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學生在各個方面的培養例如素質、道德修養、價值觀培養等,起到了尤為重要的作用。高等學府的招生在不斷的擴張,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務必引起重視,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愈發重要,因此思政教育工作隊伍的重要性日漸凸顯,并且教育工作隊伍的跟進工作也務必隨之而進行,隊伍也在逐步地發展、優化。所以,清晰明確高校思想政治隊伍的建設現狀,并且對其優化工作的困難之處進行分析,探索建設與發展之路具有尤為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隊伍;優化建設與發展;面臨挑戰與路徑考量
一、思政教育工作隊伍的構成與職責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主體是學校黨政干部與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或班主任。所有教職員工都背負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他們扮演不同角色,分工各有側重,明確他們的職責,因此,調動其積極性、發揮主動性與創造性對于優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為關鍵。
第一支隊伍是指學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他們主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導、組織、協調、實施。主要表現在總體規劃、組織協調、領導管理和吸優發展四個方面。
第二支隊伍是指思想政治理論與哲學社會科學類學科教師,課堂教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學老師們根據學科和課程的內容特點,負責對學生進行思想理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
第三支隊伍是指高校其他各門課程的教師。各門課程均具有育人功能及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他們為人師表,應做示范榜樣,應盡力挖掘價值,滲透教育。
第四支隊伍是指輔導員、班主任,他們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始終奮斗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線。輔導員和班主應當根據教育規劃,對學生開展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針對學生,在學習指導與管理中貫穿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指導與管理中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在實踐活動中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在業務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近年來,輔導員助理群體也油然而生,他們也是思政教育工作隊伍里不可或缺的群體。
二、思政工作隊伍特點與群體結構
2.1特點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目的十分清晰與明確。作為承擔高校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就是發展與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根本目的,把青年大學生培養成德育為先、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綜合性的特點也十分凸顯。其綜合性展現在其職能隊伍的多元化——高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政課教師和哲社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和心理咨詢教師。在隊伍建設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各隊伍的優勢和不足,進行資源合理優化配置,促進這幾支隊伍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另外,綜合性又體現在稅務建設所依托學科理論綜合性,以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學科依托,結合其他學科綜合進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注重實踐,因此而意義深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與發展總是在深刻的實踐基礎上開展。首先是建設隊伍的基礎就是進行實踐。
因為需要進行大量的思政教育工作,進而發展成了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其次思政教育工作隊伍建設服務于實踐。有了思政教育工作隊伍的目的就是為了集齊眾眾,發揮群體的合體力量,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進行思政教育工作,對工作隊伍的發展建設與優化是服務于教育工作的。三是隊伍建設接受實踐的檢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所取得的卓越成績,來自于實踐,由實踐來檢驗,并不是內部人士的主觀臆斷。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活動本身就是實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具有突出的專業性。專業性主要表現在隊伍成員的政治素養和角色定位兩方面。(較高的政治素養,明確的角色定位)。
2.2群體結構
年齡結構:正三角(前進型),表現特點維持老年人少于中年人,中年人少于青年人;倒三角(衰退型)、中間大前后小(靜止型)。而在實際的工作中要淘汰靜止型,改良衰退性與使用前進型。
能力結構:專才與通才結合的圖釘式結構,此結構是最為理想的結構。
學歷結構;指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團隊接受不同教育程度的占比。我國高校目前的主要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是碩士研究生或本科生,要引導團隊的主體要慢慢地由碩士學位的成員負責,并且也要慢慢地引進更多擁有博士學位的成員。
專業結構:一支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團隊一定要具備下列幾個專業的工作人員:首先要擁有本身就是思想政治學業的成員;其次是直接與政治思想有關聯的專業,比方說藝術專業,法律專業,心理專學與中文專業等;第三是與政治思想工作者有關聯的專業,一般是學校內部各個專業的人員。另外不是思想政治本專業的一定要進行專業的政治思想理論學習;而思想政治專業的人則要了解有關聯的其他專業學科知識。如此一來,就能夠更好地發展專業結構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團隊,科學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三、思政隊伍發展歷程
本文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經歷的時期與遇到的問題整理如下:
發展時期 發展內容 問題
恢復發展期(1978-1988) 978年設置政治輔導員;高校陸續增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1984年《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意見》頒發,輔導員納入專職實行政治工作人員隊伍(一共三種:黨政干部,馬列主義理論教師與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教師,業務課教師) 隊伍中數量不足,年齡老化,后繼乏人,知識水平不適應等
提高發展期(1989-1999) 高校對培養什么人開始思考)制定長遠的培訓計劃,推薦思政工作者接受學位教育,提升學歷 數量不足(相當多學校缺編),年齡結構不合理,骨干教師老齡化,政治和業務素質參差不齊,補充新師資困難,現有教師隊伍不夠股穩定
規范發展期(2000-2011) (加強與改進的力度較大,不斷適應新環境,應對新挑戰,逐步進入規范發展期)16號文件出臺,提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主體(學校黨政干部,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論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并對每個團體的職責進行了簡單的描述,對隊伍建設的途徑提出了具體意見,特別提出培養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網絡能力 思政工作隊伍之間協同性不夠,全員育人的氛圍有待加強
創新發展期(2012至今)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 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 出臺,思政課教 師隊伍建設的具體指標得以確立,專業化、合理化的思政 課師資隊伍逐步建立 思政教育工作隊伍優化過程中所面臨相關科學性、專業化等問題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現狀
近些年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經過不斷地加強與完善,思想教育效果也取得顯著成果。
目前來看,相比于從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體系經歷著不斷進步與完善,可以說有了極大的進步。高校思想政治隊伍建設方面,在教育理念和服務理念方面,也在進行著全新的定位,轉變思想,改變說教與強硬的管理模式,轉變為引導方式,進行平等的交流,在其過程中實現有效的思政教育與管理。有些時候,思政教育也可以輔助學生解決生活與學習的實際問題,學生群體的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都得到了很可觀的提升,也力證思政教育具有很強的實效性。
4.1規模不斷擴大
高校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級人才,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其目的與作用不僅僅是傳授大學生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還需要對學生群體進行思想指導、價值觀塑造與培養,專業能力與個體素質齊重,人才培養才得以全面發展。因此,思政工作在高等學府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各高校日益重視思政隊伍對育人的重要作用,采取一系列積極措施并投入專用資金、引進專業人才,擴展思政隊伍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因此不斷地擴大和發展。
4.2素質不斷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各高校不僅引進了思政教育專業的人才來擔任教學或者輔導員的工作,而且十分注重對校內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培訓,施計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論水平、政治素養以及強化提升其工作能力,培養了一批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科學文化素養的思政工作隊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質和個人素質較之以前都有很大的提高。
4.3專業化程度顯著提高
隨著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學生的教學與管理工作之間的界限逐漸清晰,高校對學生的服務和管理工作被從教學中分離,教師負責學生的教學工作,而輔導員則主要負責學生繁雜的高校事務工作。這些工作雖然繁冗多而雜,但同樣需要擁有相關專業的知識來進行處理與解決。輔導員工作職責范圍的擴大和所需知識的復雜化促使高校重視對輔導員專業化的培養,促使輔導員自身注重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國高校輔導員隊伍要適應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逐漸向專業化、科學化發展。
五、高校思政隊伍建設與發展道路上的問題與對策
5.1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挑戰
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高校思想政治隊伍建設的需要,是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期與時俱進的必然要求。但是,就目前來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也存在著亟須改進的問題,思政隊伍的整體優化也面臨著許多困難與挑戰。
5.1.1專業結構優化上的障礙
想要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關注到思想政治專業型人才在整個思政隊伍之中的比重。但根據目前情況來看,高校的思政隊伍里有很大一部分不是思政專業出身,甚至不是管理、教育等相關專業,并且,類似心理咨詢等方面人才也存在嚴重缺失的問題。一方面,高校在招聘工作中,更傾向于留用本校的畢業生,因其對本校的工作更加熟悉,但就存在專業性的問題,學科上不交融,專業上不互補,思政隊伍的人員特質沒有章法。另一方面,很多高校認為思政工作沒有技術含量,不予以重視,認為任何人都可以勝任,因此并不關注專業性質問題。以上種種導致思政隊伍里專業度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專業結構不合理,里面多為不熟悉專業思政工作的人,思政教育工作無法順利而徹底,隊伍的優化障礙重重。
5.1.2整體素質亟待提高
當前高校內也有很多人自身的信仰十分不堅定,政治素養不夠,雖然做著思政教育工作,宣傳馬列,但自己本身沒有很懂,更談何真正信仰,都是照本宣科的形式主義,這種情況下,學生更不可能真正理解馬克思思想,也不會真正信仰,思政教育工作無法做好。因此,如果思政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政治素質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則優化道路將面臨諸多困難。
5.2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路徑考量
5.2.1隊伍結構向科學性發展
首先,隊伍在遴選人才時,應該提高門檻,緊抓人才的專業性與科學性,專業上與思想政治緊密聯系相關,嚴格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公平公正公開地選拔,把德才兼備的人才引入到思政教育工作隊伍中。在發展過程中,也要注意控制思政工作隊伍的結構的科學化合理化,輸入專業的新鮮血液的同時,也該通過各種渠道增強高校思政工作隊伍的活力與動力,多開展培訓學習、經驗交流的活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處于動態平衡之中。
5.2.2千錘百煉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政治性
實踐出真知,但也須理論指導實踐。理論方面是尤為重要的基礎,但目前思政工作還在教授理論中掙扎,因為大多數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了解尚淺,甚少深入理解,更談不上在理想信念上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高校思政工作者,不僅需要處理學生事務工作,還要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理想信念,則其本身就必須要有過硬的政治素養。要想使學生相信馬克思主義理論,則思政工作者必須要調整刻板的教學方式,從學生角度出發,用同學可以相對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傳播思想政治理論,這就要求高校注重對思政工作者專業素質的培養,思政工作者自身必須注重政治素質的養成和專業知識的持續學習。高校思政隊伍自身的政治組織不斷提高,會促進整體綜合素質的提高,對教學方面也會加強,這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整體優化是非常有益的。
5.2.3培養思政工作者與時俱進的精神
首要之重,就是思政隊伍的專業知識與政治素養要不斷的更新,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這就要求其發展必須與時俱進,跟進并適應當代的科學發展,不斷學習并加入新思維,新科技,新手段等等,拒絕落后死板的發展觀念。因此就要培養思政隊伍的成員使用新興技術手段得能力。其次,若要與時俱進,便少不得深入群眾中去,時代時群眾群體創造的,思想上與時俱進就要勇于與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接軌,積極了解大學生的所思所想,適應其新鮮的思維方式,關注大學生所關注的事務和話題。思政教育工作者通過這種學士方式,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通過對信息技術的運用、與學生思想接軌等方式,不僅僅能培養與時俱進的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整體優化。
參考文獻
[1]王海橋.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探析[J].學術論壇,2018,41(06):176-180.
[2]陳東瓊,寧秋婭.新時代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新作為[J].中國高等教育,2019,(01):33-35.
[3]胡緒明.高校思政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的功能定位及實施對策[J].學術論壇,2018,41(04):174-180.
[4]成黎明,黃艷.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以黨中央印發的4個重要文件為視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8,(10):133-138.
[5]姚上海.新時代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的若干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2):20-22.
[6]馬俊,王長華.新時代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特征和優化路徑——學習習近平關于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J].社會主義研究,2018,(03):63-69.
[7]侯錫銘.論新時代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8,37(03):67-72.
[8]劉奇.新時代高校領導干部意識形態能力提升的內在邏輯及路徑選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06):26-28.
[9]鮑琳輝,焦紅兵,張文娟,張健.基于高校思政會議精神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優化建設研究——以天津醫科大學為例[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8,35(03):221-223+227.
[10]佘雙好.關于整體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輔導員隊伍發展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23):22-26+43.
[11]葉紹燦,李永山,董茜.改革開放以來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經驗與啟示[J].江淮論壇,2017,(06):122-126.
[12]張尚兵,余達淮.新形勢下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維度[J].江蘇高教,2017,(07):82-84.
作者簡介:黃詩雯,女(1994.09—),漢族,遼寧,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