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
澳門即將迎來回歸祖國20周年。與解決香港問題一樣,解決澳門問題從一開始就是在鄧小平親自領導下進行的。不過,澳門回歸祖國面對的問題和挑戰與香港有所不同,針對其特點,鄧小平特別注意把握解決澳門問題的時機。
“拖一下”的玄機
澳門歷來是中國領土,但自1553年起,被葡萄牙非法占據達446年。不過,相較于鴉片戰爭后才被英國占據的香港,收回澳門的主權和管治權卻不那么復雜。因為香港問題是英國政府先后通過三個不平等條約強迫清政府割讓和租借香港的土地造成的。澳門方面,雖然在鴉片戰爭后葡萄牙政府也曾向清政府提出一些不平等條約,使其管治權合法化,但其承認澳門的領土主權屬于中國,葡方只是“永駐管理”,這為中方提供了有利于收回澳門的前提。
? 1974年葡萄牙發生革命,之后宣布實施非殖民地政策,承認澳門是中國領土而不是葡萄牙殖民地。1979年2月8日,中國和葡萄牙建立正式外交關系,同時就澳門問題雙方達成原則諒解,同意“澳門是中國領土,定將歸還中國。至于歸還的時間和細節,可在將來認為適當時候由兩國政府談判解決”。
? 1987年,在《中葡聯合聲明》簽署前,鄧小平向葡萄牙總理卡瓦科·席爾瓦闡釋:“就澳門問題來說,解決的條件早已成熟,你們早就想把澳門還給我們。我們拖了一下,主要是當時對用什么方式解決澳門問題還沒有考慮成熟。因為解決了澳門問題,香港、臺灣問題怎么辦?”他還指出:“中國在不長的時間內解決了香港問題、澳門問題,為處理國際上有爭議的問題樹立了一個范例。”
? 可見,“拖一下”的玄機在于,在實現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過程中,中央采用的是先難后易,首先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的戰略。實踐證明,經過復雜斗爭實現了香港問題的解決,同時也就為澳門回歸提供了成功、生動的范例,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方案,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發表后,鄧小平于10月3日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規模達200人的港澳同胞國慶觀禮團,其中包括澳門立法會議員、出口商會會長吳榮恪,他在活動快結束時請鄧小平談一下澳門的問題,鄧小平向眾人說明:“澳門問題的解決,想用香港的方式,我們以前不講,是不要因為澳門問題影響了其他。澳門問題的解決當然也是澳人治澳,‘一國兩制’。”這是鄧小平就解決澳門問題的原則和方式首次公開表態。
? 鄧小平的表態迅速引起澳門居民的熱烈反響。盡管對“一國兩制”普遍接受,但澳門人長期被排除在政府管理之外,比較缺乏治澳的人才,存在一定的不安情緒。于是,鄧小平時隔兩天再次發聲。
? 10月6日,鄧小平會見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萬祺夫婦時說:“澳門問題也將按照解決香港問題那樣的原則來進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五十年不變等等。澳門收回后,賭業可以繼續下去。”
不容許“拖”的宣言
1985年5月24日,葡萄牙總統拉馬略·埃亞內斯訪華,鄧小平對他表示:“中葡之間沒有吵架的問題,只存在一個澳門問題。這個問題在兩國建交時已經達成諒解,只要雙方友好協商,是不難解決的。”這時,關于收回澳門的時間實際也有三種考慮:一是早于香港,二是同時收回,三是晚于香港,錯開一點。鄧小平傾向于第三種考慮,但是主張必須在20世紀內解決。這是在中葡談判開始前就已經確定了的。
? 中葡兩國政府就澳門問題的談判自1986年6月30日開始,用時8個半月,共4輪。雙方存在兩個比較大的分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澳門回歸的時間。
? 中方在談判啟動時即提出:比香港回歸晚一年,1998年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但葡方卻要求在葡占領澳門450周年,即2003年歸還澳門。
鄧小平看清了這一情況的本質,他特別堅決地要求:“澳門必須在本世紀內收回,不能容許葡萄牙把它在澳門的這條殖民主義尾巴拖到下一個世紀。”在這一原則指導下,中國政府決定將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的時間調整為1999年12月20日。
? 面對中方不可動搖的堅定立場,葡方不得不軟化了原有立場。1987年,葡連續2次召開最高國務會議,由總統親自主持,討論長達數小時,最終接受了中國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的方案。
(摘自《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