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


《義勇軍進行曲》是一首極富創造性的歌曲,作曲家聶耳以巨大的激情投入此歌的創作。首先,他成功地把田漢散文詩般的歌詞,按照音樂的規律,處理得生動、有力,又頗為口語化;在旋律創作上,他既吸收了國際上革命歌曲的優秀成果和西歐進行曲的風格特點,又使之具有濃郁的中華民族特色,從而使此歌能為大眾所掌握,發揮其鼓舞民眾的作用。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Arise! All those who don’t want to be slaves!
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Let our flesh and blood forge our new Great Wall!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As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arrived at their most perilous time,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
Every one is forced to expel his very last cry.
起來!起來!起來!
Arise! Arise! Arise!
我們萬眾一心,
Our million hearts beating as one,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Brave the enemy’s fire, march on!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Brave the enemy’s fire, march on!
前進!前進!進!
March on! March on! On!
百度搜索“March of the Volunteers”,即可試聽。
(中文大意請見P48)
背景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最早是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曲。1934年秋,田漢為該片寫了一首長詩,其中最后一節詩稿被選為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歌詞寫完后不久,田漢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1935年2月,導演許幸之接手《風云兒女》的拍攝。不久后,去監獄里探監的同志輾轉帶來了田漢在獄中寫在香煙盒包裝紙背面的歌詞,即《義勇軍進行曲》的原始手稿。當時,聶耳正準備去日本避難,得知此事,主動要求為歌曲譜曲。1935年4月,聶耳完成了曲譜的定稿,之后為了使歌曲曲調和節奏更加有力,又對歌詞作了三處修改,最終完成了整首歌曲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