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星
【摘要】 ?將高中政治課程與時事熱點結合起來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緊跟政治方向的應有之義,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貫穿時政分析,而且應該鼓勵學生對當前的時政熱點進行收集、共同探究分析,提高高中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 ?時政素材 熱點話題 政治素養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8-062-010
1. 引言
時事政治是指國內外最近一段時間內發生的具有代表性、全局性的事件,主要包括國內外黨政、社會經濟、軍事科技等國家生活和國際關系等方面的方針、政策、變化等等。在高中的政治課堂上適當的滲透,時政教育,不僅可以增強政治的時效性與學生生活體驗的緊密型,還可以將課本中的知識點與現實中時間的發展處理建立聯系,將抽象枯燥的知識具象化,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影響學生的政治思維,培養學生的政治敏感性,幫助學生建立起關注國家時政大事的習慣。進入新時代,高中課程改革全面推行,時事政治作為一個具備較高程度的可變度和時效性的教育資源,應該成為政治教學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2. 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2.1真確處理時政素材與教學素材的關系
時事政治的素材來源于近期,而課本中的內容時間較久,運用時政素材能夠很好的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很多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會選擇用新素材代替課本中的素材,實際上,這種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由于課本中的素材是很多專家學者研究篩選出來的具有高度凝練性的文字,時事素材優勢僅僅體現出教材中的某一個觀點或者某一兩句話,很難給學生形成全面的認識,再加上我們的教材也在不斷的增加新的教學內容,其仍然存在很強的指導意義,因此要重視對課本中素材的挖掘,同時充分發揮時事政治的話題度和新鮮感。
2.2熱點話題導入教學,引起學生注意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國內外的任何新聞都可以在短短幾分鐘內廣泛傳播,學生了解信息的途徑也越來越廣泛。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政治課程是一門比較嚴謹的課程,學生們往往感到與這個科目之間具有很強的距離感,這就為教師運用時政熱點導入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通過趣味性穿插一些新聞引出將要學習的知識點,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例如:教師在講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節內容時,可以通過近期習近平總書記近期訪問歐洲國家的新聞熱點作為引子,習總書記將一帶一路的種子播撒在歐亞大陸,希望能夠與各個國家一道,建設經濟強國,這是我們作為一個經濟大國的擔當與責任,進而引入我國現在堅持的道路和制度,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政治制度的內涵。
2.3多方挖掘,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
目前教育的目標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相對于傳統教育更重視分數的模式,當代教育更注重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高考試卷中的政治題目逐漸增加了材料分析類的題型,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2018年全國文科綜合卷中的政治題目為例,都是時政熱點為背景和社會生活為背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增強了學生的親切感,也考查了學生對時政關心程度和綜合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和備考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時政熱點,更要多了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政治素養不是教師告訴學生,學生被動的去記憶,而是向學生傳遞一種觀念,教師要傳授的使學生自己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去來了解時事政治,例如鼓勵學生多多閱讀《人民日報》、《求是》雜志;觀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節目,開拓眼界,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正確的看待社會上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現象。
2.3時政事例精簡,運用得當
一些教師為了響應政治教學中要增加時政事例的教學方式,出現了片面擺事例,不講理論的傾向,將時事內容與教學內容分裂開來,僅僅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就投其所好,將一整節課全部用來講事例,殊不知事例運用的太多、太雜反而會適得其反,學生的學習沒有一個完整的框架體系,只接受了一些零散的時政片段,對知識的理解難易深入、到位,政治教育活動停留在較低的層面。
2.4挖掘政治內涵,豐富時政素材
學生自己獲得的時政信息具有一定的零散性、無序性,學生由于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不夠深入,自己很難消化這些理論知識,和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點撥,也可以組織班里的同學分組討論,發表對某個時政問題的看法,并針對問題提出幾點建議,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政治體系。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大家對政治素材的理解大多停留在事例、案例,其實時事政治的素材十分豐富。從素材的載體而言,包括文字材料、圖像材料以及這些素材共同形成的多媒體素材,具體從內容上講,包括文字、圖片、漫畫、音樂、視頻音頻等。實際教學操作中,主要選擇了文字載體的形式,人為縮小了教育資源的范圍,因此建議教師可以在多個角度入手,展開課堂教學活動。
3. 小結
在高中政治課堂上,引入時政事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枯燥晦澀的理論知識,還可幫助學生養成關注社會熱點的良好習慣。通過對引入事例的精心篩選,選擇與教學內容密度較高的素材,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答問題,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和觀點分析政治、經濟、文化現象,幫助學生理清楚在政治課程學習中感到模糊的知識,深化了學生對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增強了中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堅定他們緊隨黨的步伐、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做到以新時代的核心價值觀來約束自己要求自己,促進國家方針政策的實施。
[ 參 ?考 ?文 ?獻 ]
[1]唐波.淺析時事政治在教學中的適時應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04).
[2]劉曉毅.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作用淺析[J].科學中國人.2017(20).
[3]徐敏.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