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閩南地區中老年人多走路和勞作緣故,足底普遍較大,扁平足人數較多,在滿足舒適的工效學基礎上,探索多功能和智能鞋的設計要素,來指導老年鞋的設計,讓老年鞋更舒適、安全。
關鍵詞:中老年 智能化 老年鞋 健康管理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這是一個新的重要國情,老年人的健康成為全世界日益關注的焦點問題。2018 年,中國 60 歲以上老年人數量已超過2.5個億,占總人口的 17.9%。由于生活習慣不同,多數老年人不太愿意與兒女們住在一起。[1]。一款多功能的智能鞋可以讓年輕人時時了解父母的身體狀況和位置狀況,能夠讓年輕人免去后顧之憂,安心工作。因此,在設計老年人鞋靴時,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設計適合老年人穿著的鞋子是研究者和制造者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老年人足部健康現狀
Gorter K等人通過調查7200名65歲以上老年人,發現44%的老年人患有退化性足部疾病4周或者4周以上,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足部肌肉、初帶、皮膚、血管等逐漸松弛、老化,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發生變化,引發老年足病,老年足病導致的結果有疼痛、不舒服和功能喪失[2]。
二、 多功能老年鞋設計要素分析
(1)生理因素
老年人腳的形態與年輕 比時發生變化,老年人的腳型差異較大,不能一律以肥大作為老年鞋的特征。脊椎問題: 老年人脊椎老化,平衡能力降低,常出現駝背,使其后傾概率增大。工效學:老年人后跟墊高應為4- 5厘米,理想結構是坡底形。
(2)穩定性因素
①腳有四弓。老年人由于腳弓長期負重,腳弓一般都變小。尤其是肥胖體型的老年人腳弓甚至變成了扁平足。測量發現,老年人的腳趾自然上蹺,趾骨線(腳底軸線)與跟骨、前掌凸度聯線(分踵線)的夾角,比青年人的大。這使得老年人站立、行走的平衡與穩定性降低。因此,在設計老年人休閑鞋時應將蹺度增大(大于青年人的 15~18mm)。
②老年人的生理現象之一是出現駝背。表現為上身前傾(或后仰),重力線位移,使老年人在行走時不穩定性加大[3],因此老年鞋不應該設計平底鞋。
③鞋底要柔軟
由于老年人小腦的萎縮常引起共濟運動失調,造成肢體運動出現震顫,肌群收縮的強度與運動所 要達到的目的不相稱。因此老年人的鞋應以輕便為主。鞋底要輕軟但不能彈性過大,否則會有不踏實的感覺,使兩腳支撐不穩。鞋底的厚度最好在 15mm 以內。
④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本體感覺和肌肉力量下降,導致由打滑而造成的摔倒概率增加。對于居住在家的老年人來說,首先應在家中創設無障礙的生活環境。如客廳內避免擺放雜物,過道通暢;衛生間安裝扶手;地面保持干燥等等。對于鞋靴設計者和制造者來說,在對老年人設計鞋靴時應注意防滑性能。底面可使用一些材料和花紋增加摩擦力,增強穩定性[4]。鞋底花紋的深度應為 1.5~5mm、角度 > 90°,并且前后左右各向都能形成阻力或抓著力,以防滑倒。
⑤居住在家的老年人大多都有室內裸足或只穿襪子行走的習慣。有研究顯示 ,裸足或只穿襪子在室內行走時摔倒的概率是穿運動鞋或帆布鞋的 11 倍。Burnfield JM 等的研究發現,老年人裸足行走足底所承受的峰值壓力比穿鞋行走時明顯要大,這會使足部損傷的風險增加[5]。因此,老年人在室內時應盡量避免裸足行走。
(3)舒適性因素
除了以上的穩定性,老年人的鞋靴還需要舒適性。在設計老年人鞋靴時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老年人感到實用、舒適。
①老年人的皮膚分泌腺和排泄腺功能減退,皮膚表面逐漸粗糙、松弛,失去彈性,皮膚出現老化特征。老年人的腳趾大多會出現拇指內翻,趾關節不同程度的變粗、隆起、擠壓腳趾等現象。因此,在設計老年人的鞋靴時要適度寬松。內腔要留有一定的空間;足趾與鞋的前緣應有 15~20mm 的間距,以保證腳趾有充分的活動空間。不宜采用尖型、方型鞋頭的鞋楦。
②選擇的材料要柔軟且有較好的彈性、透水性、透氣性和吸濕性。不易采用較軟的鞋材,這類鞋材容易使老年人失去平衡,安全系數低。
三、老年鞋智能化發展趨勢
(1)精準定位,智能護航
新型老人智能鞋,可以采用國際領先的 AGPS/CDMA-one 雙模定位技術,實現 15 秒內準確定位同時 融合中國移動 LBS 基站定位和 WIFI 定位技術, 實現了室內 室外任意環境下實時定位。
(2)強大的云端儲存功能
只要穿上鞋子,老人的足跡全程記錄,清晰可見,隨時了解老人的最新動向。 強大的云端儲存,了解過往行蹤,記錄老人健康每一天。
(3)運動檢測,健康管理
先進的計算功能,智能記錄老人每天的步行情況,內置 G-sensor 三維傳感器,準確計算走路 狀態,實時計步,配合精確定位和強大后臺數據,可以準確判斷老人當前行走狀態。
(3)摔倒提醒功能
當老人出行發生意外摔倒時,系統會及時發出摔倒信息提醒給家人,充分把握救助的黃金時間。
(4)風險預警。
非人為設置,超過十天老人未進行運動時,會立即推送消息至家人的手機客戶端,進行風險預警,讓家人及時掌握老人身心健康情況。
四、 結語
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后,老年群體的消費市場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未來中國的商機與趨勢。同時,居家養老是我國的主要養老模式,老年人在居家環境中的防跌倒問題也是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
在為老年人設計鞋靴時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生理與心理特征,從穩定性、舒適性、易用性等要素分析,根據老年人的實際需求設計不同類型的鞋靴。
智能化老人鞋設計增加了精準定位、智能護航、強大的云端儲存、運動檢測、健康管理、摔倒提醒、風險預警等功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輕人工作節奏不斷加快,智能化老人鞋是老人與子女之間的一座無縫對接的信息橋梁,必將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參考文獻:
[1]馬海燕.智能化老人鞋的設計與分析[J]機電教育創新,2018(115):
[2]Gorter K, Kuvvenhoven M, DeM, Hearlth care utilization by older people with non-traumatic foot complaints[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rimary Health Care, 2009,19(3):191-193
[3]Menz,HB,Lord,ST,McIntosh,AS.Slip resistance of casual footwear: implications for falls in older adults[J].Gerontology, 2001;47(3):145-149.
[4]齊云萍,王南,吳緒偉 . 老年人跌倒病因學分析 [J]. 首都醫藥,1998;(12):49.
[5]Burnfield J M, Few C D,Mohamed O S,et al.The influence of walking speed and footwear on plantar pressures in older adults[J].Clinical Biomechanics,2004; 19(1):78-84.
作者簡介:
王欣(1985—),女,年生,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鞋類舒適性和功能服裝設計。
本課題受“福建省教育廳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支持,項目批準號:JAT16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