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峰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后來他繼位當了皇帝。
他曾親自到桓榮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教誨。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得知桓榮生病,漢明帝就派人專程上門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到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對老師的尊敬。進門后,對老師噓寒問暖。有時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久久不愿離去。當朝皇上對桓榮如此尊敬,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對桓榮尊敬有加,不敢造次。桓榮去世時,明帝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并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尊敬老師的故事卻鮮為人知。秦始皇統一中國6年后,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時發生的事。當時,秦始皇在文武百官的護衛下,乘著車輦,浩浩蕩蕩地從碣石向東北的仙島前進。隨著有節奏的馬蹄聲,秦始皇不覺沉入對往事的追憶中。
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師,仿佛老師就在眼前,雖說嚴厲,可令人欽佩難忘。想到自己能有今日,其中也有老師的一份功勞呢。那位威嚴的老者,第一次授課講的就是舜爺賜給秦始皇家的姓,他先分別講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個“嬴”字,第二天就要求背寫。“老師,這字太難寫了。”“什么,一個‘嬴’字就難住了你,將來秦國需要你去治理,難事多著呢?你能知難而進嗎?”說著就舉起了荊條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沒見過這位老師,聽說他老人家已經去世了。
突然,車停了。前衛奏道:仙島離此不遠,請皇上乘馬。于是,秦始皇換乘了心愛的大白馬,過了不久,便到了島上。秦始皇環視渤海,胸襟開闊,豪氣沖天。待到他低頭察看眼前時,卻忽然下馬,撩衣跪拜起來。跟隨的大臣們見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著參拜。
等皇帝站起身來,大臣李斯才問他為何參拜。秦始皇深情地說:“眾位愛卿,此島所生荊條,正是朕幼年在邯鄲時老師所用的荊條。朕見荊條,睹物思人,如見恩師,怎能不拜?”
后來,人們就把這個島稱為秦皇島,傳說島上的荊條被秦始皇敬師的精神所感動,都垂首向下,如叩頭答謝狀。
郝景田摘自《勞動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