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明晶
摘 要:本文從闡述觀課的目的入手,分析得出觀課的具體行動和記錄的基本內容,總結出備課的技巧,為師范生在實踐過程中提高教學能力提供參考。
關鍵詞:師范生;課堂教學;觀課;教學能力
課堂是一個知識傳輸的場所;是促進學生智慧、情感、人格、教養等全面發展的舞臺;是提升人的生命價值并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空間。師范生如何從學生轉變為教師?一是思想的轉變,二是學會基本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能。這些技巧與技能要在教學活動中摸索、總結并反復練習成為自己的教學風格。通過教學觀摩理解課堂中的教學行為,是快速提高教學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1 觀課的目的
觀課者憑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帶著明確的目的直接或間接從課堂情境中收集資料,并依據收集到的資料了解講授者的意圖,采取何種方法展開對這一問題的闡述及聽課學生的反饋情況;整節課重點是否突出、難點如何突破;課上精選的例題和練習題代表性、新穎性、層次性等。
教師的觀課與學生聽課是不同的。學生聽課是以講授者為主導,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習到新的實驗探究方法,解題思路,新的知識體系。教師觀課,用人的多種感官以及一定的觀察工具(如錄音、錄像設備等)收集課堂信息,特別是透過眼睛的觀察,師生的語言和行動,課堂的情境與故事,師生的狀態與精神都會成為感受的對象,更追求用心靈感受課堂、體味課堂。學生聽課側重的是知識、技能本身;教師觀課側重的是教學方法如何使用、教學層次是否清晰、完成情況如何、整節課的整體布局是否合理、優缺點甚至亮點、對整節課總體印象和反思。學生認真聽課目標是學會知識、技能。教師在整個觀察過程中,要明確觀察的目的、選擇觀察對象、確定觀察行為、制定觀察量表、記錄觀察情況、處理統計數據、解釋觀察結果等,對課堂信息深度挖掘。
2 觀課的具體行動
第一,觀察課堂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方式包括:師述生聽(教師講,學生聽)、師述生附(教師講,學生齊聲附和教師提問)、師導生做(教師引導,學生動手)和師引生論(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第二,觀察教師對單獨性課堂活動的價值認識及應用層次。單獨性課堂活動是指課堂的教與學活動的主體看上去只有一位或兩三位同學的情況,如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書寫、上臺做實驗。這類活動由淺到深的三個層面的應用價值,即檢查知識掌握情況、暴露學生中的問題、引發全班思考。我們可以觀察教師對其理解到什么水平,應用到哪個層次。
第三,觀察教師如何處理PPT、學案等預設文本與學生行為、意外現象、板書等生成性的關系是用預設壓制生成還是調整預設促進有效的生成。在這一點上師范生的問題最為突出,這是在備課之后對課程內容如何以視覺形式呈現給聽眾的重要方式。它需要反復斟酌,可以看出教師功底的一項重要指標。
第四,觀察在課堂情境下的學習活動數量,它們之間是什么邏輯關系,是否流暢自然。高水平的課堂一定是在情境下由有梯度、邏輯關系清晰的一系列問題任務引導的師生活動構成。不同邏輯關系反映教師不同的課堂教學觀。
第五,觀察課堂問題或設計水平、陳述表達水平,學生是否被情境問題或任務所驅動等。
3 觀課記錄的基本內容
課堂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生成的系統,因此課堂教學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最優。觀課要對教學過程有一定的理解與把握,做到有準備、有自己的思想去學習一節課。明確了以下幾點才能做為教師去參觀課堂,在課堂中學習并品評課堂。
第一,記下老師引發學生活動的方式語言。如老師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和一張圖片,或播放一個短視頻。
第二,課堂關鍵活動環節。一個課堂任務如何向另一個任務轉化和安排?學生如何分組討論?
第三,記錄師生行為,如老師問了什么,如何問的?學生的觀察,自學,小組討論,展示作品,回答問題的情況。
第四,隨時記下在聽課過程中發現,認知,理解和判斷,利用自己觀察力感知教與學的方法,技術,智慧。
第五,記下經過自己梳理,提煉對本節課的概括,評價,建議。最好分條記錄為評課后續應用做好的準備。當堂完成,現場記錄自己感知認識和思考。
4 備課的一些技巧
教學最根本的標準使學習者能否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學習內容合適而確切,學習形式多樣,學習組織過程科學,評價標準多元化和動態生成性。一節課獲得知識、技能,或者掌握了規律方法,或者進行了交流體驗,或者拓展了思維視野,或者觸動了情感心靈,甚至提升了人格,改變了人生觀世界觀等。有了前面有目的、有計劃的觀課活動。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膽的設計課程。把觀課學到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自己的課程中。
第一,對一節課時間分配與掌控,是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內容。第二,引導、講解、探究、討論、練習之間的銜接問題處理(是否順暢、邏輯關系是否合理等)。第三,教學引入的事例應該與時俱進,真人、新事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不同類型的課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訓練本課程技能,設計引導學生活動、思考。課堂完成結果是否達到預期。第四,學生是教師自我評價的最好助手。邊教學邊觀察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獲取知識、獲得成功的體驗。第五,促進課后反思。通過以上一系列的自我觀察與評價,自然而然思考怎樣更好組織教學、科學安排各個知識點的邏輯關系、例題更有層次、廣度和代表性。
及時調整自己的身份的變化,掌握課堂的基本要領。在觀課活動中充分學習授課者的優點,勤思考,善比較,提高自我教學水平,順利成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師。
基金項目:河北省創新能力提升計劃自籌項目(項目編號:18456234)、滄州市軟科學研究計劃指導項目(項目編號:183000017)、滄州師范學院2019年校級重點教研教改項目(項目編號:2019JGA002)、滄州師范學院2019年校級教研教改項目(項目編號:2019JGD010)。
參考文獻:
[1] 李和平.打開一個敞亮的教研窗口[J]教育科學論壇2007(10).
[2] 婁延果.河北教育[J]綜合版2019.05第5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