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玲
2009年,退休賦閑在家的我,被兒媳“聘請”到她的網店做勤雜工。一天,一位上海的老年顧客光臨網店,她從店中所掛的服裝圖片中,相中了一款咖啡色風衣。她很想看看這件衣服的實際穿著效果,便向兒媳提出能否提供有關該服裝的模特照片。我靈機一動,穿上風衣,煞有介事地在鏡頭前擺了兩個造型。沒想到這一小小的舉動,竟產生了“模特效應”,這筆生意順利成交了。
有了這次成功經驗,兒媳感覺到要想開好老年服裝網店,這“網模”的作用不可小覷。于是,她向社會公開招聘網絡模特??墒?,年輕的“網?!痹诖蟪鞘兄惺强梢哉械降?,而老年的職業“網?!?,一二線城市也為數不多,像我們這樣的縣級城市更是聞所未聞。正當兒媳為此事左右為難時,我主動請纓,要求擔當本店的“網模”。
說干就干。下午,我特地去發廊做了個摩登發型,一番“涂脂抹粉”后,便在店中閃亮登場了。隨著兒媳數碼相機“咔嚓咔嚓”的聚焦定格,一張張老年“網?!闭招迈r出爐了。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因為缺乏模特培訓,我那造型就是不行。缺少氣質、氣勢和氣場的照片,難脫“老妖”之嫌。我將這些照片悉數束之高閣,一個新的、大膽的決定當即出爐:參加培訓,當一名名副其實的“網?!?。
我直奔杭州,在一家老年模特培訓中心開始了新的生活。從如何化妝、著裝、走貓步、走T臺學起,我不畏艱難地虛心學習。三個多月的速成培訓結束,我將自己和其他老友在培訓班拍攝的時裝模特照,經過篩選作為廣告圖片掛在網店,給兒媳的店鋪帶來了超高的人氣。
隨著我“網模”名聲鵲起,不少老年服裝網店聘請我代言。我“走穴”感覺累了,索性組織了一個老年網模隊,讓大家也從“網模”生活中體驗人生別樣精彩,享受前所未有的快樂。
(摘自《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