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長 相 思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譯文】
我隨侍皇帝赴遼東巡視,和將士們一起翻過一座座山,跨過一條條河。千軍萬馬一路跋山涉水不辭辛苦,馬不停蹄浩浩蕩蕩,向山海關進發。夜晚營帳中燈火輝煌,宏偉壯麗。夜已深了,帳篷外風雪交加,驚醒了睡夢中的將士們,勾起了他們對故鄉的思念。故鄉應該是多么溫暖寧靜呀,不會有這般狂風呼嘯、雪花亂舞的聒噪之聲。
【專家解讀】
納蘭性德很推崇南唐李煜,所以他的詞風清麗自然,纏綿悱惻,反映到這首《長相思》上,盡管是寫旅途思鄉之情,還是表達得很悠長動情。
開始就以“山一程,水一程”疊用的方式,既突出了路途的遙遠和行程的艱辛,又增強了韻律之美。“身向榆關那畔行”,交代出旅行的方向。委婉地強調:雖然是“身”向榆關,卻“心”向京師,把詞人留戀家園,一步三回首,步履蹣跚的神態刻畫得惟妙惟肖。
“夜深千帳燈”是那樣壯麗,然而千帳燈下照著的是無數不眠的思鄉之心,這一暖一寒的兩相對照,寫盡了自己厭倦扈從生活的懊惱?!帮L一更,雪一更”中,“一更”二字的反復出現,強調了塞外席地狂風、暴雪飛舞,瘋狂撲打帳篷的肆虐。怎能不使人發出凄婉的怨言:“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p>
這慧心妙語可謂是水到渠成。其實并非“故園無此聲”,而是納蘭性德在寂寞無奈之中數著更數,感慨良多,不禁思念起故鄉和親人,想到故園里的天倫之樂,家的溫馨,才感覺到了風雪異鄉的旅客分外悲涼。巧妙而含蓄地表達出孤寂凄涼的思鄉之情和對從軍生活的厭惡。這首《長相思》以具體的時空推移過程和真實的視聽感受,既表現出景象的宏大壯闊之觀感,又抒發了情思深苦的綿長心境,是以小見大的千古佳作。
【知識拓展】
納蘭性德是清代著名詞人?!凹{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的燦爛寶庫中也是一顆耀眼的明珠。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家世顯赫,又有著卓越的才華,是康熙皇帝的貼身侍衛,在朝廷中有著優越的地位。
但是,納蘭性德卻極其向往平淡樸實、安定的小居生活。康熙年間,三藩之亂平定之后不久,康熙帝玄燁出山海關至盛京告祭祖陵,納蘭性德隨侍皇帝身邊。身為一等侍衛的他,卻非常厭煩這種看似威風八面的出公差的“扈從”工作。
出關時冰雪鋪滿原野,寒風呼嘯,對于生在關內,長于京城的納蘭性德來說,一切都是那么荒涼,內心顯得非常孤獨、寂寞,不由就思念親朋好友,不禁感慨滿胸,于是就填下這首《長相思》。用來改詞抒寫羈旅關外,思念故鄉的情懷。整首詞無一句寫思鄉,卻句句滲透著對家鄉的思念,柔婉纏綿中見慷慨沉雄;于清麗哀婉之中又不乏邊塞之雄奇風情的描述,這兩者的結合升華了羈旅懷鄉的主題。這是他對小令的創新,構成了傳統羈旅題材的又一種類型。
(摘自《小學精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