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悅翔
表和里,似乎生來相對,所以才會有表里不一的說法。再往深探尋,表即一種現象,里則為事物本質,現象和本質同樣是一對相生相對的概念。可究竟是表大于里,還是里勝于表?
前段時間持續發酵的香港局勢引發各界關注,一時之間各種陰謀論甚囂塵上,就是一則將現象當做本質的實例。何為現象?浮于事件表面,將沖突雙方無限放大,誤以為這爭斗兩方就是事件核心。香港青年打著“廢青與港獨”的旗號,聲稱要民主要自由,可他們的行為卻是肆意破壞社會秩序,他們口中所謂的港警“鎮壓和平示威人士”更是完全扭曲事實,將政府和市民的對立升級歸咎于制度,實際上偏離了本質。正如紀德所言,“借蘆葦的擺動我們才認識風,但風還是比蘆葦更重要。”蘆葦擺動是現象,本質卻是風的作用。香港的混亂是現象,可這背后的本質更值得探究。
馬克思主義辨析現象和本質曾這樣解釋過,“事物的現象是外在的表現形式,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歪曲的。”這點在內地和香港的新聞報道可見一斑。雙方媒體各執一詞,針鋒相對,看似撲朔迷離,讓人很容易對這相對的現象表述產生混亂。圍繞一個本質,其現象表現卻可以完全被扭曲,而具有煽動性的文字或行為更是混淆視聽,讓人摸不著頭腦。可即便現象歪曲,本質卻始終如一,需要人們擦亮眼睛,一一分辨。就這香港局勢而言,“廢青論”和“港獨論”為兩大首,它們皆是現象,即使歪曲,也是圍繞本質歪曲地大做文章。廢青以游行為主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港獨更是片面地認識社會,一昧宣揚獨立,更是太過可笑。這歪曲現象的背后是對其暴亂目的的拓展,都是不對的。
現象既可以將本質歪曲,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認識實質?叔本華有言,“一個明智的人就是一個不會被表面現象所欺騙的人,他甚至預見到了事情將往哪一方向變化。”在眾說紛紜之間,我們要練就真正的火眼金睛,媒體是社會發言的利器,但他卻也絕不是唯一的真理,所有的言論皆應該理性辯證地被認識。像這次暴亂中,港媒一味指責內地媒體如何批判廢青,殊不知他們這種不解決問題反倒責罵嘗試解決問題的人的行為,只會讓現象更加模糊,讓矛盾升級。
現象與本質即蘆葦與風,看清風何其不易,但我們仍需深入實際,找到根源,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