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雨霖鈴》這首詞是人教版語文教材必修四第二單元中的第一位詞人——柳永的第2首詞。這首詞作為寫景抒情詞,我們要通過這首詞讓學生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以及抒情手法當中的借景抒情的手法,并明確詞中寫景手法的運用。
學情分析:學生在必修一第一單元的現代詩歌中,已經學過意象與意境之間的關系,并且學過寫景手法中的上下結合、遠近結合、俯仰結合、視聽結合、虛實結合等,所以在本首詩中理解這些方法難度不大,只需掃除文言障礙即可。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創作背景,并體會借景抒情和虛實相濟的藝術手法。
2、通過誦讀體悟意境及情感,通過問答分析景與情的關系,通過討論解答疑難點。
3、指導學生重視感情并正確對待感情。
教學重點:體會詞的意境和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借景抒情和虛實結合的手法的運用。
重難點設計意圖:對手法的掌握與運用是這首詞的重中之重。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離別時的情景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經常描寫的場面,李白面對離別這樣寫道: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孟郊筆下的離別則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透過這些飽含深情地詩句,我們可以感受到朋友離別時“禾黍聽馬嘶”中的呆望,可以想象母親送別兒子時的淚眼愁眉,可以感受“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中包含的至理,那么今天我們同樣來學習一首描寫離別的詞作,讓我們一起走近柳永,去解讀他的不朽名篇《雨霖鈴》。
二、講授新課
(一)作者介紹
柳永,原名柳三變,北宋著名詞人,少年時到汴京應試不第,因擅長詞曲,常流連于秦樓楚館,為歌妓填詞,其詞流傳甚廣,可謂“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后又重整旗鼓,再戰科場 ??荚嚦煽儽疽堰^關,不曾想他的詞作《鶴沖天》中有“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詞句,宋仁宗聽了很生氣,便把柳永的名字從中榜名單中抹去,笑罵:“何要‘浮名’?且填詞去。”落榜后,柳永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也因此,柳永成為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終成婉約派代表。之后改名柳永再度參加科舉,謀得屯田員外郎的官職。
設計意圖:讓學生清楚作者所處時代的大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經歷,對于理解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情感是很有幫助的,同時這也是教給學生知人論世的鑒賞手法。
(二)寫作背景
《雨霖鈴》是柳永離開汴京時與一位紅顏知己纏綿悱惻,哀婉動人的別離情景。
(三)一讀,正音,釋義。
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注意字音及節奏。
2、同學們自讀詞作,明確句意。
3、找同學朗讀。
4、解讀難理解的句子。
(四)二讀,置身詞境,緣景明情。
詞中的寫景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理順意象、意境、情感之間的關系,并且規范其表達思路,運用哪些意象,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五)三讀,因聲求氣,賞析技巧。
欣賞名家朗誦,試分析作者是如何表達這種情感的?
設計意圖:詩歌鑒賞考綱當中明確指出鑒賞詩歌的情感及表達技巧,作為鑒賞詩歌的一個重要方面,《雨霖鈴》當中涉及借景抒情,虛實結合等重要手法。
(六)總結表達技巧類型題答題步驟
第一步 點清技巧。
第二步 具體分析。
第三步 表達效果。
設計意圖:學生在答題時易出現這樣幾個問題,①思路不清,毫無條理;②審題不清,無從下手;③只答技巧,缺少分析;針對這些問題,在做答詩歌題時,幫助他們明確答題步驟就勢在必行。
(七)拓展訓練:
南歌子? ? 黃庭堅
槐綠低窗暗,榴紅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無奈一帆煙雨畫船輕。
柳葉隨歌皺,梨花與淚傾。別時不似見時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試比較這首詞與《雨霖鈴》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何異同?
設計意圖:選取一首宋詞,采用與《雨霖鈴》相同的表達技巧,這樣便于學生理解,也便于學生規范答題步驟。
明確:
相同之處是都屬于送別詩,表達的都是離愁別緒,都使用借景抒情和虛實結合的手法,兩首詞都借景寫離愁,使得作者的離情有所依附,更有感染力。上闕都實寫到眼前分別時的凄惻纏綿,又都宕開一筆,虛寫別后酒醒的孤寂凄冷,虛實結合,把離愁別恨抒發得淋漓盡致。
不同之處是柳詞借冷落凄清的哀景寫離愁,黃詞則借怡紅快綠的樂景反襯離愁,做到了融情于景,使得作者的離情有所依附,更有感染力。
三、課堂小結:
這堂課我們主要分析了《雨霖鈴》中的藝術手法及表達的情感,大凡優秀的作品,它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點知識的補充,幾點能力的訓練,它所饋贈給我們的更多的是心靈的財富,情感的升華,希望同學們都能用自己的多情多思的心靈去感知綿綿文化的經緯,悠悠生命的掌紋。
四、作業:
請大家課后將《雨霖鈴》與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在情感上進行比較分析
設計意圖:在詩歌鑒賞題型當中,比較閱讀是一種常見題型,并且比較有難度,所以選取一首理解起來難度不太大的詩歌與這首詞進行比較,更有利于學生掌握手法。
五、板書設計
雨霖鈴? 柳永
景? ? ? ? ? ? ? ? ?交融? ? 情
實 寒蟬 長亭 驟雨? ? ?悲涼? ? 不舍
虛 煙波 暮靄 楚天? ? ?寥遠? ? 惆悵
虛 楊柳 曉風 殘月? ? ?清冷? ? 思念
作者簡介:呂海鷗,出生年月 :1988.07,性別: 女,籍貫:黑龍江肇州,學歷:本科,職稱: 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德育與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