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隨心
作為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思維導圖在推動學生物理知識理解和邏輯素養提升上作用顯著。本文探討了初中物理教學中思維導圖教學的特點,闡明了思維導圖教學的意義,提出了思維導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以期對初中物理教學發展有所助益。
一、初中物理思維導圖教學的特點
初中物理教學內容豐富多元,且具有一定難度,思維導圖直觀有趣而邏輯清晰,是輔助學生提高自學能力、成長成才的關鍵性工具。因此,了解初中物理思維導圖教學的特點必不可少。
(一)思維導圖具有系統性
思維導圖本身具有很強的系統性,所蘊含的物理知識也比較豐富,故初中物理思維導圖教學的首要特點是具有系統性。與平日里教師的灌輸式教育不同,思維導圖以文字、線條、箭頭關聯知識的形式,以學生易于理解的手段,引導學生得到某種啟發。其教學內容具有歸納性和概括性,且能清楚展示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無形之中接收到體系的初中物理,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較強的邏輯思考能力。這比填鴨式復習或者大量做題更具效率。即便學生不能完全掌握思維導圖的整體意義,但是可以憑借思維導圖增加對知識點的理解,提升發展性思維,最大限度調動期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正是因為思維導圖具有系統性,初中物理教師應在教學前準備最簡單、清晰的思維導圖工具,進一步釋放思維導圖的教學價值。
(二)印象深刻,直觀性強
相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其他形式,思維導圖教學更加印象深刻,直觀性強,拋卻了刻板教條的講解形式,在增加學生自主性學習空間的同時,也以其關聯性強、發展性強給學生知識學習、概念記憶、邏輯思考形成指引。思維導圖究其本質,是以文字、線條、箭頭構成的圖像,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和表現力,物理知識的豐富性、關聯性、結構性往往貫穿其中。因此思維導圖教學往往寓教于樂,在淺白直接的導圖中給學生以正確引導,這正是缺乏自主學習能力、物理知識體系較為淡薄的初中生群體所需要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相關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彰顯其直觀性價值,并保持足夠的信心及耐心。
(三)脈絡清晰,邏輯性強
思維導圖教學并非單純以圖像展示啟迪學生,也關乎物理素養的教育。如思維導圖在歸納、概況、延伸各個知識點的同時,還包含對深入現象看本質、理論源于實踐等物理思維的運用。正如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個好的教師,是一個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人。”思維導圖教學脈絡清晰,具有很強的邏輯性,繪制思維導圖必須涉及分類、梳理、歸納、總結等方面,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推動學生整體物理素養的提升。
二、初中物理思維導圖教學的意義
初中物理思維導圖教學具有系統性、直觀性、邏輯性的特點,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教學有何意義呢?在我看來,其意義主要有:
(一)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的物理知識積累相對薄弱、從生活中感受到的物理經驗也較為匱乏,亟需擴充知識面及拓寬視野。思維導圖無論其豐富內涵、邏輯思維、物理思想,都是物理知識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對豐富學生物理知識儲備作用斐然。思維導圖教學不僅僅只有思維導圖,還能通過思維導圖展現物理知識,總結物理實驗,甚至延伸到某位物理學家的故事及重要貢獻,有趣而富有吸引力,對于缺乏物理素養的初中生來說是最容易接受及領悟的知識瑰寶。不難想象,初中物理教師如果在思維導圖教學中展開充分聯想、啟發學生思維,必然將極大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二)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導圖教學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初中生的知識有限,視野也相對有限,對物理知識的分析判斷往往存在不少漏洞,即便帶有一定的邏輯思考能力,邏輯思考的出發點也不一定正確。思維導圖并不是單純的一種教學工具,其帶來的海量知識和對學生思維的啟發,是很多教學方式難以比擬的。其對思維的拓展能力很強,能夠引導學生由淺至深、層層深入,辨別以往難以厘清的概念,理解以往不能理解的知識道理,挖掘知識背后的知識,從而獲取比以往更加深刻的思考。
(三)有利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很多初中物理教學方式以背概念、做習題為主,缺乏對學生自主性和積極性的調動,難以被學生接受。思維導圖教學則從最基本、最簡單的概念入手,讓學生回歸課本,獲取真正的知識,擺脫大量做題、死記硬背的死讀書模式,不斷強化自身的分析研判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創造性思考能力,對初中生的學習生活具有很多幫助。一張直觀易懂的思維導圖強化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分辨能力、思考能力,而這些能力與物理學習密不可分,學生將這種能力運用到物理的學習中,最終實現知識和能力提升的雙豐收。
三、初中物理思維導圖教學的方法
(一)穩固學生的物理基礎
思維導圖淺顯易懂、邏輯性好、直觀性強,給學生啟迪和物理教育的前提是,學生能夠看懂思維導圖,并受其影響,而學生理解、認知的關鍵在于思維導圖是否基于課本,是否基于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進行初中物理思維導圖教學教學,首先要對學生物理素養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很多物理概念、物理思想相對復雜,多數情況下要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自己體驗。在繪制物理思維導圖時應從簡單概念入手,加入更多取材于實踐、契合學生理解能力的知識,從而加強學生對基本概念的認知與記憶,做好教學的鋪墊。
(二)要與課本相結合
思維導圖源于課本而高于課本,教師不能將教材內容棄之不顧,而應立足于教材內容本真開展教學。基于初中生的理解認知能力,選取脫離教材的教學內容,將復雜的邏輯性思維傳遞給學生,必然會帶來教學的失敗。必須以現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基礎,以學生興趣為抓手,讓學生意識到物理學習的趣味性、活潑性,這樣才能激發其積極性與自主性,實現物理教學之本來目的。
(三)注重對學生進行拓展啟發
初中生活潑好動,擁有旺盛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因此物理教師思維導圖教學的優勢,注重對學生的拓展教學。實際上,一張思維導圖的背后,是教師經過長期思考的結晶,學生要充分理解,需要有堅固的知識體系和一定的發散性思維作為支撐,這也是一般學生所不具備的。因此,教師的引導就顯得非常重要,教師應以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拓展學生知識面為立足點,通過習題交流討論、重畫思維導圖或思維導圖補充等形式,鍛煉學生的思維,啟發學生的學習。
四、結語
總之,初中物理思維導圖教學具有系統性、直觀性、邏輯性的特點,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應用初中物理思維導圖教學的過程中,必須穩固學生的物理基礎、與課本相結合、注重對學生進行拓展啟發。
(責編 ?孟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