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伐邁動,便有了風。風拂過身體,中場進前場,前場退后場,步子帶著身體狂奔。風吹進球鞋,順著腳趾流動,空氣包裹著步子起飛。自在舒爽,“氣”場無可阻擋。自信是我力場,VICTOR出品的P9210羽毛球鞋,成就你的“氣”場。
新穎的設計和透氣穩定的物性結構,使得P9210羽毛球鞋帶來了全新的視覺、觸覺新體驗。作為經典P9200的迭代,P9210是VICTOR一款采用布料材質的穩定系羽球鞋。球鞋不僅加強了原有P9200的穩定性和包裹性,織布材質進一步提升了球鞋的透氣性和輕便度。
透氣性
球鞋采用大面積透氣網格面料,提高整體透氣性和輕便度。實驗測試中,以相同風量吹P9210鞋面與皮料鞋面的測試部位,風量經由洞口能吹起布的效果明顯比皮料佳。P9210的透氣性,讓選手在球場自由馳騁,感受空氣流動在腳趾間的“飛翔”感覺。
穩定性
復合結構,兼具穩定。P9210的穩定性體現在“鞋底穩定”和“側向穩定”上。NEO DUPLEX 中底分段式與后跟減震墊結構,使前后中底的功能鮮明,并在跨步動作中能提升避震表現,增加整體動作的流暢與穩定性。鞋面針對羽球側向穩定步法設計。
高機動性
輕便的網格面料、NEO DUPLEX 中底分段式與后跟減震墊結構,讓球鞋的整體機動性更強,后跟采用ENERGYMAX V技術,彈性更好,有利于球員實戰中的快速起動。
備注(網友)
我想了解一下,如何優雅地告訴客戶,好的穿線應該怎么樣?以下提到的是我覺得的那些能被看見的“好壞”。
1、首先4節拉線基本被淘汰在杭州會拉中圳的不多,而且復雜,想嘗試這種的可以加錢找備注拉。甚至可以拉儀式感的環游穿線法,環游穿線是個人覺得最好的一種。
2、預先編織出橫線,直接GG(雖然對你們也沒啥影響)。
3、看框的外側是否有交叉線壓線存在,存在就走人。雖然對手感沒啥區別,但是會影響球拍的使用壽命,也可以看出一個拉線師的細節問題。
4、看框外側不能飛線,除了打節線外,其他拉線是否橫跨2個孔,跨了兩個孔線的,后期會導致球拍壓力不夠均勻。
5、穿的線達到橫平豎直,不能歪歪扭扭。比如橫線往上拱,豎線兩側往中間拱。很多穿線師基本會忽略這一項,任何有證書無證書的都一樣,但是到頂尖水平的時候就看這些細節了。
6、球線抗拉不抗扭,不能有扭線。如何看是否扭線,看有字的線段字有沒有旋轉。一般只要不旋轉一圈都可以算合格,畢竟線絲內部也是繞編的。
7、拉的線要準磅,而不是足磅。現在很多都說磅數不足了,導致很多店面都加2至3磅甚至跳磅拉線,導致給球友一個誤區。一般推理到位不會產生磅數不夠的情況,不足原因基本有:機器機頭長時間沒有調試和線夾滑線不管,一般只要不是店員在拉的球拍,基本可以忽略以上兩點。
請幫忙看一下哪些需要改進?
天堂有羽(《羽毛球》特約編輯):寫得很不錯。我覺得可以寫得更精練一點,多用短句,多加類比,先寫概要,讓淺者不覺其深,再加備注,讓深者不覺其淺。以下是我的個人建議,修改與增補后內容:
1、穿線唯極簡,二結正當時,四結可中圳,環游儀式感。
傳統YY式四結使用范圍可能僅限于怕YY新拍質保被潛規則,而被迫那樣穿。環流除了儀式感,還能更改橫線行進方向,對20條豎線與高神逆轉那些非主流球拍也很管用。
2、空拍上機儀式感,僅編豎線沒問題,橫豎都編是野雞。
空拍上機是境界,不宜技術潔癖的一般追求。預編橫線是工廠穿線,這個才值得一生黑。
3、框外走線,共孔位置,雙線平行,禁止交叉。
對我個人來說,只要認可極簡穿線方式,出現交叉現象則退穿工。但如果是YY四結等復雜方式與非主流球拍,若交叉雷區太多,則只能盡力。
4、跨孔太多不極簡,飛線太長不保磅。
除了打結線與老張人的豎轉橫,否則框外走線沒必要跨一個線孔以上,除了不保磅外,也堵孔產生額外行線摩擦與浪費時間。
5、橫平豎直,橫不上拱,豎不內彎。
球拍穿線的框面先被豎線拉扁,再被橫線拉長,先變形再恢復。而球線又是分先后穿上去的,勢必越先穿的球線,受影響越大。理解這個形變的過程,不管邊穿邊理,還是穿完再理,交給客戶的球線,都不應該歪歪扭扭,這足以證明技術與態度。
6、球線耐拉不抗扭,扭線容易散成麻。
主要通過球線上面的字判斷球線有沒有扭轉。對我個人來說,擰轉超過一圈就退穿工。球線線衣經旋轉編織而成,編織角度非常講究。穿線擰麻花就像給球線打蠟,是對球線設計的不負責。完美不扭很難做到,一圈以內,不超容錯范圍即可。
7、準磅不是足磅,精確而非失控。
打個比方,準磅就是正常導彈,精確一次到位,而足磅就是只管放,不管掉哪里。
8、先保養,再穿線。
保養的底線是旋轉膠粒。如果連這點穿線師都沒有幫你,證明很多細節他都放棄了,你最好自己來。
保養的低配是二線換邊、三線轉釘、四線換邊、五線換釘,但共線膠粒的旋轉與更換應該更頻繁;保養的高配是原廠或者進口的膠粒、適合的連釘與擴孔固釘等額外處理。
做到這些,才能以年為單位延長球拍的壽命,以月為單位延長球線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