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
摘要:隨著我國整體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我國快速進入現代化信息時代,融媒體時代已經全面來臨,對新聞編輯來說既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又帶來了無窮的機遇,這需要新聞編輯對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融合能力進行有效提升,以便能更加符合融媒體時代新聞行業的發展需求。
關鍵詞:新聞編輯創新意識;融合能力提升
引言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我國各行業發展迅速,其中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尤為顯著。在當前互聯網的大環境下,傳統新聞媒體需要加快自身轉型的速度,才能在當前的環境下站穩腳跟,得到較快的發展。雖然目前為止傳統媒體還是占據著較大的比重,但是現代化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傳統媒體行業受到的沖擊越來越大。新聞編輯在融媒體的背景下要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從而使傳統媒體可以保持自身的優勢。
1新聞編輯創新意識與融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新聞編輯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新聞信息進行收集、整合等,在不同的媒體當中新聞編輯的具體工作內容也有所不同,各媒體新聞編輯的共通點是要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強烈的創新意識以及較為活躍的思維能力。在信息技術不斷進步和發展的今天,媒體走向社會化,大量自媒體用戶涌現出來,并且發展成為一個規模不小的自媒體行業,這對傳統的新聞業來說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各類新媒體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也如同雨后春筍般不斷出現,對傳統媒體產生促進作用,在此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融媒體。作為新聞媒體中的關鍵角色--新聞編輯的融合能力就顯得尤為關鍵,保證新聞編輯的融合能力達到一定水平才能在展開工作時更加精準地收集信息、整合信息、快速適應融媒體時代帶來的變化,才能創作出質量更優的新聞節目,服務大眾。在以往的傳統新聞媒體行業中,新聞編輯的工作內容略顯單一,只是對新聞素材進行編寫和報道。但是在融媒體時代下,大數據技術使收集信息變得更加便捷,信息的素材也變得豐富起來,這需要新聞編輯能夠以極為敏銳的洞察力捕捉信息并且將信息迅速發布出來。只有新聞編輯具有更高的創新意識和融合能力才能保證新聞的多元化。因此,提升融媒體新聞編輯創新意識與融合能力尤為關鍵。
2新聞編輯創新意識與融合能力提升措施
2.1提升新聞編輯的專業能力與素養水平
新聞編輯的專業能力與素養水平是其創新意識和能力培養提升的關鍵,融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新聞傳播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和優勢,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處于相對劣勢地位,因此,如果傳統媒體不能在融媒體時代實現創新與轉型發展,就會導致其在新聞傳播與媒體行業發展中的地位和競爭力下降,甚至影響其生存發展,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新聞編輯在工作開展中不斷加強自身專業能力與素養水平的培養提升,在科學、合理的團隊分工協作下,對自身的工作職責進行明確,確保新聞傳播消息的結構、內容以及價值等,能夠與新聞傳播的邏輯性保持統一,從而實現更加優質和高效的新聞節目制作,提高其融媒體時代的競爭和發展。
2.2融合新媒體個性化,突出電視新聞的權威性
不同新聞事件從不同角度分析,能夠獲得不同的結論。新媒體從業人員的觀點理論豐富,從而提升了新媒體的個性化。電視新聞編輯應當注重電視新聞的權威性。大眾比較認可電視新聞的權威性,所以必須立足于該特點,并且從不同角度對相同事件進行分析,對電視新聞內容進行豐富。同時,在改革發展過程中,新聞編輯人員應當遵循傳統電視新聞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在此基礎之上提升電視新聞的吸引力。在融媒體發展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應當注重分析和了解電視新聞發展特點,充分發揮出價值和優勢。
2.3提高新聞的真實性
新聞編輯必須具備對新聞線索的挖掘能力以及對新聞真實性的辨別能力。在當前融媒體的時代背景下,新聞信息量大,傳播途徑呈現多樣化,傳播速度也在不斷加快。當前一些信息傳播的主流途徑為微博、微信以及貼吧等,具有時效性及多樣性的特點,但是各種泥沙俱下的信息充斥新媒體,更有甚者憑借網絡的隱蔽性,蓄意制造假新聞;加之部分媒體審核缺失、疏于監督,導致“假報頻傳”。有用假新聞搞惡作劇或進行人身攻擊,侵犯他人的隱私權;利用網絡媒體的特點和有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抓住一些熱點事件,制造假新聞,干擾社會穩定。新聞編輯需要對新聞線索進行客觀評價,對新聞內容進行核實,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及真實性,尤其是在審稿的時候,要對新聞事件發生的地點、時間等要素進行核實。
2.4重點強化內容的呈現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新聞媒體所具備的時效性更為突出,但同時也使得新聞媒體的真實性有所降低。對于大部分的受眾而言,他們雖然青睞于從新媒體中獲得新聞信息,但在面對不一致的新聞信息時,往往會更加傾向于傳統媒體。這意味著在受眾的心中,傳統媒體的威信度和可靠性更高,而這些優勢是傳統媒體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逐步積累下來的,主要與傳統媒體以內容為中心的發展原則有關。在融媒體的影響下,新聞編輯創新意識與融合能力的提升就必須從強化內容入手,從多個角度著手,傳達優質的新聞信息內容,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要將新聞信息的真實性放置于重要的位置之上,在借助融媒體的優勢,打破傳統媒體發展所存在的局限性的同時,深入挖掘新聞事件背后的真相,強化新聞媒體的影響力。新聞媒體的創新可以從所傳達的新聞觀點中體現,一方面要切實保障新聞媒體的權威性,另一方面也要給受眾不同的新聞體驗,找準受眾喜聞樂見的新聞表現形式。
2.5轉變原有新聞編輯的固有思維,實現對新聞編輯的二次定位
在融媒體時代發展背景下,受眾的選擇也變得多樣化,尤其是近幾年短視頻風潮的出現,無疑對傳統的新聞媒體造成嚴重打擊。在這一背景下,如果想要培養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就需要從突破傳統新聞編輯思維的層面入手,結合時代發展的脈絡和現狀重新定位新聞編輯工作的內涵,以此來實現新聞編輯本質意義上的提升。例如,在以往的新聞編輯過程中,大部分編輯在選擇新聞事件時都會傾向于具備較強社會性的問題,但是,在融媒體時代發展的背景下,就要求編輯人員在進行新聞編輯的過程中選擇更加貼合大眾生活的新聞事件進行編輯,并最大程度上突破新聞事件和新聞受眾之間的關系,以此突出新聞編輯的現實意義。與此同時,在融媒體背景下,人們獲得新聞資源的渠道也大幅增多,在進行新聞編輯的過程中,編輯人員需要提升責任意識。
結語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中提升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融合能力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傳統媒體今后能夠繼續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而不至于被時代淘汰。新聞編輯在進行新聞報道時,要積極地對新聞信息進行整合,將其放在一個更加廣闊的歷史與社會背景下,從不同的角度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和解析,為受眾帶來更加全面、清晰、深層次的新聞視角。
參考文獻:
[1]? 吳國榮.論融媒體時代下如何培養廣播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J].西部廣播電視,2017(15):168;
[2]? 劉明明.略論融媒體時代下對廣播新聞編輯意識的創新運用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7,8(22):192;
[3]? 唐佳.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采編業務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8(14):139-140.
[4]? 吳克宇,張凌微.媒體融合背景下中央電視臺節目創新特點與趨勢[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12):83-85;
[5]? 于霽丹.對歷史文化類廣播節目創新的思考---以天津廣播電視臺濱海廣播《城市記憶》節目為例[J].中國廣播,2018(3).
(作者單位:山鋼集團新聞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