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

30年前,李衛華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信陽市審計局工作,一干就是30年,先后擔任局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科科長、外資審計科科長、企業審計科科長,機關黨委第三支部書記,獲得省政府、市政府表彰等10多項榮譽。
30年間,他不知主審過多少個審計項目,查出多少違紀違規行為,移送多少起案件線索。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審計崗位上,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獻給了信陽審計,用自己的言行實實在在地踐行著“責任、忠誠、清廉、依法、獨立、奉獻”的審計核心價值觀。
在學習上,他是標兵
李衛華經常說,講政治是根本,是方向。作為機關黨委第三支部書記,他帶頭加強政治思想學習,積極組織支部集中學習,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他深入開展“兩學一做”“講政治嚴紀律強作風促提升”學習教育活動,認真學習了《黨章》《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等黨內法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等,積極結合個人實際撰寫心得體會,不斷提高自身政治思想水平。
打鐵必須自身硬。要做好審計工作,審計人不但要具備財會專業知識,還要熟知宏觀政策、精通法律法規、熟練運用計算機等綜合知識。李衛華愛學習、會學習、堅持學習。在1992年至1995年4年期間,他先后通過了助理審計師、審計師、會計師、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成為全局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的第一人;在1998年全國第一次注冊稅務師考試中,他五門單科一次通過,一舉取得了注冊稅務師資格;2008年他通過了全省審計系統第一次組織的計算機中級資格認證,成為計算機運用的行家里手,多次到縣區局開展計算機應用培訓。他本人愛學習,也十分重視科室同志的學習,經常組織大家在審計實施現場學習業務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為審計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他先后擔任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科科長、外資審計科科長、企業審計科科長。不管在哪個科室,他都認真學習,及時掌握所在科室的工作業務,很快進入角色,出色完成各項審計工作任務。在外資審計科時,因信陽外資審計工作做得好,他常常被省廳外資處抽調,到南陽、商丘等地開展外資工作,并多次在全省外資審計工作會議上演示AO外資版的運用,積極推行AO外資版在全省外資審計部門的運用。他還參加了省廳外資處科研論文小組,他撰寫的外資審計論文獲得三等獎,被《理財》雜志刊發。
學以致用。李衛華是個有心人,他善于發現、分析審計發現的問題,善于站在制度體制機制的高度去反映問題、解決問題,充分運用和轉化審計成果,提升審計工作的層次和品位。他撰寫的《誰在寅吃卯糧》,介紹了一個弄虛作假、挪用中小學危房改造資金的審計查處過程,揭示了違規違紀的種種現象,讓大家受益匪淺。2013年他在鹽業系統財務收支審計中,撰寫了《縣級鹽業公司生存狀況不容忽視》,全面反映了縣級鹽業公司的客觀現狀,從審計的角度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意見,在《中國審計報》上發表,反響很好。他經常編寫審計案例,介紹自己的方法、經驗、感悟,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2014年,他撰寫的《細微之處 發現線索 深入分析 揭示問題》案例,在市局年度業務培訓上與大家分享,使大家受益匪淺。并在2015年市直國有企業財務人員培訓會上,以此為例向市直國有企業負責人和財務人員介紹財務違紀違規種種現象,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在工作中,他是能手
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李衛華雖然從事了30年的審計工作,從事了大大小小上百個審計項目,但他從不懈怠,對待每個審計項目都嚴謹細致、認真負責。他詳細了解每個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仔細分析思考單位的業務性質、資金來源、運用及可能存在的問題,在實施中有重點、有目標、有步驟地一步一步展開審計,找線索,抓要害,對重大違規經濟問題線索一查到底,永不言棄。
2012年,他負責對信陽市廣電局財務收支項目審計,發現該局所屬一個二級機構與個人合資成立的公司,通過對該公司幾筆賬面反映的常規業務,結合公司業務發生、費用支出的實際內容,發現問題線索,進行深入思考、分析,揭示了種種非正常的現象,查出涉嫌經濟犯罪問題。審計案件線索移送后,市政協委員、某公司經理等3人被追究刑事責任,使貪污國家補貼資金的犯罪分子得到了懲罰,挽回了損失。在當年省廳對全省精品審計項目評比中,該項目被評為精品審計項目直轄市局第一名,并作為當年全省地方審計機關唯一的項目參加了國家審計署的優秀項目評審。
2013年,李衛華在對信陽市資產管理公司開展財務收支審計中,他突出重點,著重審計實物資產狀況,檢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情況,確認是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他敏銳地發現,該公司存在賤賣土地行為,通過翻閱相關資料和實地調查走訪,最終查實:該公司2007年將1408平方米賬面價值74.8萬元的地產(2001年3月評估價),以8萬元價格賣給個體老板盧某某,盧某某于2009年將此地塊開發建設30套住房出售獲利;該公司臨街的三間門面房,經過市中級法院裁定價值為38萬元,而公司經理周某某卻擅自以6萬元的低價轉讓給本公司的職工王某。案件線索移送市紀委后,市紀委立案調查,周某某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并將周某某涉嫌違法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最終被認定為收受賄賂、貪污公款,且數額巨大,一審判處周某某有期徒刑16年。可笑的是,周某某原來是一名法官,把法官送上被告席,在全省乃至全國審計系統創造了一個經典審計案例。
在作風上,他是典范
審計是執法者、監督者,難免會面對種種利益的誘惑,這就需要審計者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有嚴守紀律、堅持原則的信念,有淡泊名利、甘于清貧的理念,有默默奉獻、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博大胸懷。領導和同志們說,在廉潔奉公方面,李衛華就是一個典范。
在審計中,他始終堅持從嚴要求,從嚴管理,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帶頭做到;凡是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從源頭防微杜漸,杜絕了不廉潔行為,切實做到廉潔從審,秉公執法。
在審計中經常遇到吃請情況,有的是被審計單位直接請,有的是熟人朋友介紹請,有的是同事拐著彎兒請,無論哪種請,李衛華全部婉言謝絕。
如果有人給他送些小禮品,他更是不能容忍,嚴詞拒絕,用他的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如果讓這些小東西毀了名聲,壞了形象,實在劃不來”。
但他在審計中并不呆板、不通情理,他把法和情和諧地融合起來,具有較高的審計藝術。他既堅持原則、客觀公正,又文明審計,尊重被審計單位,有禮有節。在對一個開發區所屬單位的延伸審計中,單位及財務人員不配合,千方百計阻撓現金盤點,一直僵持到深夜12點多。在此期間,他多次拒絕熟人的講情,不停地對有關人員做思想工作,講解審計法規要求,說明問題的嚴重性,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順利地開展了現金盤點,查清了所有問題。
李衛華就是這樣一位貌不驚人、普普通通的審計人,就是這樣的人,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守著審計陣地,在平凡的崗位上履行著審計的神圣職責,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在點滴之間、細微之中樹立起信陽審計人的良好形象,用普通人的方式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優良品質。
李衛華沒有高調華麗的辭藻,更不刻意地去表現自己。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不管是理解還是誤解,他都是默默地、堅忍地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無愧于自己的崗位和自己的職責,不讓年華虛度,在平淡無奇、漫長的歲月里表達自己對審計的堅守和無限摯愛,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審計工作中發揮“經濟衛士”的重要職責和作用,為譜寫決勝全面小康、造福信陽、添彩中原的新篇章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