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初,通鼎互聯發布公告稱,UTS公司(UT斯達康)正式被其子公司收購,這一消息令不少業內人士感到意外。該公司或許對于國內用戶來講并不熟悉,但它旗下的產品不少消費者都曾使用過——UT斯達康是當年國內小靈通手機的主要生產商。可以說,UT斯達康公司也曾主導過國內手機市場。曾幾何時,“呼機、手機、小靈通,一個都不能少”,這句話暴露了年齡,同時又勾起不少人對于往昔的回憶。
傳呼機,又稱BP機,那些年,腰間別著BB機則成為最流行的炫富方式。曾經火熱的電影《乘風破浪》中有這樣一幕,六一在酒桌上對幾個兄弟說:把你們家當都賣了,跟我團BB機,以后好的號碼肯定特值錢!足以見得傳呼機在當年的風靡。
傳呼機沒有手機那么強大的功能,但在那個年代已完全可以滿足大眾的需求。記得撥通尋呼臺號碼以后會傳來服務員的聲音,告訴他們需要轉接的號碼,對方收到消息便會回電話,然后大家就可以愉快地聊天了。當人們還沉浸在呼機帶來的優越感里時,大哥大、小靈通問世,而傳呼機被一步步逼進了古董箱。彼時,上萬的價格使得大哥大成為新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同時,在那個手機資費并不親民的年代,由于與市話同樣的資費、免費接聽、超長待機,以及便宜的購機價,使得小靈通在國內遍地開花。
移動通訊時代的演變,迅速而又激烈。隨著3G的推行以及4G的鋪路,小靈通的用戶大量流失。不過,就像當年BP機的離去一樣,小靈通的離開依然會引來眾人的一聲嘆息。大家舍不得的不是一部幾百元的小靈通,而是那些年的回憶,在宿舍門外徹夜用小靈通煲電話粥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
前段時間,我們對小靈通謝幕一事進行了報道,并引發了讀者的廣泛熱議:
“小靈通出現的最大價值就是降低了‘第一部移動電話’的使用門檻,用得起才是我們普通人最在意的事。現在小靈通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在科技浪潮下離場也在情理之中。”
“猛然發現,傳呼機、大小靈通、砸核桃的諾基亞1100、自拍神器索愛W800C、顏值爆表的翻蓋機夏普SH9020我都用過,老了……”
“我是當時班上第一位擁有小靈通的人,喜歡給它配上亮晶晶的吊飾,再系上五顏六色的繩子掛在胸前,每次在人群中,掏出手機按下接聽鍵,一聲‘喂’都透著十二分的驕傲。”
“記得當年我用小靈通時,同學還贈了我一首打油詩:拿著小靈通,以為很神通。站在風雨中,其實打不通。”
而通訊工具從電報、磁卡電話、傳呼機、小靈通到智能手機的演變,則記錄著我們時代的變遷。小崔姐還是2003年用上了媽媽淘汰的小靈通,2011年才擁有第一部智能手機呢!
再看看光陰荏苒之后的2019年,國產手機早已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目前5G時代呼之欲出,而在剛過去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手機廠商們大秀肌肉,5G折疊屏、5攝手機等均亮相展會,同時引發大家對未來手機的探討。未來,手機的演變形態會是什么樣?給科技以時間,技術會給我們答案。