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2日,17名來自廣州花都區的學生,成了全球跳繩界關注的焦點。當天,在挪威奧斯陸落下帷幕的2019年WJR跳繩世界杯賽上,中國代表隊奪得14項Grand超級賽冠軍,6項亞軍,10項季軍,斬獲30座獎杯。17名來自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的學生,分別來自七星小學和花東中學——兩所鄉村學校。其中,15歲的岑小林在3分鐘以單搖跳繩570.5次的成績獲得冠軍,打破了他自己保持的568次賽會記錄。而在此前,2016年大年初一播出的電視節目《吉尼斯中國之夜》中,岑小林以30秒單搖208次的成績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學生不懂稍息立正的“流放學校”
? 孩子們在場內比賽時,七星小學的體育老師賴宣治是場外最激動的一個人。
? 2010年,他從武漢體育學院體育專業畢業,來到廣州花都區,入職七星小學。這是一所鄉鎮小學,學生多是留守兒童和外來務工者子女,賴宣治是學校里唯一的專業體育老師。第一天上班就“被七星小學給驚呆了”。
? 全校只有一棟教學樓——看上去像是危樓,操場上的草有人頭那么高,器材庫里除了老舊的籃球、排球等,還有約20根跳繩——沒幾根能用。賴宣治聽人說:七星小學是一所“流放學校”。這所小學的成績在這片排名倒數第一,校風、學風基本上是最差的,很多“不聽話的”學生和退休老師常被派到這里。
? 第一節體育課是在操場旁邊的籃球場上的。賴宣治站在水泥地上,喊“稍息”“立正”,結果學生根本聽不懂這些。隨后,他用了一星期,教全校學生排隊、集合。
? 此后,賴宣治向校長承諾:五年之內要把學校“帶起來”——通過組建訓練隊來讓學生去參加鎮級、區級的比賽,在體育方面給學校打出一個名號。
從反感跳繩到為之癲狂
? 2013年年初,校園里的危樓搖搖欲墜。在拆掉重建的過程中,整個學校都被圍了起來,全體學生只能擠在一小塊空地活動。空間狹小但視野聚焦,賴宣治因此看到小學生跳繩的場景,他發現,原來跳繩也可以精彩、好看,尤其是花樣跳繩,觀賞性遠遠高于速度比拼。幾乎可以說是別無選擇,他開始組建跳繩隊。第一屆只有十來個學生報名,都是外來生,沒有本地生。
? 擺在當時的賴宣治面前的困難是,自己從小學到大學完全沒跳過繩。甚至,花都區教育局還曾專門搞了一項體育教師跳繩測試,賴宣治是全區所有體育老師中,唯一一個測了三次都不及格的。除了自己練會,還要指導孩子。賴宣治說,那幾年,自己天天一下班就上網找資料,研究怎么才能讓學生跳得更快,“連晚上做夢都想到跳繩,那一年我真的是太瘋癲了。”
? 一年后,他發現,半蹲式再加上快速跑的跳法,能夠有效提高自己學生的速度。此前的一年,訓練沒有任何進展。但找到方法后,賴宣治覺得自己選的這幫隊員全是天才,不僅學得很快,還極為刻苦。
? 賴宣治解釋,國外選手跳20分鐘左右就要休息,但是七星小學的孩子不需要,“我們這里的孩子特別能吃苦,跳20分鐘后,還在那使勁地跳,所以我們就笨鳥先飛。”沒有意外的話,訓練時間為一周7天,每天早上6點到7點半,下午4點到5點半訓練。賴宣治說,一年365天中,他和學生360天都在訓練。
? 當時,他們還沒想過拿國家金牌,愿望很簡單,就是能走出學校。2013年,這些學生首次參加鎮上的跳繩比賽,最終摘得了百分之八十的金牌。
以繩育人
? 每個學生加入跳繩隊后,賴宣治都會到隊員家里家訪。他對每個孩子住在哪里、爸媽做什么,都一清二楚。
? 隊里有一個叫張雪的女生,性格很內向。參加訓練的第一年,張雪沒有跟賴宣治講過一句話。訓練的時候,她也總躲到隊伍的后面。2014年,在安徽舉行的全國跳繩聯賽的分賽里,張雪一人拿了10塊金牌。拿到獎牌后,張雪突然把10塊金牌掛到賴宣治的脖子上,露出雪白的牙,笑著對他說了一句:“我很開心!”
? 賴宣治回憶說,自己當時流下了眼淚,“那一刻我對金牌這種東西完全不在乎,那個孩子的一句話真的是值千金。”此后,他的新目標是:通過這條繩子去培養孩子,“以繩育人”。
? 2015年的馬來西亞跳繩亞錦賽是孩子們第一次出國比賽。賴宣治說,孩子們第一次坐飛機特別興奮,他們發現,原來飛機上還可以上廁所,原來飛機還會在空中跳,會顛簸……今年去挪威時,孩子們已經習慣了坐飛機。他們屢屢登上國際領獎臺,統一穿著贊助商提供的領獎服,雙手抻開一面國旗,蓋住全身,露出興奮的臉。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