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見學
摘要: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的文化交融是空前的。與此同時,我國傳統民族文化被侵蝕的問題也日益嚴重。在文化大融合下,許多的民族獨有的藝術正在逐步消失,環境藝術也是如此。對于大部分千篇一律的環境空間,正吞噬著上千年來的民族傳統。本文主要以“陶藝文化”在酒店空間中的裝飾和應用進行分析研究,設計秉承傳統文化、藝術、自然相統一的理念,呼吁更多的人學習、繼承與創新。
關鍵詞:室內設計;陶藝文化;藝術;自然;裝飾應用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水平的高速發展,人們對餐飲業需求不斷提高,各種酒店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如何體現特色與個性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陶藝文化”在室內空間裝飾中的應用——酒店空間為例進行研究,設計將陶瓷欣賞、陶藝制作融入到空間的設計中,來提高人們的文化欣賞能力以及動手能力,陶冶情操、放松心情,增進人們之間的交流。
一、“陶藝文化”主題酒店設計理念
1.1設計理念
在酒店空間設計中以陶在制作過程中的“火”與“土”元素為設計理念,將“陶藝”主題與風格特征融入到該酒店空間設計的細節當中,通過空間裝飾展示陶藝文化。陶器特征經過提取與加工形成主題酒店的元素符號,主要表現在建筑空間造型、裝飾風格、功能設計、環境烘托等方面。將其進行該空間的主題渲染與營造。以陶藝多變的表現手法,創造出更加具有藝術性、更加內涵典雅而又不失個性的空間環境。
二、“陶藝文化”主題酒店設計定位及創意定位
2.2“陶藝文化”主題酒店設計定位
好的酒店設計必定是功能齊全、項目豐富、服務優良并且具有文化特色,也就是酒店的文化氛圍和內涵。該酒店是以“陶藝文化”為主題的新中式酒店,“陶藝文化”主題酒店室內設計由門廳、休息區、就餐區(散座區、包廂區、茶座區)、景觀區四大區域構成。陶藝作為一種具有文化藝術的室內環境中的裝飾應用手法,被越來越多地選擇應用到酒店中去,利用陶器在室內環境中進行裝飾搭配,構建室內空間的基本形態,配合色彩處理、光影的變化、形體特征、空間造型等方面,以獨特的工藝語言彰顯酒店的風格特色和文化內涵。
2.3“陶藝文化”主題酒店的創意定位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各式各樣的主題酒店層巒疊出,人們對生活空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室內空間中運用的材料種類也隨之增多。而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的情況下,產品制造大多是現代化機械化生產,大同小異且缺少人情味。“ 陶藝文化”主題酒店以民間陶藝元素為設計源泉,以將中國傳統古老的文化與現代藝術更好地融合,并真正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陶冶人們的情操。陶藝墻面、空間以造型的無限性和獨特的觀賞性,迎合了人們的裝飾審美需求。可以運用陶藝的造型多變性和豐富的色彩組合,在不同用途不同風格的室內空間內裝飾搭配。不同的空間有不同的需求,但陶藝墻面以多變的表現手法,能夠創造出更加具有藝術性、更加內涵典雅而又不失個性的空間環境,以其獨特的材質肌理,在建筑墻面上做出藝術性處理,向人們展現出特殊造型并富含傳統民族藝術精神的視覺效果。
三、“陶藝文化”主題酒店的室內空間設計
3.1“陶藝文化”主題酒店門廳、休息區設計
門廳入口處休息區有一楠木桌椅,桌子以“火”的元素造型雕刻而成,椅子以“土”的元素仿照陶罐的變形雕刻而成,象征著土經過火的燒制方能成陶。門廳前臺與背景墻采用簡單典雅的設計,墻面利用傳統的陶瓷藝術,各種豐富的紋飾和裝飾品種,青花粉彩,經過水、火、土相互的融合和洗禮,展現出精致不同、內涵素雅的意趣。
臨街的落地窗與大量積陶罐展品的相結合,可以很好地體現主題并吸引著來往人們的目光,能起到推廣酒店特色與傳播陶藝文化的作用。
3.2“陶藝文化”主題酒店包廂設計
包廂的設計應考慮到讓顧客有舒適、輕松地感受。該酒店小包廂的地面用了仿古灰色陶制地磚,墻面以白墻和陶制瓦片砌墻為主,會讓人在一進門就感受到這里自然樸實的芬芳、沉著與典雅的韻味。陶質材料不僅美觀而且無毒害、無污染有較好的絕緣性,美觀大方,并且有濃厚的民俗文化。吊燈的選擇充滿現代氣息,目的是讓空間不顯得沉悶。酒店大包廂的地面用了中國傳統祥云圖案地毯、中式座椅、濃郁中國元素的吊燈、隔斷式墻面裝飾,搭配陶罐以最原始、最樸實的陶藝的顏色和肌理進行裝飾,一支蒼勁的蠟梅樹枝擺放在餐桌上的陶罐,配上一面素雅別致的青花瓷碗盤墻,大小不一,錯落有致,不僅讓餐廳的環境更加精致素雅,更能讓人感到無比的舒心和別樣的意趣。自然地就有了一種耐人尋味的文化韻味,讓整個空間顯得舒適和諧。
3.3“陶藝文化”主題酒店散座區設計
穿過門廳走廊是散座區,雕花踢腳線與青灰色仿古地面呼應呈現空間的厚重。墻面裝飾摒棄了傳統酒店繁雜的掛畫、壁紙裝飾。采用陶藝作品裝飾的博古架,使空間充滿文化氣息。頂棚采用挑高木質結構,這樣增加了空間彈性使顧客沒有壓抑的感覺。卡座區的陶藝瓦片墻面更是錦上添花,陶藝墻的存在不僅以陶瓷本身的樸實和自然吸引了人的眼球,更是用泥土和殘缺的瓦片展現了一幅滄桑與陳舊并充滿歷史感的畫卷,舒適的布藝沙發座椅、溫暖的燈光,融合了環境中蘊含的文化韻味,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手藝的一種傳播。
3.4“陶藝文化”主題酒店景觀區設計
景觀區在設計中本著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的原則。景觀區的道路用防水木鋪成,陶罐大小不一,錯落有致,扇子樹、假山、陶罐與水相互結合,在這樣一個傳播知識文化和提倡休閑創意的公共場所,意讓顧客在游玩時找到融入自然的歸屬感,解放長時間工作壓抑的心情。
景觀區還配置了拉胚機,拉坯是制作陶藝的七十二道工序之一,人們在就餐完畢后可體驗做陶藝的樂趣,找回兒時的感覺。整個空間的文化韻味不僅向人們訴說著現代陶藝發展的個中精神,同時也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放松了心情。
四、結語
“陶藝文化”這一特色的酒店空間,運用“火”與“土”相互碰撞產生的元素設計本方案。陶藝的造型特性有粗糙和精致之分,而酒店環境必是整潔干凈、精致特別的。將原始的陶藝在室內空間中的應用、和生活空間的融合會為我們帶來別樣的感受與體會。在如今的室內設計中,人們越發意識到陶藝在室內空間中的多樣性,陶藝也由最開始的陳設收藏作用發展為裝飾環境藝術。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陶藝墻在室內空間裝飾藝術中將會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與研究。
參考文獻:
[1]? 徐涵.室內空間構造與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6-17
[2]? 羅玉華.主題餐廳的室內設計[J].藝術百家,2010(02)
[3]? 張欣.陶瓷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文化性探究及其應用.中國陶瓷,2016.6
[4]? 劉潔.現代陶藝在建筑裝飾中的創新運用探析.藝術評論,2017.3
[5]? 劉蔓.餐飲文化空間設計[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50-58
[6]? 陳洋,張定青.論餐飲空間環境的主題表現.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9:3
[7]? 張綺曼.室內裝飾裝修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60-70
(作者單位: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