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奇




汝瓷自誕生以來就受到歷代皇家和無數文人雅士的追捧,在河南清涼寺一帶,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諺語:“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可見汝瓷的無上珍貴。自宋以來,歷代皇家多有仿制,然無一成功。乾隆帝感慨而發:“趙宋青窯建汝州,傳聞瑪瑙末為釉,而今景德無斯法,亦自出藍寶色浮。”可見汝瓷的仿制難度有多大。筆者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汝瓷,至今已20多年,然而燒造水平與宋代相比仍有差距,最多是望其項背。筆者愿將自己平生所學習、所研究的心得寫出來與同仁和專家們相互交流,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望大家不吝指教。
汝瓷的生產過程,大概有以下幾個步驟:胎料的采購、分揀、粉碎、球磨、陳腐、制坯、素燒等,釉料的采購、分揀、煅燒、粉碎、配比、球磨、過濾等,之后為施釉、修釉、支釘、入窯、燒成、降溫、出窯。由于篇幅問題,我們只討論胎釉、配料、配比、燒成、降溫等重要環節。
首先,了解一下汝瓷胎的化學組成。
在清涼寺當地,漫山遍野都有大量的瓷土資源可供選擇,汝瓷的胎主要用以下幾種原料:黑矸土、白矸土、高鋁土、黑毛土、石英等。
胎的配方:1.黑矸土40%,高鋁土40%,黑毛土10%,石英10%;
2.白矸土25%,黑矸土25%,高鋁土30%,黑毛土10%,石英10%。
如果需要增加胎的強度,適當增加石英和高鋁土的比例即可。如果胎色太白,則增加鐵、鈦含量高的原料;反之,胎色太重則減少鐵、鈦含量高的原料。由于每批胎料的成分不完全相同,在配比時可適當調整所用原料的比例,使之達到更好的效果。
這里要強調一點,胎色對汝瓷的呈色至關重要,由于胎色對汝瓷釉色起襯托作用,因此說適當的胎色是汝瓷能否燒成的重要基礎。而胎中鐵和鈦的含量直接關系著胎的呈色,兩者只有共存時胎色才呈灰色。現代研究表明,鐵和鈦共存時在氧化氣氛下呈黃色,在還原氣氛下呈灰色。
胎泥制好后即可制坯、修整、干燥、素燒、施釉、燒成。
下面講一下汝瓷的釉,首先要了解一下汝瓷釉的成分。
化學成份 SiO2 AL2O3 CaO MgO K2O Na2O Fe2O3 FeO TiO2
故宮汝窯盤 58.27 15.39 14.19 2.26 4.50 0.84 0.65 1.21 0.37
本人有幸出生在汝窯遺址旁,根據窯址出土的釉料,汝瓷大致用到了以下幾種原料:滑石、草木灰、鉀長石、青石頭(俗稱)、高鋁土、瑪瑙石、黃金土等。
汝瓷釉的配方如下(僅供參考):
滑石3%,草木灰30%,鉀長石28%,青石頭5%,高鋁土10%,瑪瑙石14%,黃金土10%。
各種原料的加工:瑪瑙石需提前煅燒至1000℃,然后粉碎,煅燒是為了讓其晶體發生改變易于破碎,同時由于雜質顏色加重,易于去除。
高鋁土需經過手工挑選,去除雜質,然后球磨24小時,晾干待用。
其他只要粉碎即可。
然后取加工好的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加水100%,球磨數小時,使釉漿用手捻之微有沙感即可,不可過細,然后過濾,調整釉漿的濃度至合適時即可施釉,將施好釉的半成品放入窯內,用支釘支好,即進入最后的燒成環節。
燒成一般采用液化氣,也可用煤、柴等,這里只介紹液化氣燒成。在點火前首先要調整火嘴的進氣量,一般情況下為調整風門至白火后1/2至一周,太大還原氣氛不好, 太小容易吃煙。
汝瓷的發色原理是靠鐵的還原呈色的,那么什么是還原呢?說得直白一些就是燒到一定溫度后堵住部分出氣道,減少氧氣的進入,使窯內產生不完全燃燒,多余的碳分子因得不到氧分子而成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高溫時具有強還原性,能將釉內三氧化二鐵中的氧原子奪去,使之變成氧化亞鐵,氧化亞鐵在融化的瓷釉內呈藍色,而沒有被奪去氧的三氧化二鐵在釉內呈黃色,黃色和藍色混合就得到了青色,所以我們看到的汝瓷才會呈現從微黃、青到藍色,這是釉內三氧化二鐵和氧化亞鐵的比值決定的,所以說還原的氣氛至關重要。
燒成:0℃-600℃可緩慢升溫。大約每小時升100℃,此階段宜慢讓胎體內的水分排出,過快會造成炸胎。
600℃-1100℃此階段為氧化升溫。每小時大約升溫150℃以下,目的是讓胎釉內的有機質充分燃燒氧化。
1100℃-1200℃,此階段進入關鍵時期,即還原階段。此時可堵住部分出氣道,同時適當增加燃料的供應,使窯爐的前口有藍色火焰冒出,此種狀態要一直保持到最后,否則會造成釉的氧化,還原氣氛以適中為度,氣氛太重會造成碳元素未完全燃燒形成吃煙現象,氣氛太淡會造成氧化發生,使釉色發黃、發暗。
穩火階段:一般情況下釉成熟的最后20℃為穩火階段,此階段宜慢,大約每3-5分鐘升溫一度,目的是使窯內溫度均勻一致,同時使釉反應速度減慢,易于氣體的排出,增加釉的密度。此時可通過窯爐前口的觀察孔,不斷挑出火照觀察釉的成熟度直至釉變成透明體即可。
住火、冷卻:當火照變得透明后,即可關閉液化氣,同時打開窯門5-10厘米,讓窯溫迅速降至900℃左右,然后關上窯門讓其自然冷卻,此時窯內瓷釉內部結構重新排列,釉也由透明開始逐漸變得浮濁,并形成天青色,如顏色過白則說明冷卻速度過慢,顏色發青則說明冷卻速度過快,細心觀察,仔細琢磨,最終會燒出滿意的作品。
(本文的數據除胎釉的化驗數據外,其他均由本人在相關機構化驗所得)(作者單位: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汝瓷復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