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延


8月23日至29日,2019年全國U11-12羽毛球比賽總決賽在北京市順義羽協羽毛球館舉行。值得一提的是,比賽成績不是決定選手名次的唯一標準。本次比賽采用全新的綜合測試以總分計算的方式來決定最后名次,為更好地培養后備力量指明了方向。
本次比賽共有來自全國18支隊伍的280名運動員報名參賽,其中江蘇隊聲勢浩大,運動員人數多達41人。280名參賽運動員根據年齡分別參加11歲組別和12歲組別的比賽,兩個組別分別設有男團、女團及男單、女單、男雙、女雙四個單項。
經過7個比賽日的角逐,各個項目的最終結果出爐。人數眾多的江蘇隊成為最大贏家,收獲11歲組別的男團、女團、男單、男雙、女雙第一名和12歲組別的女團和女單第一名。12歲男團第一名是山東隊,11歲女單、12歲男單、男雙和女雙的第一名分別歸屬湖北隊、浙江隊、湖南隊。
之所以以“第一名”而非“冠軍”形容,是因為比賽的名次不等于最終名次。根據章程,中國羽協主辦的本屆U11-12總決賽單項總分由三個分數加權相加而得,在單項總分中,技術考核得分占20%,素質測試得分占30%,比賽成績占50%。
基本技術測評檢測的是運動員在動態情況下完成羽毛球基本技術(網前搓、勾、推,后場高、吊、殺)的能力,測試者根據要求將球分別擊入指定區域,評委根據運動員擊球的準確性(共40%,網前技術20%、后場技術20%)和技術動作的標準性(共60%,網前技術30%、后場技術30%)評分。
素質測試包括低重心四點跑、1分鐘雙搖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兩側10次摸線、20米×5次往返跑、100米跑、1500米跑和3000米跑等多個項目。
實戰方面,按照比賽獲得第一名為50分的標準,根據規則逐一往下遞減。
總分加權比例在每個年齡段有所不同,年齡段越高,其比賽成績所占的比重越大。例如,在U13-14的比賽中,比賽成績占比大于50%,U15-16的比賽則更高,以此類推。在本次U11-12總決賽中,比賽成績僅占50%,這也讓比賽成績和總得分成績有所不同。
在8個單項的前三名合計24名/對運動員中,有6個位置的比賽成績與總得分成績不同。一方面,證明技術考核與素質測試對最終成績的影響,而且運動員的比賽排名與其他兩項測試排名并非完全匹配;另一方面,反證了基礎技術和體能素質對比賽起到的支撐作用。
引入新的加權評分,有利于幫助青少年選手重視羽毛球基礎能力和身體素質的訓練,為更好地培養后備力量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