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昱姿

摘要:目的:總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最佳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在2019年3月到7月開展研究。我院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為例。在護理單元實施后定義為觀察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采用傳統護理管理模式與護理單元服務模式。總結對比兩組患者的應對方式及自護能力評分。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應對方式及自護能力評分評價結果無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應對方式及自護能力評分評價結果相對于對照組而言具備顯著數據差異,差異有意義,P<0.05。結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服務模式中護理單元的應用價值顯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綜合康復效果,值得普及。
關鍵詞:心內科;護理單元;心肌梗死;應對方式;自護能力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一種長時間的嚴重性心肌缺血而導致的心肌缺血性壞死,患者的發病速度快并且病情危重,臨床中很有可能并發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嚴重威脅。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速度快、病情嚴重,會對患者的心理與生理形成嚴重危害。正因為臨床中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重,所以對于患者的醫護服務都有著較高的要求,不僅需要確保治療措施的針對性與安全性,還需要保障護理措施的合理性。對此,本文以我院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案例,探討心內科護理單元的應用價值。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9年3月到7月開展研究。我院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為例。在護理單元實施后定義為觀察組。護理單元聯合健康教育實施前后均為50例患者。實施之前(對照組)男性患者30例,年齡中位數45.13歲;實施后(觀察組)男性患者31例,年齡中位數45.34歲。兩組患者基礎資料相近(P>0.05)。
1.2方法
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采用傳統護理管理模式與護理單元服務模式。
觀察組護理措施如下:1、評估單元。按照患者的臨床資料、檢查結果以及高危因素做好綜合性護理;2、施護單元。按照評估結果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首先是依從性服務,為患者介紹用藥的重要性以及治療方式的重要性,鼓勵患者正確用藥。其次是不良習慣的護理,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并做好飲食方案的指導,同時說明不良飲食的負面危害,尤其是高鹽高脂飲食的危害。再次是自我護理管理。借助為患者介紹急性心肌梗死,強化患者對于疾病的了解,并提高自我疾病管理能力。最后是情緒護理,針對患者的心理情緒狀態提供相應的心理護理,為患者介紹近期治療案例強化治療信心,每天睡覺之前聽輕音樂舒緩壓力;3、康復單元。在患者病情穩定之后為患者提供康復鍛煉的幫助,讓患者定期開展散步、體操鍛煉或體育娛樂活動,提高康復效果;4、教育單元。將教育單元貫穿在整個急性心肌梗死護理服務中,結合患者的住院表現為患者介紹相應的疾病的特征,同時發放住院健康督查表,讓患者每天記錄自己的情況,并通過責任護士對患者的表格內容提供針對護理,耐心講解患者的疑問與問題,消除顧慮,提高康復信心以及自我護理意識與能力。
1.3觀察指標
總結對比兩組患者的應對方式及自護能力評分。
應對方式主要涉及到問題解決、求助、合理處理、自責、幻想,評分總分100分,分數越高則證明應對能力較強。自護能力則是以自我護理意識、積極性以及能力為主,評分方式與應對方式相同。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的錄入、分析與處理均應用SPSS19.0軟件。數據錄入需要由2名專業工作者進行,錄入后進行1次核對。數據的導入與計算均嚴格根據要求進行,數據處理需要進行2次預防數據差錯。數據處理方式方面,計量數據應用均數表示,計數數據應用百分比表述,以P=0.05為界限高于0.05則代表無統計學意義,反之有意義。
2.結果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應對方式及自護能力評分評價結果無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應對方式及自護能力評分評價結果相對于對照組而言具備顯著數據差異,差異有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討論
護理單元的實施屬于一種細化護理干預措施的有效方式,其可以借助心理學、人際關系學以及整體護理學等相關知識,幫助患者更好的掌握自身疾病,為患者的身心健康問題提供幫助,對于臨床護理服務的整體質量提升作用明顯。另外,借助健康督查表的發放,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從而提升自我疾病管理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應對方式及自護能力評分評價結果相對于對照組而言具備顯著數據差異,差異有意義,P<0.05。該結果充分證明借助護理單元能夠有效提高臨床護理效果,提高臨床醫護服務效益的綜合性目標,可以作為常用護理標準。
綜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服務模式中護理單元的應用價值顯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綜合康復效果,值得普及
參考文獻:
[1]? 范艷梅,王麗娟,王曉芳,etal.協同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功能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9,23(4):703-706.
[2]? 章琳慧,徐蘭,金艷.基于時機理論的延續護理對PCI手術患者自護能力及術后恢復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22):2698-2701.
[3]? 黃柳.基于時機理論的家庭護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9,25(16):2802-2806.
[4]? 張溯,鄧雪蓮,文俊,etal.家庭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復及家屬護理能力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8,22(11):2216-2218.
[5]? 曹艷,王曉紅,楊華.優質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心率變異性及不良反應情況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3):398-401.
(作者單位:山東英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