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活動都離不開關節及軟骨的使用,幾十年下來,難免會磨損退變和損傷。尤其是女性,由于體內激素變化,40歲過后,骨關節會迎來一個快速衰老期。關節軟骨沒有血管供養成分,也沒有再生能力,其磨損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所以要在磨損前積極防護。包括:①控制體重。體重越大,站立時關節所承受的力就越大,步行時關節磨損也更大;②適當運動可預防關節疾病的發生。游泳是理想的運動方式;③加強關節肌肉力量。方法包括蹲馬步、打太極拳等。若中老年人發現膝、髖關節在上下樓梯、運動時疼痛,就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確診。
45至50歲,很多人的眼睛開始衰老,如近距離閱讀有困難、眼睛干澀、愛流淚。若不注意眼部保健,白內障、青光眼等眼病也會接踵而至。
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動脈硬化、中風是60多歲人群最大的疾病負擔。除了適量運動外,還要:①注意飲食。高油、高鹽、高熱量的食物是心腦血管病的潛在危險因素,要少吃。日常飲食可多魚多菜,少面少湯;②定期體檢。腹部肥胖、糖尿病、吸煙、高血壓、血脂高及家族中有心腦血管病者,都屬高危人群,要定期做常規心電圖和運動心電圖檢查。③藥物治療。有心腦血管家族史,或本身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的患者,應積極治療,把血壓、血脂、血糖控制在安全水平。
無論男女,到了70歲左右多少都會有骨質疏松的問題,輕微跌傷就可能造成骨折。應注意:①查骨密度。大多數患者在中期前都不會有明顯不適,可通過骨密度檢查發現早期骨質疏松。②攝取富含鈣質食品。③堅持鍛煉。運動能加強肌肉力量、增強骨密度、提高神經系統與運動系統的反應與協調能力,戶外活動還有助于鈣的吸收與利用。
85歲以上老年人的阿爾茨海默癥(老年癡呆癥)患病率可達20%至30%。如果多加注意,癡呆癥并不是衰老過程中的“必經之路”。①注意睡眠。睡眠不好的老年人,尤其是經常做噩夢,有在夢中拳打腳踢、大喊大叫等情況時,最好做認知功能檢測等檢查。②起居飲食規律。③增加智力訓練,以延緩腦功能減退。④加強體育鍛煉。體育鍛煉可保持大腦功能的正常運轉,從而延緩腦神經細胞老化。(摘自《生命時報》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