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的王效民是安徽蕪湖人,因為能吃苦,頭腦靈活,他年輕時就是村里的“百事通”——誰家的自行車、收音機壞了,都找王效民免費修理,心靈手巧的他往往不負所托。18歲花季,比王效民小4歲的鄰村女孩余永花,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這個窮小子。
為給妻兒打拼出幸福生活,王效民婚后常年漂泊在外地打工,妻子則留在家鄉育兒務農。
到了2013年,孩子長大成人,王效民也在蕪湖擁有了一家自己的小貨運公司。然而,2013年9月,他們平淡幸福的生活戛然而止。那幾個月,王效民發現妻子走路時容易摔跤,最初去醫院查不出病因,直到2014年才確診為“漸凍癥”。
這種罕見病癥,因為天才物理學家霍金身患此病而廣為人知。醫生告訴王效民:“患上漸凍癥后,肌肉會逐漸無力和萎縮,無法治愈,而且狀況會越來越差,一般只能活3至5年。”
那一刻,王效民心如刀絞。為了全力照顧妻子,王效民關掉了自己辛苦創立的小貨運公司,拋下一切帶著妻子奔赴全國治病。上海、杭州、北京的大醫院去遍了,還到處打聽土偏方。沒多久,家中積蓄就花光了,王效民開始借錢為妻子看病。
隨著病情加重,到了2014年底,妻子余永花除了頭部,其他部位已不能動彈,也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只能通過“哼哼”或磨牙齒,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盡管王效民為給妻子治病不惜傾家蕩產,可漸凍癥畢竟是目前無法治愈的疾病,余永花的生命如一朵日漸凋零的玫瑰,在丈夫的守望中一點點枯萎。“永花,不要怕,以后我會不離不棄陪著你!”他攥著妻子干枯的小手,含淚說。
見妻子被漸凍癥折磨得一天天消瘦,王效民不得不鄭重地思考未來。“老伴以前就想出去玩,但總是因為我們倆都要工作、要賺錢,一直沒有實現走出去看看這個世界的愿望。我考慮到這個病治不好,就想著抓緊時間帶妻子多出去看看,不給她的生命留下遺憾。”
為了踐行這個決定,王效民不顧親友反對,賣掉了家中唯一的房子。他說錢沒有了可以再賺,房子賣了還可以再買回來,但一路風風雨雨陪他走來的老妻,只有這一個!
既然決定了,那就出發吧。在咨詢過醫生后,王效民收拾好裝備,開著一輛面包車拉著妻子,踏上了周游中國的旅程。兩個人,一雙腿,他背著她一步步爬上河南嵩山的臺階,讓她看少林寺,品嘗當地燴面;去河北秦皇島,吹著海風享受沙灘浴;在北京,他背著她爬長城,拍照時她笑得像個孩子……
平時余永花和王效民溝通都是靠眼神和晃動頭,吃飯的時候王效民要一口口喂,不管去哪里旅行都是余永花選擇,拿出地圖后王效民就挨個指,如果妻子想去了就會點點頭。
每次出游,他們都舍不得住旅館,而是沿途搭帳篷,自己做飯,盡量壓縮開銷。一路上,因為妻子吃素,王效民也跟著吃素;累了,兩個人就一起睡在車上或帳篷中。破舊的車子沒有導航,他們就一路問當地人。
每隔一兩個月,王效民都會讓妻子在當地醫院調理身體,然后再駕著他們那輛“愛的行宮”去窮游世界。
從妻子2014年患病起,王效民這位守護神就寸步不離,他更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每隔兩小時就要給余永花翻翻身,換一個姿勢。至今已經4年了,妻子雖然一直臥病在床,但從沒得過皮膚病,更沒患過褥瘡,連醫生都贊嘆說:“你照顧得非常精心!而且這種‘旅行療法’能讓患者心情愉快,你妻子的病情至今都沒有惡化,這是愛情創造的奇跡啊!”
2018年8月16日,從清晨6點到傍晚6點,王效民用了整整12個小時,終于背著妻子爬到了黃山山頂。在一棵迎客松下,他寵愛地把余永花抱入懷中,指著眼前的如畫美景對她說:“永花,今年我們就要走遍全國了,明年我們開始走出國門!以后等待你的美景和美食,多得很呢!”妻子含淚點頭。
這一幕,被一個年輕拍客用攝影機記錄了下來,并傳到了網上。背妻游世界的王效民很快感動了萬千網友,大家說,這就是愛情的樣子。“他們一路翻山越嶺去旅行,卻不知自己已經成了一道最美的風景!”“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為這對共用一雙腿的夫妻點贊,祝他們好運!”大家紛紛在網上留言祝福王效民和妻子。
云南、甘肅、湖南、湖北、河南、青藏高原……4年來,余永花趴在丈夫背上,“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下一步,王效民還要帶妻子到國外窮游。
(摘自《知音·海外版》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