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成
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對學習優益的固定學習態度和學習行為。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對學習保持熱情,以積極的態度去克服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和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這種行為習慣可以使學生自覺的將自己的時間用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擴展自己的認知領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培養能力和開發智力的重要因素,不僅對當下提高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幫助,對以后生活中面對任何事情都有重大正面影響,因此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的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
但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影響到自己的學習活動,加上數學的邏輯性較強、面對很多的數字學生容易感覺數學科目學習起來很枯燥,那么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自主學習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就需要通過一些教育方法來突破這一困難。
一、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從根本上來看,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都可以總結為缺少數學學習的興趣而造成的。興趣是小學生最好的老師,有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數學學習的興趣,才可能逐步地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才能切實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很多時候都存在著這樣一種情況,教師只注重課堂中教授知識的過程,沒有關注學生是否對于講課的內容感興趣以及學生是否在認真聽講。不同的年齡階段,感興趣的內容是不一樣的,教師應該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在小學數學教學的不同階段要采取不同的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比如說,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剛剛進入小學,對于各種事物的認識能力有限,數學教師應該應用游戲的方法來實施教學,可以將數字畫在圖紙上,涂成不同的顏色,用鮮艷的色彩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再來進行加法減法的教學。再比如說,培養小學三四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要采用另外的方法了,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已經基本能夠規范自身的行為了,對于各種事物的好奇程度也加深了,所以,數學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講一些著名的數學故事,或者布置有一定難度的數學習題,運用這些方法來吸引這一階段學生的吸引力。總的來說,培養小學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想辦法培養這種興趣或者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樹立明確的數學學習目標
在小學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因為學習目標不明確,并且審題與計算不認真等因素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逐漸喪失。在這種情況下,就對教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從而使學生找到數學學習的方向。在期中、期末檢測以后,教師要主動和學生進行談話,和學生一同總結、分析與反思上一階段的數學學習情況,并找到自己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并看到與優等生之間的差距,然后合理制定下一階段自己的數學學習計劃與目標,對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進行明確,并進一步增強競爭意識。
三、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要認真的對待數學科目,課前認真復習、課堂上認真聽教師境界的內容、課下獨立認真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以及能夠認真的復習。這一系列的行為是提高數學學習水平的重要流程。其中,課前預習是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最好的尊重,預習數學課程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在解題中存在的不足,有重點的聽教師的講解內容,在課堂是能夠提出自己在預習中發現的疑問,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聽課質量;做題時認真審題可以使學生避免因馬虎而忽略了數學題目中給出的解題條件,正確的運用題目中條件解出問題的答案。這樣,既提高了做題的速度,又提高了計算的準確性。
獨立完成作業是鍛煉學生數學知識運用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最好方式。獨立完成作業需要學生做題前準備好所有的學習工具以及與學習有關的所有資料。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按照完成作業的計劃一步步的解決學習任務。在完成作業的過程要獨立思考認真審題,不在做題的時做出與學習無關的行為,不要抄襲其他同學的作用,不能在網上搜集問題的答案,要運用自己腦中存留的知識去解決作業中的難題,不會的問題可以記錄下來尋求同學、家長或教師的幫助。獨立完成作業是對能力的鍛煉不是學習行為的與世隔絕。正確的對待數學問題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習效率。
四、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數學教師要加大對學生的鼓勵力度,要大膽的進行思考,并將其在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較大的作用。對于學生較好的表現教師要給予一定的肯定與鼓勵,從而使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得到較大的提升。與此同時,教師還要不斷的鼓勵學生進行研究與探索,有效提高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突顯出來,將學生的能動性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要給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有效引導。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進行自主學習,并且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交流與合作,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有效的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