家長在分享中提到,改變最多的就是懂得了陪伴的重要性,溝通不一致時學會了積極暫停,自己情緒的穩定改變了家人之間的關系。不少學生回饋稱:爸爸媽媽不再胡亂打罵、發脾氣,感覺幸福了很多。
抱團成長,陪伴進步的共同體
為了能把讀書會開展好,在第一次啟動會上,我與家長共同制定了讀書會“公約”。先是家長們你一條我一條地提出建議,經討論后篩選可行的辦法,最后確定了共同的約定。比如,守時、堅持、尊重、分享案例保密、積極互動、開放自己等,讓大家認識到家長讀書會將會是陪伴自己成長的一個溫暖團體,大家都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來——成為合格的父母。
家長讀書會,必然會涉及各種家庭案例和困惑,我們常常會因為分享者的無助而共情,因改變的發生而流下激動的眼淚,也會因與孩子無法正常溝通而煩惱。讀書會上,常常會有鼓勵的掌聲和理解的擁抱。為了讓讀書會更有內涵,我們在兩個小時內安排了建立聯結、靜心冥想、知行合一學習應用、共讀時光、回顧感悟、致謝六個環節。有時候我們的讀書時間會很少,一本書的進度很慢,但兩小時的容量很大,重在引導家長學以致用。小組分享中,大家都能感受到抱團成長的幸福和喜悅。
種子團隊,家長群體的領跑者
要想促進家長群體的改變,需要培養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優秀家長。為此,我們在全校家長中通過自愿報名的方式,召集了60位家長成為“月光班”和“下午時光班”的成員,在親子教育專家的帶領下,進行系統的學習和訓練,完成規定課時的學習后頒發結業證書。讓家長們邊學習邊應用,讓自己的成長和改變以現身說法的形式影響其他家長,讓這樣一批有理念、有品格、有專業素養的種子團隊,成為家長群體的領跑者。
(作者系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范家灣小學教師)
(責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