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玥和李茵暉相遇在黑白電視殘存的時代。那個時候,在宿舍里,大家一起擠在書桌下面,躲著看尺寸不大的黑白電視。而后杜玥有了一臺視頻播放機,兩個人又是湊在一起看劇、看碟片;再長大一點,用電腦接到電視,看越是害怕越是要看的恐怖片,嚇得兩人中途棄劇逃離“重災區”,站在門外沒有勇氣踏進房間,關掉還在播放的刺激鬼片。
小時候,杜玥和李茵暉總是犯錯。說到這里,杜玥特別強調:“總是一起犯錯!一起。”年齡相仿,又是搭檔,總能平添很多理解和支持。一個人玩沒意思,倆人一起就翻倍快樂;一個人不敢,兩個人一起莫名順理成章。不論是誰出了主意,另一方總會高舉擁護大旗,你來我往的陪伴中一起成長。
湖北省隊的日子,倆人總是形影不離。省隊規定,運動員不許出院子大門,違者不是罰款,就是罰跑。但這并不能阻攔,杜玥、李茵暉每天早上對外面小包子的“想念”。一天,她們又互壯慫人膽,“勇敢”跑出院門買小包子。回去的路上,邊走邊吃,興奮地開啟吐槽模式。但怎想,教練一直慢悠悠騎著自行車尾隨她們歸來。杜玥、李茵暉越說越興奮,聲音高到有些忘我,待她們快要走進院門,教練先忍不住笑出了聲。聞到熟悉的聲音,倆人知道大事不好,想回頭又不敢回,站那糾結了很久。
現在比賽多了,平時倆人會玩一些看上去比較“出人意料”的東西。譬如杜玥放風箏,會因為風太大,逆轉劇情變成“風箏放杜玥”。而一旁的李茵暉則一邊錄視頻,一邊被杜玥逗得笑變了聲。
“她不會拒絕我!”李茵暉說,杜玥特別有“自我犧牲”精神。“走吧,我們去吃東西吧”或者是“我想去逛逛”,杜玥的回答總是“好啊!”在李茵暉看來,長大了都會有各自的想法,隨時都愿意陪你一起的伙伴,這一點別人很難做到。
賽場上的杜玥、李茵暉,帶著撲面而來的少年感。發帶、中長襪是李茵暉的標志造型,每逢贏下關鍵場,她的另一個屬性“比心達人”就切換上線。香港亞混團贏球后,她抬頭看到場邊攝像大哥,張口問道:“機器沒關吧!”隨后,一個準備很久的心終于對著鏡頭直播了出去。今年從德國到香港,連續兩次成功比心,但她也不忘爆料自己“從2016年德國那次,等了兩年,想比都沒有機會!”
杜玥,被搭檔稱作組合中的“顏值”擔當。去年世錦賽的一次直播信號場地,讓廣大人民發現了羽壇界的“高圓圓”(但筆者認為她更像“港姐”袁詠儀)。然而,杜玥說她剛升國家隊時,某位一起集訓過的隊友驚呼“杜玥,你怎么變樣了!”她透露說,一度有點青春肥的自己硬是靠“自虐”跑步瘦了下來。
當初,李茵暉聽到要上封面,她表示,陪襯在“杜圓圓”一旁比個心就很好。而真輪到“杜圓圓”拍個人照時,因為一次性笑太多,忽然間找不到感覺,只見默契的搭檔搖搖晃晃湊到攝影師旁邊,想逗比博“圓圓”一笑,結果“杜圓圓”太默契以至于直接忍不住笑場。
對于杜玥、李茵暉而言,未來賽場上要讓眼神中閃著更耀眼的光,更自信、更從容。也許過程之中,要遇到無數的挫折與掙扎,可能會出現“這一點也不燃”的身心磨礪,但對于已經明白堅持為何物的她們而言,這很人生,很自我,很杜玥/李茵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