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霞
悠悠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以文字的形式一直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小學作為學生啟蒙教育的第一階段,在塑造學生性格與行為上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美讀”作為文字從“形”到“聲”的一種表達方式,承擔著培養學生審美能力與表達能力的重任。小學語文則是學生接觸優秀中華文化的第一門課,通過語文課堂的學習讓學生建立對課堂的濃厚興趣,通過將“美讀”與語文教學將結合,是文化與優美表達方式的完美結合,“美讀”一定會為語文教學增光添彩。
一、從“美讀”中逐漸感知情感
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是一種有效了解課本的方式,一篇課文初次學習一般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遍閱讀,粗略了解文章內容;第二遍閱讀,精細閱讀,用心體會文章細節;第三遍,誦讀,即大聲朗讀課文。在當下的語文課堂中,絕大多數都是以這“三步走”的方式進行授課,其中教師最為重視的便是第二個步驟——精細閱讀,教師往往忽略或者輕視第一和第三步驟。想要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課文中蘊含的感情,其實只有通過不斷地朗讀,在朗讀中不斷體會,而“美讀”則是朗讀的一種升華形式,帶著情感去朗讀,被葉圣陶老先生稱之為“美讀”,在朗讀中帶有情感,在朗讀中體會課本中人物的情緒變化,通過想象體會場景所蘊含的感情。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美讀”的方式,體會課本中的感情,例如,在列夫·托爾斯泰寫的《窮人》中“‘他現在在哪兒?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開開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語,一面在胸前畫著十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先“美讀”前文中溫暖的小屋,以及屋外轟鳴的波濤,體會兩種環境所形成的對比與作者所寄托的情感。再重點品讀桑娜自言自語的話,體會其中桑娜對于出海打漁的丈夫的擔心,并期望他帶著食物回來的迫切心情。這些人物的內心情感并不是單靠精讀能夠體會出來的,而是要通過“美讀”讓學生站在人物的角度,身臨其境,去體會人物的內心。
教師將“美讀”方式教給學生,帶來的不僅是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更是提高學生對于其他事物的感知能力,讓學生對于語文課堂保持高積極性。教師通過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語文的美感、文字的藝術,在啟蒙階段為學生打好一個感知情感的基礎。
二、探求“美讀”方法,提高“美讀”技巧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滲透“美讀”的方式與技巧,面對小學生,教師也要設身處地考慮,學生的理解與接受能力不及成年人的水平,在授課過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通過音調、節奏、語氣、環境等各個方面教授學生“美讀”的技巧,在課本中尋找簡單的課文在課堂上集中讓學生進行展示或者通過互聯網尋找優秀朗讀者視頻供學生觀看,并從中提取關鍵點教授學生。教師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一定要傳達一個非常重要的點:控制時間,一個好的“美讀”者,對于時間的把握是非常準確的,對應不同的情緒,選擇不同的語速,例如在《祖國,我終于回來了》一文中,錢學森到達北京的第二天,就帶著全家人來到天安門廣場。望著雄偉的天安門城樓,他激動地說:“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國,現在我終于回來了?!边@里錢學森老前輩海外漂泊數年,終于回到祖國,面對百年建筑,老前輩內心是激動、喜悅的,對于自己海外漂泊的艱辛終有成果的多種情感交織在一起,這時的語速就應該放慢,用微微顫抖的聲音進行“美讀”。通過對語速的把握,可以讓感情有充足的準備空間,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在“美讀”的過程中不斷體會文章中人物的情感。
通過傳授“美讀”方法,讓學生在練習中找到適合自己音域的“美讀”方式,增強課堂學習效果,掌握了這些學習方法,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幫助學生在待人處事的過程中理解對方的感覺,增強學生換位思考的思維模式,確立正確的思維價值觀?!懊雷x”讓小學語文課堂成為一個養成課堂,在啟蒙階段就養成良好的習慣于思維,讓教師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三、“美讀”與形體的結合
閱讀文章中的故事情節或者人物時,人物在文章中通常是帶有行為的,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通過形體的探討,進一步確定人物的性格與情感,通過形體的表達,將流于書面的文字形式轉化為聲與形的結合體,學生更能在腦海中構想出畫面。有了畫面,結合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學生能夠深層次地解析人物,并通過自己反復“美讀”,對自己的感想進行對比,比較每一次自己是否對于人物的情感的捕捉有所變化,讓學生在“美讀”中不斷自我學習,養成舉一反三的好習慣。例如在曹植的《七步詩》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句中,曹植在與曹丕的交談過程中,心中充滿了悲傷的情緒,并不斷踱步。通過教師對人物與環境的介紹,讓學生帶著形體動作進行“美讀”,體會其中人的心情變化與劍拔弩張的環境,讓學生充分了解文章,并結合記憶達到背誦的效果。這才是小學語文課堂上“美讀”的精髓所在。
當然,授課教師還是要有一定的耐心,因為小學生還處于好奇心強、耐心不足的年齡段,在授課的初期,學生的學習熱情是非常高的,但久而久之,學生會逐漸對這種教學方式失去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一段時期內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對于知識的學習程度,更能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養成一種良好的心態。通過“美讀”鍛煉學生形體的表達能力與耐心程度,讓“美讀”成為語文課堂學習的一種常態。
“美讀”作為一種新的課堂模式,讓小學語文的授課方式更加多樣化,讓誦讀不再死板,而是充滿活力、充滿朝氣的課堂藝術。這也要求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去體會閱讀帶來的快樂,而不是教師一味追趕教學進度進行填鴨式教育,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標?!懊雷x”讓學習變得更加充實,讓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大大提高,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通過“美讀”與他人合作,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的成長環境更加符合素質化教育的目標。“美讀”也要求授課教師本身有一定的知識水平,不僅僅是課本知識,更多是教授學生體會他人、換位思考的思維模式。通過“美讀”讓小學語文的課堂充滿朝氣蓬勃的青春色彩,還給學生一個活躍的課堂,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積累思維意識,讓“美讀”為小學語文課堂增光添彩。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